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相照”!千億片仔癀“曲線”入股“肝病藥神”
“藥中茅臺”片仔癀(600436.SH)將“曲線”入股“肝病藥神”廣生堂(300436.SZ)。
11月15日,廣生堂公告稱,為引進戰略投資者,公司控股股東福建奧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奧華集團)擬將所持廣生堂5.2%的股份以協議方式轉讓,股份轉讓總價款1.96億元。
受讓方漳州圓山大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圓山基金)來頭不小,其背后是有著“藥中茅臺”之稱的片仔癀。

來源:廣生堂公告
上述公告發布以來的3個交易日,廣生堂股價先抑后揚——前2天分別下跌7.81%、0.42%。截至11月20日收盤,廣生堂報28.59元/股,上漲1.38%,總市值46億元。
截至11月20日收盤,片仔癀報247.1元/股,總市值1491億元。
01
片仔癀“曲線”入股廣生堂
據公告顯示,圓山基金的普通合伙人(GP)為漳州戰新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資比例0.2%;有限合伙人(LP)為漳州片仔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片仔癀資產)、漳州片仔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片仔癀投資)、漳州市產業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漳州市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比例分別為30%、40%、23.8%、6%。
其中,出資比例最大(40%)的片仔癀投資正是片仔癀的全資子公司。此外,出資比例其次(30%)的片仔癀資產則是片仔癀的“兄弟公司”,二者同為漳州市九龍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九龍江集團)控股公司。其中,九龍江集團全資持有片仔癀資產,持有片仔癀的股份為51.3%。
以廣生堂股價對照此次股份出讓價格,奧華集團是給圓山基金打了一個折扣。據公告顯示,奧華集團此次擬以24.5元/股轉讓廣生堂8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以轉讓協議簽訂日前一天11月13日廣生堂的收盤價——30.5元/股計算,此次轉讓價格約打了8折。

來源:罐頭圖庫
據公告顯示,雙方將共同推動廣生堂與漳州大健康產業鏈的產業合作共建,增強產業協同發展、優勢互補。
另據公告顯示,此次權益變動完成后,圓山基金成為廣生堂新進持股5%以上股東,持股5.02%。
由于廣生堂股票期權行權被動稀釋、股份減持,以及此次擬協議轉讓等,奧華集團持股比例由22.09%下降至17%,奧華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將由49.41%下降至40.89%。
公告強調,此次股份轉讓不會導致廣生堂的控股股東、實控人及相應控制權的變更。廣生堂的控股股東為奧華集團,實控人為葉理青、李國棟、李國平。
值得一提的是,廣生堂的三名實控人同屬一個家族。據《招股書》顯示,葉理青為李國平妻子,李國棟為李國平弟弟。廣生堂的控股股東奧華集團由李國平實控,李國棟實控的福建平潭奧泰科技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為廣生堂第四大股東,持股5.04%,亦在圓山基金之上。
02
廣生堂連虧3年,
為何能被“藥中茅臺”看上?
廣生堂成立于2001年,2015年登陸創業板,在國內抗乙肝病毒藥物領域有著一定市場地位,其也是國內同時擁有丙酚替諾福韋、替諾福韋、恩替卡韋、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五大核苷(酸)類抗乙肝病毒用藥的企業。
在成立之初,廣生堂主要做仿制藥,而上市后,開始轉舵創新藥。但目前來看,廣生堂的創新藥之路并不順利,2021年以來,公司已經連續3年虧損。
據Wind數據顯示,2021-2023年,廣生堂營收分別為3.7億元、3.86億元、4.2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0.53%、4.14%、9.58%;凈利潤分別虧損0.34億元、1.41億元、3.75億元,分別同比降低306.7%、311.45%、166.71%。

來源:罐頭圖庫
據2023年年報顯示,廣生堂首個創新藥獲批上市實現商業化——泰中定于2023年11月23日附條件批準用于治療輕型、中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
但2024年前三季度,廣生堂雖然營收增速同比提升,虧損同比收窄,但仍未扭虧——營收3.26億元,同比增長16.67%;凈利潤虧損0.74億元,同比增長65.19%。而且,公司同期研發費用為2286.69萬元,同比降幅達75.21%。
廣生堂也表示,公司新藥研發成功并獲批后,仍需要經過學術推廣、市場拓展等環節,才可能被醫生、患者以及其他醫療行業人士所認可。
在半年報中,廣生堂仍表示堅定不移地向創新藥企業轉型。而此次背后站著片仔癀的圓山基金“騎白馬”朝著廣生堂奔來,讓廣生堂的創新藥之路再次充滿希望。
不過,“藥中茅臺”片仔癀又為何會看上連虧三年的廣生堂?
擁有500年歷史的藥品片仔癀,以其在消費者心目中護肝解酒的藥效,擁有護肝“神藥”的地位,曾經“茅片組合”(喝茅臺酒之前吃片仔癀護肝)也是風靡一時。而上市企業片仔癀的主要業務涉及“片仔癀錠劑”的制造與銷售的醫藥制造業及醫藥流通業,占據總營收的九成以上,可謂大單品。

