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放棄手機業務、跨界布局醫美,戰略重整恐仍難彎道超車
藍鯨TMT記者 齊智穎
在將電商和手機業務全部剝離后,美圖宣布,未來三年將重點布局醫美行業。業內人士表示,醫美行業先發者新氧、更美等平臺已經搶占了行業較大的市場份額,行業競爭局面慘烈,并且亂象重重。美圖此時入局已錯失先機,恐怕很難彎道超車。
“剛剛過去的2019年,美圖公司‘太難了’”。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日前在美圖2020年會上這樣總結過去的一年。
吳欣鴻指出,一方面,2019年經濟環境不大樂觀、外部競爭也不斷加劇,另一方面,美圖對旗下業務進行了重大調整,把電商和手機業務全部剝離,轉而將業務重心放在醫美行業。他在會上宣布,未來三年美圖會逐漸布局醫美行業。
吳欣鴻同時坦言道,此前美圖布局了很多領域,有一點失焦。對于仍陷虧損泥潭的美圖而言,這次戰略重整在外界看來只不過是又一次的求變求生之道。美圖公司日前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公司持續經營業務的凈虧損約為3.05億元至3.51億元,同比2018年減少約42.8%至34.1%。
那么,美圖本次戰略重整能否一改頹勢,未來美圖能否把握住醫美這個風口、讓顏值經濟變為現實就顯得尤為關鍵。業內人士表示,醫美行業先發者新氧、更美等平臺已經搶占了行業較大的市場份額,行業競爭局面慘烈,并且亂象重重。美圖此時入局已錯失先機,恐怕很難彎道超車。
美圖剝離手機業務,與小米聯合發布智能手機不被看好
智能手機曾是美圖公司布局中至關重要的一塊版圖,2013年5月,國內第一部專注于自拍的手機——美圖手機1誕生,該款手機也是全球首款前置攝像頭達到800萬像素的手機。此后,美圖陸續發布了M系列、V系列、T系列等經典機型,共計10余款手機,擔起了美圖公司主要營收來源。憑借美顏功能,美圖手機曾成為不少網紅的標配。
吳欣鴻曾表示:“美圖公司2016年能夠成功上市,美圖手機功不可沒!”根據其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美圖手機等硬件收入分別為14.7億、37.4億元,在其總營收中分別占比93.4%和82.6%。
但短視頻平臺和智能手機AI自拍的興起,使得美圖手機的美顏功能優勢不再。美圖2018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讓美圖引以為傲的智能手機業務虧損約5億元。同時,記者觀察到,無論是新機型數量還是手機銷量,美圖都開始走下坡路:2018年,美圖僅推出美圖T9一款機型,而2017年則有三款;2018年美圖全年共售出智能手機72.17萬部,而2017年則有157.4萬部。
2018年11月末,小米宣布與美圖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拿下美圖30年的獨家授權,負責美圖手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美圖則提供美顏算法和影像技術等。與小米聯姻后,美圖推出了首款驍龍845新機一一美圖V7,售價4799元起;托尼洛·蘭博基尼限量版更是高達10888元。隨后,在去年4月,美圖手機宣布將于當年年中關閉手機業務,將旗下美圖手機的品牌獨家授權給小米集團。
雖然美圖關停了手機業務,但其與小米合作在智能手機上的動作從未停歇。去年6月,小米集團總裁林斌通過微博公布,小米美圖的AI美學試驗室成立。不久,誕生于小米美圖Al美學實驗室的小米CC系列手機問世。彼時,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小米進軍女性用戶市場的開端。
隨后,在美圖財報溝通會上,吳欣鴻表示,小米與美圖合作的美圖手機將于2020年正式發布,它將是一個全新打造的產品線。不過,這并不被外界看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小米CC發布以來,小米的手機銷量并未得到提升,小米集團智能手機分部營收從去年第三季度的350億元下滑到了322億元,手機銷量從去年同期的3330萬部降到了3210萬部,每部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也從1052元下滑至1006.5元。
互聯網分析師于斌表示:“小米發布的CC系列手機,市場效果并不是很好。第一,美圖的關注量在下降;第二,小米本身也有自己的手機,并且產品線比較多;第三,目前智能手機的競爭比較大,華為、三星、蘋果等品牌都在拍照功能上有了比較大的提高。”
陸續涉足電商、區塊鏈、社交,多領域布局致業務失焦
除了智能手機業務,美圖還曾試圖在多個業務線布局,把美圖秀秀龐大的用戶量進行商業變現,但美圖美好的愿望一個個相繼破滅。在年會上,吳欣鴻坦言此前美圖有一點失焦,進入到很多領域,戰線拉得很長。
