TikTok全球CEO突然辭職,張一鳴已做出最后決定?
字節跳動的國際化進程再遇重挫。
8月27日,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上任不足三個月的TikTok CEO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已從字節跳動辭職。
長期在美國本土做資管生意的一位機構創始人向投中網點評稱:“國家博弈,企業受害。個人無力,掛冠而去。新局已至,自奮固域?!?
梅耶爾辭職,張一鳴回應
凱文·梅耶爾于今年6月1日正式加入字節跳動,擔任字節跳動COO兼TikTok全球CEO,負責TikTok、Helo、音樂、游戲等業務。此前,凱文·梅耶爾在迪士尼工作過20多年,曾任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期間成功推出迪士尼流媒體服務Disney+。
凱文·梅耶爾履新TikTok曾被認為字節跳動國際化道路上的里程碑事件。但上任之后,TikTok接連遭遇來自印度政府和美國政府的行政令,TikTok美國業務也面臨被強制要求出售,這也許是他辭職的直接原因。
他在一封內部員工信中提到:“近幾周,因為宏觀環境突變,公司可能需要因此作出一些結構調整,同時我的崗位會受到影響,我深深思考了一番。在這一形勢下,我們預計很快會有解決方案,但與此同時,我也要懷著沉重的心情告訴大家,我決定離開了?!?
字節跳動方面確認了這一消息,并表示:尊重凱文的決定,也感謝他為TikTok付出過的努力。
張一鳴也在隨后向團隊發布一封公開信,其中談到凱文·梅耶爾離職的原因:“在他到任之后,外界環境更是變得愈發復雜。凱文已經和我聊過,我也明白,無論我們正在應對的這件事情的最終結果如何,它都會對凱文的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考慮到他人在美國卻身負全球管理的職責。”
多方評論:梅耶扛不住壓力?
凱文·梅耶爾的辭職消息傳出后,在中英文社交媒體上迅速發酵。投中網采訪多名投資人和創業者,總結下來,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觀點。
第一類是認為凱文·梅耶爾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此時辭職屬于體面下臺。在微博上,有不少用戶和大V用戶評論認為,字節跳動聘請凱文·梅耶爾是為解決國際化面臨的監管難題,如今印度被封,美國也難以保持獨立運營,梅耶爾這個救火隊長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
在Twitter上,海外用戶對此事件評論兩極分化:保守派幸災樂禍。
TikTok忠實用戶則還在挽留,在Twitter上#SaveTikTok的話題,已經有 11 億次觀看。
第二類觀點,是認為隨著美國政府和字節跳動對抗加劇,梅耶爾明哲保身不想置身其中。
一位關注此事的創業者向投中網評論稱,梅耶離職是必然選擇,事情發展至此尤其是在TikTok正式起訴特朗普政府后,梅耶作為美國人壓力太大了。就好比中國人在外企代表企業對峙自己國家的政府,那種壓力是扛不住的,梅耶走是必然的。
另一位東南亞電商平臺創始人向投中網表示,他認為凱文·梅耶爾上任僅三個月就離職是因為扛不住輿論壓力,作為美國人凱文·梅耶爾還是得做政治正確的事情?!艾F在TikTok 就是在考驗美國的三權分立和司法的獨立性。至于最后TikTok 是否真會賣給美國企業就要看美國司法到底是真獨立,還是假獨立了。”
業務多涉海外資本市場的董毅智律師告訴投中網,他認為梅耶爾辭職的原因可能主要分內外兩層:從外部來看,上任后接連遭遇印度、美國審查,作為CEO要接受當地司法機構調查,梅耶爾上任前可能并未最好面對這種嚴峻情況的準備。
從內部來說,中資企業出海之后聘任海外高管,一直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包括之前的小米、華為都曾遇到,這也算是這種現象的延續。
第三類觀點,則認為梅耶爾的離職和字節跳動的困境,根本原因是中美文化層面的對抗。
上述電商平臺創始人稱,他認為眼下TikTok在美國的處境,底層問題不是因為中美貿易爭端,TikTok本身就是一家本土化的企業,在經濟利益上跟中國沒有任何大的糾葛。
特朗普容不下TikTok,本質上是因為TikTok的便捷,在美國的高度流行暴露了更多社會底層問題。所以TikTok本質是不是一個技術或資本層面的問題,而是輿論管制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推測,TikTok哪怕賣身之后也極有可能被收購方弱化,直至業務消亡;或者就是走另外一個極端,徹底成為受美國統治階級控制的軟件。
繼任者瓦妮莎是誰?
