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富豪”梁允超搞股權激勵,“保健品一哥”湯臣倍健能重振雄風嗎?

        野馬財經劉俊群2024-11-04 08:37 大公司
        4年內,湯臣倍健經銷商從1219家減少至862家。

        一邊是營收、凈利下滑,一邊是股價“膝蓋斬”,夾縫中,“保健品一哥”湯臣倍健斥資2.6億元,增持超1651萬股股份!

        2024年10月30 日,湯臣倍健(300146.SZ)發(fā)布公告,宣布其于2023年10月30日推出的股份回購計劃已順利實施完畢。該股份回購旨在支持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公告顯示,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共計回購股份1651.82萬股,約占總股本的0.97%。回購過程中,最高成交價為18.07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2.72元/股,支付總額為2.6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來源:公司公告

        受此消息影響,10月31日,湯臣倍健股價報收于12.74元/股,上漲0.31%,市值約達216.7億元。但截至2024年11月1日,股價略微回落至12.62元/股,市值降至214.6億元。若從最高位2021年5月25日的36.12元/股計算,湯臣倍健的股價已暴跌超過68%,市值蒸發(fā)超過425億元。

        在該利好發(fā)布的前五天,湯臣倍健發(fā)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業(yè)收入為57.34億元,同比下降26.33%;凈利潤降至8.69億元,同比下降54.31%。這已是公司連續(xù)四個季度業(yè)績下滑。

        熬最狠的夜,吃最貴的保健品,已成為不少“年輕一代”生活的日常,除了自己吃,還常常會給親朋好友安排上。而從2019年底突然而至的新冠疫情,更是讓全民的健康意識迅速提升,讓湯臣倍健所處的膳食營養(yǎng)補充劑(即“VDS”)行業(yè)迎來史無前例的發(fā)展機遇。但是,本來具備先發(fā)優(yōu)勢的“保健品一哥”湯臣倍健的財務數據卻似乎有點力不從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01

        連續(xù)四個季度營收、凈利雙降

        保健品這一領域,實際上造就了不少富豪。從“養(yǎng)生堂龜鱉丸”起家的鐘睒睒,到“娃哈哈兒童營養(yǎng)液”背后的知名“浙商”宗慶后,再到三株口服液的吳炳新、腦白金的史玉柱,皆是富豪榜上的“明星”。

        在保健品風起云涌的浪潮中,湯臣倍健的梁允超同樣嶄露頭角。1995年,湯臣倍健成立,創(chuàng)始人梁允超瞄準了在國外熱銷,卻在國內尚屬小眾的膳食營養(yǎng)補充劑市場。

        膳食營養(yǎng)補充劑(即“VDS”)作為飲食的輔助手段,特指包含維生素和其他膳食成分的補充劑,屬于保健品的一個子類別,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支持代謝和心腦健康,改善消化系統功能等。

        來源:罐頭圖庫

        據新媒體“新消費智庫”報道,中國保健品行業(yè)在90年代末至2000年初經歷了第一次大洗牌,全國的營養(yǎng)保健品企業(yè)數量從3000家銳減至約1000家。

        湯臣倍健不僅在火爆且混亂的保健品市場存活了下來,更是搏殺成了“領頭羊”,在2010年率先上市,成為“保健品第一股”。彼時,公司以110元/股的發(fā)行價和115倍的市盈率,創(chuàng)造了A股市場的“雙過百”奇跡。

        上市后的湯臣倍健更是如同一匹黑馬,2010年營收僅為3.46億元,凈利潤9210萬元。通過整合廣州佰健、奈梵斯和友邦制藥,零售終端數量迅速攀升,2012年突破3萬個,消費者在藥店買藥時,能夠很容易的挑選到湯臣倍健琳瑯滿目的保健品。

        “人家做保健品,我們做VDS;人家做直銷,我們做藥店。”梁允超曾這樣定義湯臣倍健的差異化之路。據“歐睿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VDS行業(yè)中,湯臣倍健份額10.4%,排名第一。