美圖曾萌生過對電商的渴望,并隨之開展電商業務;2017年美圖上線了美鋪和美圖定制,但其電商業務反響平平。美圖也曾高調宣布參與區塊鏈投資,曾稱將憑借美圖智能通行證、基于美圖區塊鏈的AI接口和生態扶持,來吸引第三方平臺入駐,但很快便遭遇日趨嚴格的監管。此外,美圖選擇以All in社交的方式來提升用戶價值,其社交嘗試大概經歷了垂直社交、短視頻社交、聊天社交、圖片社交幾個過程,可以說是業務布局的重心。
2018年8月,美圖公司“美和社交”戰略在北京正式發布。美圖CEO吳欣鴻表示:“美圖聚焦到圖片社交,現在做剛好,中國圖片社交這一垂直品類沒有頭部產品,美圖在做一個增量可以理解為中國版的Instagram。”
與此同時,美圖宣布變革組織架構,成立社交產品事業群、美顏產品事業群、智能硬件產品事業群三個事業群;其中,美圖系最重要的美圖秀秀、美拍、美顏相機、美圖美妝、BeautyPlus等產品被納入到社交產品事業群。
但從美圖的財報數據來看,“美和社交”戰略自推出至今,社交化轉型效果并不是很明顯。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美圖秀秀月活1.17億,同比增長0.3%;整體月活躍用戶于2019年6月達到3. 08億,僅比2018年12月增加0.6% 。
隨后,美圖公司宣布就關于收購大街網約57.09%實際股權事宜,交易框架協議所載的所有先決條件已獲達成或豁免,并根據交易框架協議的條款及條件完成交割。公開資料顯示,大街網成立于2008年11月,是一家移動社交招聘平臺。這再次引發業內對美圖深入布局社交領域的猜測。
產業時評人張書樂表示:“美圖一直在社交領域有所布局,但始終沒有顯著的成效,如果再重新在垂直領域進行社交的滲透,效果可能不會太顯著,因為美圖自己沒有做出太大的差異性。”
此外,于斌表示:“美圖收購大街網的話,應該會有社交方面的考慮,可能性并不是很高,我認為其最大的一個核心目的估計是在資本上做一些考量。”
跨界發力醫美行業,美圖已錯失先機或難彎道超車
在吳欣鴻看來,美圖最大的機會就是服務“變美”這個需求,讓每個人都能簡單變美。美圖計劃用十年的時間,整合變美生態鏈,幫助用戶從“虛擬世界”到“現實世界”全方位變美。
“美圖是一個想要用美改變世界的公司。”這是美圖董事長蔡文勝長久以來的夢想。美圖自成立以來,圍繞“美”創造了一系列如美圖秀秀、美顏相機、美拍、美圖魔鏡、美圖手機等軟硬件產品。同時,美圖在產品中加入人像美容、磨皮美白、瘦臉、瘦身等功能,針對女性用戶的特點,讓操作更加簡單。
具體到未來的三年計劃,吳欣鴻表示,美圖會集中做好兩件事:“一是,賦能影像、美妝、皮膚管理行業。比如影像,現在很多的婚紗影樓都在用美圖的自動修圖、AI修圖,幫他們節約大量的人力。第二,在未來三年我們也會逐漸布局醫美行業。”
近兩年,醫美行業發展速度可觀。《更美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核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高達2560億元,近五年的平均增速為30%左右,預計2025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
事實上,近年來,美圖也在醫美行業進行了試水,進軍醫美行業的打算,一直在吳欣鴻的“變美”生態鏈計劃中。2019年6月,“上海美圖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美圖官方回應稱已在皮膚醫學的方向上具備了一定的技術積累。
美圖也曾推出醫美硬件產品,meituspa潔面儀與meitukey 皮膚檢測儀,但兩款產品并未在業內外掀起浪花。此外,美圖還上線了依托于美圖影像實驗室的AI開放平臺,服務于醫療美容、美妝門店等場景;在美妝領域,美圖與屈臣氏達成合作,顧客可通過店鋪的“美圖魔鏡”進行AR試妝。
于斌認為,美圖布局醫美行業與其基礎的定位比較契合,但現在入局或許稍晚了一些,“目前,新氧、更美等平臺在專業度和垂直性、廣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美圖現在進入這個行業的話,第一沒有醫生資源,第二沒有用戶資源。”
此外,張書樂表示,美圖試圖通過入局醫美行業將美從虛擬變為現實,實際上與其自身業務關聯性并不大。“醫美行業本身有兩個制約因素,首先,其效果如何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其次,醫美行業整體上來講,表皮下的手術并不規范。美圖入局醫美行業的步伐一旦太亂,便會對其品牌造成一定的損害。”
猜你喜歡
愛美客三年市值縮水近1400億,暴利醫美行業“不香”了?
財報顯示,愛美客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53%;凈利潤達到11.21億元,同比增長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