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完頭條股票,獵豹接下來靠什么?
賣完頭條股票了,獵豹接下來靠什么?
AI會是獵豹的救命稻草么?
賣完了最后一批持有的字節跳動股票之后,獵豹移動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財報:總營收為人民幣 3.943 億元,同比下滑 59.4%;;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獵股東凈利潤為2.44億元,同比增長196%。
至于為什么營收大幅下降凈利潤卻翻倍,當然是要歸功于賣出字節跳動的股票: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因處置所持字節跳動股份,營業外收入4.54億元。主營業務處處受限之下,這已經不是獵豹第一次用字節跳動的股票處置收益來平衡財報了。
但是在賣完了持有的所有字節跳動股票之后,獵豹依然面臨主營業務處處受限、工具類產品轉型困難等問題。遠離國內互聯網戰場多年,如今回歸卻選擇了大力布局AI,這會是這家老牌互聯網企業的救命稻草么?
01
靠頭條 賣股票
獵豹第二季度的財報數字很大程度上得感謝頭條。
今年5月20日,獵豹宣布其將賣出持有的全部字節跳動股權,交易預計在2020年6月底以前完成?!s在六月底前完成,剛好計入第二季度報表。
據彭博社報道,當時字節跳動的估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金。獵豹也在公告中表示,這筆交易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為其帶來大約66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7億元)的投資處置收益和1.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3億元)的現金流。這才有了最終公布的財報中,同比近乎翻倍的歸屬股東凈利潤,和超過50億的現金儲備及長期投資。
這已經不是獵豹第一次靠賣字節跳動的股票來平衡財報了。
2018年,獵豹2018年第三季度收入開始下降,于是在第四季度賣出了部分字節跳動的股權,出售總收益為8600萬美金,折合人民幣6.2億。當年,獵豹凈利潤一共才11.67億。而2017和2018年是獵豹上市以來財報數據最好的兩年。
二級市場上,上市后的第二年是獵豹的股價巔峰,達到了32美元/股。此后開始一路下跌直到跌破發行價,目前已經不到3美元/股,市值僅剩4.12億美金,不到其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5月20號,宣布賣出字節跳動全部股權的那天,獵豹股價收盤漲了47.34%,盤中漲幅更是一度達58%。
創造了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但是又很快跌了回去。更直接印證了,一家上市公司要依靠另一家未上市公司的股權,這是無法長久的。
02
主營業務一再敗退
獵豹是做工具起家的。
目前業務分為三塊,公用事業產品及相關服務、移動娛樂業務和其它收入。公用產品及相關服務就是其起家的工具類產品,毒霸、獵豹清理大師等;移動娛樂業務于2015年末推出,包括實時流媒體平臺LiveMe和移動游戲。其它收入則是人工智能等新業務。
最新的二季度財報顯示,工具業務收入為1.95億元,移動娛樂業務收入為1.79億元,而當年被寄予厚望的實時流媒體平臺LiveMe已經因為營收不理想被剝離。
在PC互聯網時代,獵豹基于當時的技術和設備需求,開發除了金山毒霸、金山安全衛士等一系列產品,在國內一度廣受歡迎,還得到過騰訊等機構青睞。產品方便、免費、最重要的是有需求,這讓獵豹在海外也獲得了成功。
獵豹是國內最早一批出海成功的互聯網企業,憑借著移動互聯網尚未普及,獵豹吃盡了海外市場的紅利。軟件清理、手機殺毒、電量管理,獵豹圍繞著這些需求前后共在全球范圍內發行了超過400款APP,一度沖進全球開發商下載量前五。
獵豹的商業模式方面主要是通過提供免費工具,吸引用戶,然后依靠廣告業務賺錢。但是工具類產品所依賴的是強需求——就是一個工具,沒有用戶屬性,沒有依賴,用不到就可以卸載了。隨著PC和手機的更新迭代,用戶對金山毒霸、清理大師等工具類產品的需求本就越來越小。而獵豹又無法像社交或者游戲產品一樣,用新的方式把這些用戶進行轉化。
而且,核心收入來自于廣告就意味著對大客戶的依賴十分嚴重。從2018年12月開始,獵豹與Facebook以及Google的合作相繼被中止,這是獵豹兩個最重要的客戶,僅Google就在2017和2018年分別為獵豹貢獻了總收入的15.2%和14.4%。更嚴重的是,旗下應用被Google下架之后,獵豹相當于失去了拓展全球市場的渠道。雖然獵豹表示一直在盡力溝通,但是始終未果。
無奈之下,獵豹只能逐漸放棄海外,急于回國開拓新市場。
03
AI是救星么?
回國之后,傅盛決定要布局AI。
傅盛的決心從何而來尚不清楚,但是確實能看到獵豹的投入和努力。據獵豹自己表示,2020年二季度,在全國32座城市、887家商場,完成部署超7000臺網紅營銷機器人,構建了機器人互動營銷網絡“AiM目標營銷”體系。AiM目標營銷正在與大型商場、機場等線下超級流量池進行深度融合。截止目前,可精準觸達日均客流6240萬,機器人日總交互次數超566.7萬,日臺均交互次數908次。
但是,說是To B的零售場景AI,其實只是基礎的機器人,包括可以承擔接待工作的前臺機器人、可以行走的自動售賣機器人、在商場里提供指路服務的機器人以及能提供陪伴服務的童年機器人、智能音箱等。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AI方面的收入僅有1945萬元。
營收低其實很正常,AI產業在目前本就是前期投入的階段,雖然有很大發展空間但是落地場景和商業模式都不夠成熟。這就要求打算提前布局的公司有大量的資金去投入,且短時間內不計成本和回報。盤點一下,現在在布局AI都是阿里、華為、騰訊等完全不差錢、可以不計成本只搶占賽道的公司。
相比之下,獵豹的底子薄了點。
更重要的是,目前來看,這些AI依然沒能走出獵豹傳統的工具屬性。接待前臺機器人、自動售賣機器人、指路機器人等,很難看出這些機器人除了指路、售賣和語音識別等功能還能做什么。換言之,這些所謂的AI產品即然是孤立的,并沒有能夠形成一個閉環來幫助獵豹打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如果說得直接一點,這些機器人除了證明獵豹能夠制造和銷售機器人之外,什么也帶不來,除非獵豹計劃把自己變成一個機器人生產廠商。
從To C到To B的路沒有那么好走,AI、區塊鏈、大數據等高科技也不是萬能鑰匙,隨便一家公司只要碰上就能實現業務升級。獵豹這家老牌出?;ヂ摼W公司回來之后到底靠什么,看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摸索。
猜你喜歡
阿里被列入“預摘牌”名單,股價大跌11%市值蒸發2000億
阿里巴巴被美證監會(下稱“SEC”)列入“預摘牌”名單,面臨退市風險。阿里巴巴之外,被列入名單的還有蘑菇街、獵豹移動等。年報觀察:獵豹移動商場機器人業務如何借互聯網經驗建立行業門檻?
作為“未來長期增長引擎”,獵豹移動的AI機器人業務已經開始進入流量聚集和商業閉環探索的新階段,并有望復制公司互聯網時代的成功經驗,最終迎來大規模商業變現。獵豹移動2020年財報發布:Non-GAAP歸屬股東凈利潤4.98億元
獵豹移動Non-GAAP歸屬股東凈利潤為4.98億元,公司現金儲備及長期投資4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