        自2017年起,湯臣倍健加速推行大單品和電商戰(zhàn)略,線上線下齊頭并進。2023年,公司的營收躍升至94.07億元,凈利潤達到17.46億元,13年間,營收翻了27倍,凈利潤翻了19倍。

        梁允超的身家也水漲船高。據《福布斯2020中國富豪榜》,他的財富當年達到182.8億元。到了2021年10月,梁允超家族的財富增至235億元,排名《2021年胡潤百富榜》第280位。然而,根據《2023家大業(yè)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顯示,54歲的梁允超的財富降至215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財富值下降的背后,經歷了13年的迅猛擴張,湯臣倍健也遇到了增長瓶頸。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營收為16.25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17.02億元減少了0.77億元,凈利潤更是從虧損0.96億元變?yōu)樘潛p1.55億元。

        進入2024年,湯臣倍健的業(yè)績仍在下滑。一季度,湯臣倍健營收26.46億元,同比下降14.87%;凈利潤7.27億元,同比下降29.43%。

        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46.13億元,同比下降17.56%;凈利潤則銳減至8.91億元,同比下滑42.34%。這也是近十年來,湯臣倍健交出的“最差半年報”。

        2024年前三季度,湯臣倍健的營業(yè)收入為57.34億元,同比下降26.33%;凈利潤也銳減至8.69億元,同比減少54.31%。連續(xù)四個季度的業(yè)績下滑,湯臣倍健的數據還不及3年前。

        02

        三大品牌營收均下滑

        亟待新產品“接棒”

        現代管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彼得·德魯克曾說,企業(yè)的成功來自于滿足顧客需求的產品。湯臣倍健當年的崛起,恰好詮釋了這句話,但如今的現狀,也與此相關。

        近年來,湯臣倍健的產品策略可以用“大單品”“品牌矩陣”來概括。除了主品牌“湯臣倍健”,還有專注骨關節(jié)健康的“健力多”、眼營養(yǎng)專業(yè)品牌“健視佳”、肝健康養(yǎng)護專業(yè)品牌“健安適”、新升代營養(yǎng)品牌“Yep”、新派維生素品牌“維滿 C”、專業(yè)嬰童營養(yǎng)品牌“天然博士”等,并于2018年收購澳洲益生菌品牌“l(fā)ifespace”, 主打腸胃健康領域。

        來源:罐頭圖庫

        盡管品牌眾多,湯臣倍健公司的收入依然主要來自“湯臣倍健”、“健力多”、“l(fā)ifespace”。2023年,三大品牌帶來的收入占總收入的74.6%,其中“湯臣倍健”占比57.4%,是絕對的“明星”產品。

        此外,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三大品牌營收均下滑。“湯臣倍健”實現收入31.94億元,同比下降29.2%;“健力多”實現收入6.98億元,同比下降29.9%;“l(fā)ifespace”國內產品實現收入2.71億元,同比下降29.55%。

        “國聯證券”研報指出,主品牌及健力多的大幅下滑主要受到線下渠道流量下滑、新老產品切換、庫存整理、以及原本基數大的影響。

        來源:罐頭圖庫

        艾媒咨詢CEO張毅則表示,產品創(chuàng)新不足是導致公司營收下滑的首要原因。

        在湯臣倍健的官網上,主流產品依然是傳統的膳食補充劑,包括蛋白粉、維生素和礦物質,共計100款,其中蛋白粉有18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合計55種。其余產品主要針對心腦血管、體重管理和眼部健康,總計約20款。

        與之相比,競品健合集團(1112.HK)旗下擁有保健品品牌Swisse,以及母嬰營養(yǎng)品牌“合生元”,更有寵物營養(yǎng)品牌Solid Gold和Zesty Paws,形成了該集團的“三駕馬車”——成人營養(yǎng)(ANC)、嬰幼兒營養(yǎng)(BNC)和寵物營養(yǎng)(PNC)。

