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0億,這才是2024年的最大并購
一個星期前,一家法國藥商欲以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50億元)的價格對外出售,這起“未來的交易”如果能夠完成,被視為有可能是2024年最大的并購交易案例。
也僅僅過了一個星期,新的交易紀錄被刷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就以230億美元(約合1670億元人民幣)收購以色列網絡安全初創公司Wiz進行深入談判,是其在2012年以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的2倍。
如果交易最終能達成,這將是其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也會是2024年來迄今為止最大的并購案例。外媒消息大都表示,Alphabet將主要以現金支付,交易“可能很快就會達成”。
種種跡象似乎都在表明,并購市場迎來了它最火熱的時刻。
2個月,估值翻倍
Wiz的受資本歡迎程度從估值上可以直接體現。
2024年3月份時,Wiz對外透露,其正在與包括Thrive、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G Squared、紅杉和Cyberstarts在內的幾家投資者溝通,希望以超過100億美元的估值籌集約8億美元。
就在2月,在由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和Greenoaks Capital Partners共同牽頭的D輪融資中,Wiz剛剛籌集了3億美元,包括星巴克老板Howard Schultz和法國商業巨頭Bernard Arnault在內的天使投資者也參與了融資,該輪融資后公司的投后估值約為100億美元。
5月,公司新一輪的融資再次火速完成,這輪融資中公司估值為120億美元,投資機構包括安德森·霍洛維茨(Andreessen Horowitz)、光速創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和茁壯成長資本(Thrive Capital)等。在這輪融資中,公司表示其年度經常性收入為3.5億美元。
2個月后,它就收到了來自谷歌價值230億美元的offer。
如果收購最終能敲定并完成,至少對Wiz的四大創始人(Assaf Rappaport、Ami Luttwak、Yinon Costica和Roy Reznik)和其部分投資機構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大規模退出機會。
據說這四位創始人幾年前在以色列國防軍網絡情報部門8200部隊服役時會面,他們現在的身價也都超過了10億美元。
不過William Blair的分析師Jonathan Ho表示,谷歌收購Wiz的結果還有待觀察,“像Wiz這樣非常有吸引力的云安全公司被一家有其他業務領域的公司收購,對前者來說,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被谷歌收購之前,Wiz一直在收購他人
作為網絡安全領域的佼佼者,Wiz成立于2020年,迄今也不過是不到4年的成長史,但目前Wiz的估值已經高達120億美元,對外融資金額共達19億美元,其亦對外自稱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網絡安全獨角獸。
與其他云安全平臺一樣,Wiz通過分析公共云服務(比如AWS、Azure、谷歌等)中托管的基礎設施,尋找可能使黑客獲得資產控制權和獲取敏感客戶數據的風險因素,公司員工人數達到1224人。財富100強中超過40%是Wiz的客戶,包括寶馬、美林、摩根士丹利、Salesforce、Slack、高露潔和黑石等知名公司。
2024年2月,Wiz對外宣布公司的ARR為3.5億美元,財富100強中有40%以上是其客戶。其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阿薩夫·拉帕波特(Assaf Rappaport)曾多次表示希望公司能在2025年IPO前實現10億美元的年度經常性收入。這或許也是Wiz積極忙于收購同行的原因之一。
在收購方面,Wiz看上去比谷歌更專業。
就在3個月前,Wiz剛以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的低價,收購了一家估值83億美金(約合人民幣580億元)的獨角獸Lacework。
從2023年12月的首次收購計算,不到半年的時間,公司已經收購了3家公司,也就是說,公司融到的錢大多都拿來做并購了。Wiz的對外發言人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也解釋過公司對外收購的原因,“我們認識到整合是安全行業的未來,因此正在積極與整個行業的公司進行討論。”
從前幾次的收購案來看,業內對Wiz的實力都是看好的,兩家被收購公司也對能夠加入Wiz表現出了積極主動的態度。
2023年12月,Wiz以5000萬美元收購了基于云的開發者協作平臺以色列初創公司Raftt。Raftt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oy Iarchy就表示,“我們不能錯過加入Wiz的機會。”
2024年3月,第二家被收購公司Gem Security也是相似的態度,交易價格為3.5億美元。
能被收購,是好事
據說,這次交易的幕后推手主要是谷歌云公司老板托馬斯·庫里安,而對Wiz的收購,對谷歌作為安全云平臺的發展也同樣有利。
對庫里安來說,網絡安全服務一直是谷歌的主要優勢之一,2024年第一季度谷歌云業務增長了28%,達到95.7億美元。顯然對谷歌來講,Wiz的加入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鞏固這一優勢。根據公開資料,Wiz一直致力于幫助包括寶馬、Slack和摩根士丹利在內的企業客戶在使用云計算服務時減少安全威脅。
不過話雖如此,由于美國對科技巨頭對外收購的限制,也有一些人認為這筆交易有可能落空。
比如,在出版巨頭企鵝蘭登書屋以21.8億美元收購其競爭對手西蒙與舒斯特、捷藍航空以38億美元收購精神航空等交易中,都以失敗告終。再如,在歐洲和美國監管機構抵制下,亞馬遜放棄了以17億美元收購iRobot的計劃;此前微軟想要以接近69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視頻游戲公司Activision,都未能成功。
2021年,谷歌斥資21億美元收購健身追蹤器公司FitBit時,這筆交易在獲得批準之前也面臨了監管審查。CNBC此前也曾報道過,谷歌一直在談判收購銷售軟件制造商Hubspot——主要向中小型企業銷售銷售和營銷軟件,但在一個星期前,有內部人士透露談判已經結束,交易很可能不了了之,這引發了HUBS的股價暴跌。
盡管如此,這兩年谷歌還是成功收購一些網絡安全方面的創業公司,以改善其為云計算客戶提供的服務。2022年5月,谷歌以54億美元收購了網絡安全公司Mandiant,后者是當年晚些時候發現SolarWinds黑客的公司。同年,它收購了另一家網絡安全公司Siemplify。
不少業內人士分析,這些交易預示了谷歌和微軟在網絡安全方面的競爭將達到頂點。
從另一方面看,谷歌能夠持續成功對外收購,也是其實力的一種證明,包括內部人士透露對Wiz的收購將主要以現金達成。根據公開數據,截至3月30日,Alphabet的資產負債表上有超過1080億美元的現金和有價證券。
在資本市場方面,谷歌的股價達到了持續5周的連勝,在上半年里其股價上漲了32%。
話說回來,Wiz從收購別人,到被人收購,IPO似乎正在失去吸引力。2024年5月前,還有消息表明Wiz此前一直在考慮通過IPO上市。不過,Wiz能被高價收購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網絡安全的并購市場,事實上,初創公司估值下調、低價賤賣、投資機構通過并購退出,更是當前一級市場的常見現象。Wiz現在能被高價并購,已經是一種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