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聯銀行凈利潤下滑超七成,都是保證貸款模式惹的禍?
事實上,億聯銀行股權轉讓遇冷并非無跡可尋,背后是一系列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
首先是業績方面,億聯銀行的財務報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總資產規模較年初有所減少,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下滑,這表明其盈利能力在減弱,資產規模也在收縮。此外,億聯銀行不良貸款率有所上升,這反映了資產質量的下降。
其次是內控方面,億聯銀行因違反相關法規和義務,如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被監管機構處以重罰。這些違規行為不僅損害了億聯銀行的聲譽,也暴露了其內部控制的不足。
最后,億聯銀行的保證貸款模式也受到了質疑。在這種模式下,銀行通過擔保公司轉移回款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代償管理粗放,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引發了大量投訴,2023年大幅上升近70%。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消費者的權益,也對億聯銀行的品牌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東北首家民營銀行億聯銀行還能講出好故事嗎?
01
凈利潤大幅下滑近七成,上半年業績“慘不忍睹”
據公開資料顯示,億聯銀行成立于2017年5月,由中發金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民營企業發起設立,產品定位為依托互聯網開展的小微及普惠金融服務。
成立初期,億聯銀行通過與美團、京東、度小滿等頭部互聯網平臺的合作,推廣其“億聯易貸”在線消費貸款服務,從而實現了零售信貸業務的迅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億聯銀行的個人貸款余額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每年的增長額都超過了百億元,個人貸款業務占比一直在93%以上。
但好景不長,也正因為這種對個人貸款業務的過度依賴,使得億聯銀行在監管約束下業績下降明顯。
近日,億聯銀行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財報,堪稱“慘不忍睹”,不僅資產規模縮減,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而且不良貸款率上升。
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億聯銀行的總資產規模為487.87億元,較年初減少了29.88億元,降幅為5.77%。同時,貸款余額305.53億元,較年初減少30.49億元,下滑9.07%,其中個人貸款余額為289.98億元,減少了26.39億元;存款余額294.66億元,下降9.52%。可見,億聯銀行三項規模指標均為下降。
今年上半年,億聯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05億元,同比下滑了4.87%;凈利潤僅為0.18億元,同比大幅下降了69.49%,這一業績下滑幅度在民營銀行中居首位。深挖之下可以發現,億聯銀行上半年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有所下降,其中利息凈收入下滑12.92%,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下滑77.4%;信用減值損失上升,同比增長18.56%。
此外,億聯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資產質量面臨壓力。億聯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2023年末的1.61%上升至1.73%,不良貸款余額為5.28億元。上半年,億聯銀行關注類、次級類、損失類貸款占比均上升,正常類、可疑類貸款占比下降。其中正常類貸款減少32.07億元,在貸款余額中的占比下降0.89個百分點。
02
合規問題屢見不鮮,投訴量居高不下
除了業績表現不佳外,億聯銀行內控方面問題也不小。
根據金融監管部門披露的數據,2024年上半年民營銀行整體被罰沒金額為1283.34萬元,其中億聯銀行以758.34萬元的罰單高居首位。
今年3月,億聯銀行因違反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以及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可疑交易報告等被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處罰。同時,億聯銀行財富創新部的專家孫某因相關違規行為也被罰款25.53萬元。
事實上,這只是億聯銀行被監管處罰的冰山一角。
2021年初,億聯銀行因未能建立有效的個人貸款全流程管理機制,被吉林因保監局罰款20萬元;時隔僅三個月,又因未準確、完整、及時報送個人信用信息;未按規定處理異議;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可疑交易報告;為客戶開立匿名、假名賬戶等“四宗罪”被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罰款164.4萬元;2022年11月,在辦理個人經營性貸款過程中,貸款“三查”不到位,未嚴格執行受托支付管理相關規定,導致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超過借款人營運資金測算需求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導致信貸資金回流至借款人;同業借款授信調查不審慎行為,被罰款140萬元。
頻吃罰單的背后,凸顯億聯銀行內控管理不到位,也在時刻為激進擴張行為敲響警鐘。
去年3月底,億聯銀行因“收取發行人部分財務資助,涉嫌違反相關管理規定”被要求進行自律調查,彼時還高喊“冤枉”,自認為“不存在違規行為”,還相信“交易商協會會我行給一個公平、公正的結果”。
但“打臉”來的就是這么快。去年6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披露了3份自律處分決定, 顯示億聯銀行作為相關債務融資工具的投資人,在債務融資工具票面利率之外,另行收取四平城投提供的收益補差款,以達到預期投資收益,上述關行為干涉了債務融資工具的發行利率,違背了發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此外,龐大的消費投訴量也令億聯銀行倍感壓力。
根據億聯銀行的2023年度消費投訴工作的報告,去年億聯銀行受理消費者咨詢、建議和投訴等類型工單共計51186件,較上年增長69%。其中銀保監局轉辦投訴2498件(去重后投訴1663件),較上年增長88%。
在黑貓投訴上,截至9月20日已經收錄了2300多條對億聯銀行的投訴,其中涉及高息貸款、違規收費、暴力催收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消費者權益,也對億聯銀行的聲譽造成了損害。
對此,市場上有聲音表示,億聯銀行如此龐大的投訴規模與其所提到的債權轉移與其保證貸款模式有關。雖然億聯銀行表示,“自己的合同利率較低”,但加上平臺的擔保費等費用,綜合息費甚至接近36%。一旦出現違約,即使貸款發生代償,債權已經轉移,但借款人還是將主要矛盾投向億聯銀行。
合規問題如利劍懸頸,如不妥善處理必將給億聯銀行帶來禍水,但留下的時間并不多了。
猜你喜歡
寧波銀行凈利增速創十年新低,個人業務利潤降30%
寧波銀行2024年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但凈利潤增速放緩、零售業務利潤下降及個人貸款不良占不良貸款比例過高等問題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