        此外,湯臣倍健的研發(fā)投入也有所下滑。2024年上半年,湯臣倍健的研發(fā)費用為6978.25萬元,占總營業(yè)成本的4.8%,相較于2023年同期下滑13.47%。

        另外,據新媒體“于見專欄”報道稱,湯臣倍健的蛋白粉受到用戶的吐槽,認為其外包裝顯得過于陳舊且不夠吸引年輕人,導致產品的受眾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體。

        不過,食品安全科普專家、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王思露持不同觀點,他認為,作為一家食品研發(fā)企業(yè),必須與時俱進,否則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他提到,作為國貨品牌,湯臣倍健在品牌建設上還是比較成功的,有主推產品,還有多項新產品研發(fā)。

        03

        “變相漲價”引用戶吐槽

        此外,根據財報信息可知,研發(fā)投入有所下滑的同時,近年來公司銷售費用卻在持續(xù)上升。

        具體看,2020年至2023年,湯臣倍健銷售費用分別為18.18億元、24.78億元、31.69億元和38.59億元。與此同時,營銷對于營收的帶動明顯,同期,營收分別為60.95億元、74.31億元、78.61億元和94.07億元。

        盡管銷售費用水漲船高,但帶來的凈利潤并沒有隨之水漲船高。湯臣倍健2020年凈利潤達到15.24億元,2021年小幅上升至17.54億元,但2022年卻跌至13.86億元,2023年略微回升至17.46億元。

        張毅指出,湯臣倍健在消費洞察力上存在不足,未能精準捕捉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的消費特征,導致營銷策略與消費者需求脫節(jié)。反映在財報上,就是成本增加,業(yè)績增長有限。

        來源:罐頭圖庫

        銷售成本增長下,湯臣倍健開始漲價。湯臣倍健的片劑產品在2022年和2023年的營收分別為17.99億元和24.79億元,實現了增長。然而,該產品的銷量卻從50.68億片降至50.08億片,同比下降1.19%。由此計算,2022年每片的售價約為0.354元,而2023年則上漲至約0.495元,漲幅達到39.83%。

        “變相漲價”也引發(fā)了消費者的不滿。

        在小紅書上,有用戶吐槽,之前購買蛋白粉78天的量只需200多元,現在68天的量卻要300多元,這還是優(yōu)惠后的價格。

        來源:小紅書

        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湯臣倍健作為上市公司,其產品原料無可挑剔,走的是質價比的路線。然而,消費者的關注點逐漸轉向性價比,尤其是從2023年下半年以來,湯臣倍健在這方面是有所缺乏的。

        04

        發(fā)力“線上”,

        需平衡好線下經銷商利益

        對于消費企業(yè)而言,渠道更是讓產品和服務觸及市場的生命線。

        湯臣倍健早期可以說是依靠線下的藥店和商場等非直銷渠道(包括代銷、分銷、零售、代理等多種形式)而迅速崛起,2012年,湯臣倍健門店數量突破3萬個,打入96家全國百強連鎖藥店和41家全國百強超市。

        據信息服務平臺“米內網”數據顯示,湯臣倍健在2015年的藥店渠道市占率超過了30%。

        然而,隨著線上購物的崛起,昔日的輝煌卻受到沖擊。2020年到2023年,湯臣倍健線下渠道的收入占比從71.21%下滑至58.1%。2024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線下收入31.09億元,同比下降29.08%;線上渠道收入25.86億元,同比下降23.36%。但兩者的差距已經不遠了。

        來源:罐頭圖庫

        與線上銷售的崛起相對的是,曾經合作多年的線下經銷商開始出現不滿。

        在新媒體“瀝金”發(fā)布的題為《保健品火了,湯臣倍健涼了》的文章的評論區(qū),一位經銷商留言稱:“線下做得不錯,口碑也好,偏偏要做線上,價格比我們經銷商的進價還便宜,結果大家都沒法賺錢,誰還愿意賣你產品?”

