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拼多多必有一戰
上周,京東與拼多多、阿里巴巴先后披露最新財報。財報發出后,阿里巴巴當日股價微跌1.01%,次日上漲3.04%,財報并沒有對股價產生太大影響。
不過,拼多多與京東卻出現了K型走勢,從股價表現看,一個向南狂奔,一個向北狂奔。
其中,拼多多在上周五盤前發布財報后,股價當日暴跌13.52%,一夜之間,市值蒸發157.24億美元。而京東在上周一發布財報后,股價持續5天上漲,一周漲幅接近20%,股價創歷史新高。
先來看看拼多多。
談拼多多財報前,可以先看一組數據對比,該數據對比由雪球大V梁宏在上周末發布,隨后在雪球引發熱烈討論,并在國外投資人社區seeking alpha被廣泛引用。
梁宏對拼多多的質疑在于,阿里巴巴受疫情影響,Q1的GMV同比增速是0%,Q2同比增速是20%;京東Q1的GMV同比增速為20%,Q2同比增速在30%左右,而拼多多Q1的GMV增速是99%,Q2增速是48%。
一季度,在電商普遍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阿里、京東這些電商的同比增速都在下滑,而拼多多卻逆市大增,一季度財報后幾個月間,拼多多股價暴漲了近1倍。二季度,阿里、京東都開始恢復的時候,拼多多的增速卻出現大幅下滑。
在seeking alpha上,部分海外投資人質疑拼多多的財報是在秀財技。雪球上,也有很多對拼多多財務數據是否真實的討論。
從公開披露的財報信息看,二季度,拼多多平臺年活躍買家數6.832億,同比增長41%,平均月活用戶數5.688億,同比增長55%,營收121.93億元,同比增長67%。
此外,拼多多在二季度的虧損也大幅收窄,非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虧損為7724萬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4.11億元。
財報之后,拼多多也在電話會議中表示,,"百億補貼"仍會持續,并覆蓋更多家庭必需品和農產品。
對比競爭對手,京東在去年推出了針對下沉市場的京喜平臺,并跟進百億補貼。阿里巴巴也在今年1月開始推出自己的百億補貼計劃。
這意味著,盡管拼多多的虧損在收窄,但是競爭對手補貼不停,拼多多就很難實現盈利。
以今天的市場環境看,資本市場對無法盈利的公司的耐心終究是有限的。特斯拉也是在去年宣布盈利后,股價才開始大幅飛漲。
拼多多的挑戰在于,如何在前有阿里巴巴,后有京東的局面下,仍然維持高速增長,并讓資本市場維持信心。
接下先來說說股價大漲的京東。
二季度,京東營收首次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長33.8%。除了京東具有優勢的傳統3C商品外,京東日用品銷售也實現了同比45%的增長,遠程醫療業務更是增長了400%。
另外京東在本季度中還有一組數據特別值得關注:京東本季度的年度活躍用戶已經突破3.2億,同比增長29.9%。二季度京東新增用戶3000萬,其中接近80%來自下沉市場。
與這組數據匹配的是,京東還在本季度收購了線下連鎖企業五星電器,并計劃未來5年內將在在地級市打造300家單店面積超過萬平的京東體驗店。
這次財報披露的數據至少說明幾個問題:首先,京東是疫情受益股,因疫情影響及618大促的原因,京東在遠程醫療、日用品銷售上取得了很好的業績。
其次,關于下沉市場,大家過去更多是關注拼多多如何從阿里手中搶用戶,而京東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式,從下沉市場也搶到了不少用戶,而且京東也開始以投資并購的方式加快在這一市場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在財報中并沒有給出未來的業績展望。
這也說明了618大促和疫情受益都只是一個短期效應。在下沉市場的爭奪上,京東在加快速度,但是他們并不打算在完成前就給資本市場畫個大餅。前者,決定了京東短期股價走勢,而后者才是決定未來京東股價長遠表現的動力。
簡單來說,就是拼多多在前面搶阿里的用戶,而京東則在后面照葫蘆畫瓢去搶拼多多的用戶。京東未來股價是漲是跌,就看他們能從拼多多手里搶多少市場份額了。
最后,我們來看看阿里巴巴。
上周,阿里對外披露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業績。(注:以自然年計算,阿里發布的依然是2020年二季度數據)
財報顯示,二季度營收1537.51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核心業務收入1333.18億元,占總收入的87%。
唯一一組有意思的數據對比是,二季度京東新增用戶3000萬,拼多多新增用戶5510萬,而阿里新增用戶是1600萬。
這是一份中規中矩的財報,沒什么亮點,但也沒什么能挑刺兒的地方。
猜你喜歡
京東京喜自營啟動618廠貨百補節 產業帶工廠白牌好貨優惠享不停
5月15日,京東京喜自營宣布開啟618廠貨百補節,持續對產業帶商家進行百億補貼,為消費者加碼帶來重磅驚喜。5月13日晚8點 京東心動購物季火熱來襲 現貨開賣不用等
享實在低價、品質好物,5月13日晚8點,打開京東APP搜“心動購物季主會場”,一同開啟夏日驚喜,又好又便宜!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2025年將打造600款銷售億級新品
4月15日,2025京東新品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正式推出京東新品成長“百千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