來源:罐頭圖庫
日前,也有廣生堂方面人士對投資者表示,廣生堂希望引進長期看好公司發展的戰略投資者,后期雙方可能會有一些合作。目前來看,兩家公司(廣生堂和片仔癀)在保肝護肝藥品的布局會有一些重合。
此外,受到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擠壓利潤等影響,片仔癀業績增速不及前幾年,便也開始積極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方向之一就包括發力創新藥。
片仔癀已經取得1個化藥1類新藥的臨床許可(金麒麟分析師)(治療淋巴瘤創新藥 PZH2113)。目前,多個在研新藥項目進入重要研究階段,有3個化藥1類新藥、3個中藥1.1類新藥和1個中藥 1.2類新藥進入臨床研究階段。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導師支培元表示,股權紐帶鋪設橋梁,預示著雙方將在藥品開發、臨床研究乃至市場營銷上形成協同效應。廣生堂專注的生物醫藥創新,加之片仔癀的品牌聲望與分銷網絡,有望碰撞出嶄新的醫療服務模式與增值鏈條。
03
片仔癀熱衷做創投
事實上,片仔癀當前也面臨業績壓力。2024年前三季度,片仔癀營收84.5億元,同比增長11.19%,凈利潤27.18億元,同比增加10.29%。雖然實現營收凈利雙增,但是相比于此前的接近50%的凈利潤增速,當前業績也頗顯遜色。
片仔癀也一直試圖尋找自己的第二曲線。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片仔癀開始嘗試將片產品用于化妝品生產中,研發推出了皇后牌片仔癀珍珠膏、珍珠霜等產品,涵蓋護膚、洗護類產品;日化產品方面,片仔癀于2016年5月推出了牙火清牙膏,產品以“清火”為核心定位,涵蓋牙膏及漱口水類別。2018年-2020年期間,片仔癀化妝品營業收入分別為4.98億元、6.35億元和9.05億元,增幅分別為56.6%、27.5%和42.5%。

來源:PEXELS
不過,自2020年開始,片仔癀化妝品業務營收開始遭遇到增長瓶頸,營收連續2年大幅下滑,業務營收從2020年的9.05億元降至2023年 7.07 億,占比從13.9%降至 7.03%。
雖然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回暖,但并沒有重回2018年后增速的高光時刻。從同行對比來看,國貨美妝品牌珀萊雅、上海家化、貝泰妮等早已突破十億級,且成功上市。
片仔癀化妝品條線下的牙膏產品,更是出現了品質問題。去年10月,旗下子公司漳州片仔癀上海家化口腔護理有限公司因虛假宣稱產品功效被湖北省赤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罰款。主要由于其相關產品實際功效與宣傳不符,此前更因菌落超標被罰。
多元化突圍的困境,讓片仔癀在近幾年不斷選擇以投資方式進行外延擴張。
近幾年來,片仔癀通過投資設立合資企業、收購相關企業股權等多種途徑,逐步涉足保健品、功能性飲料、日化用品等多個領域。
在今年7月31日,片仔癀公告表示,全資子公司與專業投資機構共同投資設立產業基金,主要投資方向為中醫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康養大健康、日化美妝等相關產業。此次產業基金目標募集規模為人民幣10億元,片仔癀投資擬作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或自籌資金認繳出資人民幣2億元。
此外,片仔癀加快新藥研發也初露曙光,7月25日,片仔癀與上海璃道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治療纖維肌痛的化學藥品完成一期臨床試驗,并取得《臨床研究報告》。目前來看,片仔癀能否穩定轉型,還有待觀察。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片仔癀要想破壁成長危機,一方面或需要持續加大對產品多元化的投入,并持續深入實施“多核驅動,雙向發展”戰略。另外一方面或則需要繼續鞏固和深化片仔癀核心產品的市場地位,并在此領域深耕細作,持續創新,在挑戰中尋找新機遇。
8月,片仔癀還宣布擬出資2.54億元,收購漳州國投公司所持明源香料100%股權,借此間接收購水仙藥業30%股權。水仙藥業旗下核心產品是“水仙”風油精,是我國最老的風油精品牌。

來源:罐頭圖庫
不過,很快,交易所向片仔癀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對相關問題進一步核實說明。8月24日,公司回復交易所監管函部分問題,同時宣布,交易暫緩執行。
此次對水仙藥業的收購也被認為是片仔癀多元化布局的延續。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片仔癀過去想擺脫單一依賴,其實也做了很多動作,總體來說效果不佳,很大程度還是在于對收購或者孵化對象的把控力度、產品以及企業的成熟度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