        來源:微信

        在小紅書上也有用戶表示,藥店里的葡萄籽和B族維生素價格居然是淘寶官網的2-3倍。有用戶分享道:“我在樓下藥店買了168元的產品,回家一查官網,才77元!”還有人提到,一瓶牛初乳加鈣148元,領完券后官網僅需51元。

        來源:小紅書

        此外,在小紅書上,一名位于陜西的湯臣倍健經銷商正在出售自己的門店,坦言生意一般,便宜賣了。

        不過,一位在北京東城區(qū)經營湯臣倍健商超店的經銷商表示,線上銷售確實對線下造成沖擊,但大品牌依然比雜牌子更好賣。

        但也并非所有代理商利潤都在變薄。據一名做湯臣倍健第三終端的員工介紹,公司給所有渠道的出廠折扣率是統一的,其中走診所這條第三終端的代理商利潤可以達到50%以上,這是其他渠道很難實現的,但能進入的代理商門檻比較高。

        而從數據來看,湯臣倍健的境內經銷商數量從2020年末的1219家減少至2024年上半年的862家,減少了近29.4%。

        根據2024年半年報內容顯示,湯臣倍健在所有銷售渠道中均采取經銷模式。在線下渠道,公司通過經銷商或直供方式將產品送至藥店、超市等零售終端,再由這些終端銷售給消費者;在線上,產品則通過分銷商或直供給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由第三方店鋪或平臺自營銷售給消費者。

        來源:罐頭圖庫

        同時,中國企業(yè)資本聯盟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也表示,如今消費者可能更傾向于線上購物,線上渠道的競爭格局變得愈發(fā)激烈。

        根據新媒體“蟬魔方”的數據顯示,在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的抖音電商保健品TOP30品牌中,同為保健品的諾特蘭德銷售熱度排名第一,而湯臣倍健卻未能進入榜單前十。

        截至9月25日,諾特蘭德在抖音等電商平臺的單日最高銷售額突破1700萬元,其中直播銷售額占比超過80%。

        在如今的線上競爭風云中,湯臣倍健的渠道轉型似乎進入了一個“陣痛期”。能否在傳統線下與新興線上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點,還需要繼續(xù)摸索。

        05

        幾家歡喜幾家憂,

        保健品去哪兒?

        經歷新冠疫情后,大眾對養(yǎng)生和保健愈加重視,投入顯著提升。因此,保健品行業(yè)整體表現亮眼。歐睿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行業(yè)的零售總規(guī)模達到2253億元,同比增長約11.6%。

        蛋糕越來越大,湯臣倍健的競爭對手們也越來越多。2024年上半年,Swisse母公司健合集團(股票代碼:0392.HK)的營養(yǎng)補充品板塊營收超過44億元,同比增長5.6%,占總收入的六成以上。而康寶萊(HLF)同期營收1.57億美元,同比增長0.8%。

        A股“同行”星湖科技(601199.SH)也表現不俗,2024年上半年營收84.86億元,同比增長2.66%;凈利潤激增119.91%,達到5.06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據新媒體“前瞻經濟學人”的報告顯示,膳食補充劑作為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保健食品,因其研發(fā)和上市門檻較低,導致市場上出現大量同質化產品,競爭異常激烈,行業(yè)集中度較低。

        與此同時,王思露指出,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認知依然不足,品牌之間的惡性競爭加劇,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柏文喜進一步提到,當前傳統保健品市場面臨新興品牌的強勁競爭,這些品牌借助電商平臺迅速崛起,給頭部品牌帶來顯著壓力。除了產品功能性突破,影響消費者決策的因素還包括品牌信譽、價格和健康知識的普及,其中價格依然是關鍵。

        如今,湯臣倍健業(yè)績接近回到3年前。董事長梁允超曾提到:“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放棄產品創(chuàng)新,就是放棄未來。”這位福布斯富豪,不止于“喊口號”,也做出多項內部改革措施,如今又斥資2.6億元,搞股權激勵。你認為這一系列舉措,能否讓“保健品一哥”重振昔日雄風?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另类专区另类专区亚洲|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b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av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国产综合亚洲专区在线|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在线亚洲午夜理论AV大片|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