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耀入主山西銀行挑戰重重:資產縮水,盈利欠缺,股權遭拍賣
據官網顯示,山西銀行是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原中國銀保監會)批準,于2021年4月掛牌開業,由山西省政府授權山西省財政廳履行出資人職責,以原大同銀行、長治銀行、晉城銀行、晉中銀行、陽泉市商業銀行為基礎,通過新設合并方式設立的省屬金融國有企業,營業網點300多家,遍布全省10個地市,搭建了連接東西、橫跨南北的省域內金融服務網絡。
這家被山西省政府給予厚望的銀行,目前卻面對諸多挑戰和問題。
業績層面,山西銀行表現出資產規模縮減、盈利承壓、成本收入比持續攀升,這些均對其在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構成了一定挑戰。數據是最好的證明,盡管在開業初期資產總額持續攀升,但今年9月末,山西銀行的資產總額為3482.29億元,較上年末減少近81億元。
同時,山西銀行的盈利質量不容樂觀,盈利主要得益于風險資產撥備回沖,而非經營效率的提升。此外,山西銀行近三年的成本收入比持續攀升,從2021年的61.1%一路上漲至2022年的81.54%和2023年的80.87%,連續兩年超過80%的高位,并且遠超監管標準(45%)。
股權方面,山西銀行股權結構復雜,且股東退股意愿強烈。截至2023年末,山西銀行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為山西融金興晉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59.0866%)、山煤國際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源集團”,持股比例7.3294%)和大同市經濟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3.0322%),均為國企。但同時依舊保有2800多個自然人股東及近300戶法人股東,股東結構較為復雜。不僅如此,近年來山西銀行股權頻遭拍賣,導致股東結構出現動蕩。

合規方面,山西銀行因信貸違規屢收百萬級罰單。2023年2月,山西銀行多家支行因存在變相超越貸款權限審批貸款及貸后管理不到位的違法違規行為,合計被罰120萬元;2024年11月,山西銀行再因多項違規行為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處以215萬元的罰款。
在此背景下,李穎耀履新山西銀行行長,這也是山西銀行組建以來的第二任行長。山西銀行在新行長的帶領下能否講出新故事呢?

01
資產規模縮減,資產質量處于行業下游
事實上,山西銀行的發展還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早在成立的第一年,山西銀行就前瞻性地通過清收、轉讓、重組等方式累計化解風險資產100多億,2022年便實現了盈利3.9億元,2023年更是進入發展快車道,全年實現盈利8.3億元,同比增長了1倍多。與此同時,山西銀行的整體資產規模也處于穩步增長狀態。由2021年末的2961.82億元增長到2023年末的3563.3億元,短短三年總資產增長600多億。

但在光鮮亮麗的背后,山西銀行狂飆的“后遺癥”也逐漸浮出水面。
首先是盈利質量不容樂觀。雖然山西銀行在2022年和2023年實現了盈利,但主要得益于風險資產撥備回沖,而非經營效率的提升,期間利息凈收入增長乏力,非息收入占比低,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體量較小。
其次是資產規模縮減,資產質量承壓。進入2024年,山西銀行的資產規模一改持續攀升的走勢,出現了縮減,截至2024年9月末資產總額為3482.29億元,較上年末減少近81億元。此外,山西銀行資產質量也處于行業下游。截至2023年末,山西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30.0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4%,高于同年行業平均水平(1.62%),同時撥備覆蓋率為202.74%,同樣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05.14%)。另外從五級分類來看,2023年末逾期90天以上貸款在不良貸款中的占比高達96.51%。聯合資信也在評級報告中指出,山西銀行的關注類貸款占比較高,2023年達到8.21%,且借新還舊及展期類貸款規模較大,信貸資產質量面臨下行壓力。

最后是資本充足水平逐年下降。據歷年年報顯示,山西銀行資本充足率從2021年的13.07%降至2023年的11.74%,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也從2021年的10.2%降至2023年的9.9%,面臨著一定的資本補充壓力。但好在近期山西銀行的增資擴股計劃落地,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壓力。
12月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關于同意山西銀行增資擴股方案的批復顯示,同意其募集15億股股份。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山西銀行自成立以來的首次增資擴股,早在2022年,能源集團就曾出資19億元認購山西銀行新股份,一躍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02
拍賣股權累計超3億股,內控問題顯眼
隨著銀行業務的拓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一些股東或許由于自身經營策略的調整、財務狀況的變化以及對山西銀行前景的擔憂等原因,開始考慮退出或調整其持股比例以降低風險。
近期山西銀行有多筆股權被上架司法拍賣以及交易市場平臺,其中最大的一筆為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源煤化”)名下持有山西銀行1.9億股股份,當前正處于凍結狀態。公開資料顯示,聚源煤化為山西銀行第五大股東,2023年末共持有山西銀行2.7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1.0663%),而這筆股權也分為4筆同時進行拍賣,評估價合計為13362.7萬元,起拍價為9353.93萬元,較評估價打7折。若此次拍賣的1.9億股權成功轉讓,聚源煤化對山西銀行的持股比例或將降至0.33%,掉出十大股東行列,但最終仍未能找到接盤方,導致股權流拍。

這也并非首次出現的流拍。早在2022年,因青島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面臨財務困境,股權流轉難度加大,其所持的山西銀行股份同樣在拍賣中流拍。除此之外,山西銀行其他股東也在公開轉讓持有該行股權,累計股權超過3億股,其中,包括山西鴻倫貿易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0.2759%股權,晉城市錦華苑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0.15%股權,晉城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轉讓其持有的約0.14%股權。
這也意味著,隨著股東頻繁出讓股權,不僅導致山西銀行的股東結構將更加動蕩,而且還會引發市場對山西銀行穩定性的擔憂。
此外,山西銀行還多次收到百萬級罰單,信貸問題成為“重災區”。
2023年2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西監管局因山西銀行大同操場城支行、大同金湖支行等五家支行存在變相超越貸款權限審批貸款及貸后管理不到位問題,合計被罰120萬元;今年11月,山西銀行再因關聯方認定不準確導致重大關聯交易未經董事會批準、未將部分集團客戶納入統一授信管理等,被罰款190萬元,同時山西銀行太原新建南路支行因貸款風險分類不準確被罰款25萬元。此外,山西監管局還對時任山西銀行太原分行公司部總經理助理楊曉雅、時任山西銀行風險管理部員工盧芳、時任山西銀行太原新建南路支行客戶經理呂福海也給予了警告處分。
山西銀行還因高額利息等被投訴。

“新帥”李穎耀能否帶領山西銀行走出發展困境,成為下一階段有待驗證的問題,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寧波銀行凈利增速創十年新低,個人業務利潤降30%
寧波銀行2024年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但凈利潤增速放緩、零售業務利潤下降及個人貸款不良占不良貸款比例過高等問題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