凱文·梅耶爾突然離職,給TikTok的國際化留下一大片空白,繼任者也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根據張一鳴和凱文·梅耶爾的公開信,瓦妮莎·帕帕斯(Vanessa Pappas)將暫代TikTok全球負責人。
根據領英上的資料,瓦妮莎·帕帕斯畢業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現任TikTok總經理,負責TikTok的內容、運營、營銷和產品等團隊。
瓦妮莎從2018年11月加入字節跳動,最初擔任戰略顧問。2019年1月起擔任TikTok美國總經理,并從2019年7月開始擔任北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總經理。
在加入字節跳動之前,她曾在YouTube工作長達七年,先后擔任觀眾發展部門和創新視野部門的全球主管。
前者主要主要負責制定用戶建設策略,并幫助創作者和他們的內容建立忠誠度;后者主要負責監督YouTube的全球創作者研究與趨勢、受眾發展、創意策略和增長團隊,重點是推動平臺和創作者在關鍵市場和用戶領域的增長。
在加入YouTube之前,瓦妮莎在在線視頻平臺Next New Networks負責節目和觀眾發展的副總裁,在那里她領導著他們的業務合作伙伴和觀眾發展工作,使公司的總瀏覽量增長到了20億。2011年3月,Next New Networks被YouTube、谷歌收購。
從履歷上來看,瓦妮莎擁有在線視頻平臺內容、用戶、以及戰略方面的背景,她還先后在昆士蘭大學和美國The New School獲得文學學士和文學碩士。
一名熟悉字節的外企員工評論認為,帕帕斯對于TikTok產品的運營本土化會比梅耶爾更合適,但是依然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面對政治上的斡旋,感覺換誰都一樣。
張一鳴評價瓦妮莎·帕帕斯稱,后者是帶領TikTok前進的合適人選,繼續幫助平臺不斷獲取新用戶、激發創造力并為用戶帶來歡樂?!巴呒{沙是我們團隊的堅實后盾,為我們帶來智慧、善意和體貼。自從2019年初以來,她幫助TikTok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功。那時候,我們在美國的團隊規模還十分小,但卻人才濟濟?!?
附1:凱文·梅耶爾內部信(譯本)
同事們,
今年春天,我決定加入字節跳動。這是一家非常獨特的公司,給了我機會在一個正改變全球互聯網格局的組織中擔任領導角色。從入職到現在,公司和團隊一直讓我印象深刻。
近幾周,因為宏觀環境突變,公司可能需要因此作出一些結構調整,同時我的崗位會受到影響,我深深思考了一番。在這一形勢下,我們預計很快會有解決方案,但與此同時,我也要懷著沉重的心情告訴大家,我決定離開了。
我要明確的是,我選擇離職,與公司、公司前景以及公司愿景無關。一鳴理解我的決定,我也很感謝他的支持。
公司未來的前途十分光明,這點毋庸置疑。對于我們的用戶來說,這些潛在的調整不會影響他們的使用體驗,我也堅信我們的用戶社區會比原來更加多元,更富有創意。平臺將繼續為全球用戶提供精彩、全面的產品體驗。而在員工方面,我認為絕大部分的工作內容不會因此發生變化。
與此同時,我也意識到,我本該擔任的角色——其中包括管理TikTok全球業務——可能會因美國政府迫使公司出售美國業務而發生巨大變化。全球化一直是我的工作重點,負責一個包括TikTok美國在內的全球團隊,對我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
好消息是,能力出色的Vanessa將暫代TikTok全球負責人,并繼續帶領TikTok美國團隊。Vanessa勇敢無畏地負責了TikTok美國業務,并獲得員工、創作者、用戶和合作伙伴的信任。我很榮幸能有機會與她共事,也祝她成功!
在字節跳動的這段時間,團隊的熱情和奉獻精神讓我贊嘆不已,尤其考慮到我們正在面對的政治環境。像業界其他公司一樣,我們遭遇挑戰。但我信心十足,因為我們有世界一流的安全團隊,一直在努力保護平臺用戶的安全,我們的全球員工也在持續打造一個獨特、創新、兼容的平臺。
感謝大家這段時間的努力,我的心會永遠與TikTok團隊在一起,為你們加油!
祝好,
凱文
附2:張一鳴公開信
大家好:
我相信你們已經收到凱文的郵件。我想在此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想感謝凱文??梢哉f,在我們迎來最困難時期(特別是在美國和印度市場上),凱文加入了我們。在我們這樣一家行動迅速的公司,擔任領導者并非易事。在他到任之后,外界環境更是變得愈發復雜。凱文已經和我聊過,我也明白,無論我們正在應對的這件事情的最終結果如何,它都會對凱文的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考慮到他人在美國卻身負全球管理的職責。我感謝凱文為解決這些問題所作的努力,并祝他一切順利。
其次,我想告訴大家,我們正迅速采取行動,為我們面臨的全球性問題(特別是在美國和印度)尋找解決方案。眼下,我不能提供更多細節。但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我們正在研究符合用戶、創作者、合作伙伴和員工利益的解決方案。
第三,我非常高興地通知各位,瓦納沙將被任命為TikTok的臨時負責人,即時生效。眾所周知,瓦納沙是我們團隊的堅實后盾,為我們帶來智慧、善意和體貼。自從2019年初以來,她幫助TikTok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功。那時候,我們在美國的團隊規模還十分小,但卻人才濟濟。她將是帶領TikTok前進的合適人選,繼續幫助平臺不斷獲取新用戶、激發創造力并為用戶帶來歡樂。
最后,我們希望大家知道,我真的很感謝各位無盡的付出。盡管外界嘈雜,但你們始終專注于我們的使命,為依賴我們平臺的用戶持續開發好的產品。整個團隊都非常出色。通過提供真正獨特的在線體驗,我們得以與世界上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有效競爭,贏得用戶和品牌的信任與青睞。
感謝大家的努力工作和無私奉獻。
一鳴
猜你喜歡
雪上加霜!字節起訴美國政府同時需應對知產訴訟:美攝在美國起訴字節獲受理
7月23日,北京美攝科技網絡有限公司在美國起訴字節跳動及其旗下海外產品TikTok代碼侵權一案取得重大進展,經過移送管轄和多次修改起訴狀后,美國北加州法院近日決定受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