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鋰王”內幕交易被罰,“95后”二代走向臺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世界鋰王” 李良彬最近有點煩。
年利潤近50億元的鋰業巨頭,為了110萬元的獲利竟然冒險內幕交易。7月5日晚間,贛鋒鋰業(002460.SZ、1772.HK)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江西監管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涉嫌內幕交易“*ST江特(002176.SZ)”股票,被沒收違法所得110.5萬元,并處以331.6萬元罰款。
該內幕交易案涉及4年前的一起收購案。一直以來,贛鋒鋰業擴張所帶來的經營風險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去年8月,在不少國家都有礦的李良彬被墨西哥潑了一盆冷水,墨西哥礦業總局(DGM)發出通知,取消贛鋒鋰業墨西哥子公司持有的9個鋰礦特許權的決定通知。
為了保衛在墨西哥的礦產權益,贛鋒鋰業6月份再次向ICSID(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提請仲裁程序,并進行索賠,目前,該仲裁案件已被正式登記。
2023年,贛鋒鋰業繼續追加投資擴大產能,投資額度超過并稱“鋰業雙雄”的天齊鋰業(002466.SZ),但其營收規模僅相當于天齊鋰業的3/4。2023年,贛鋒鋰業的凈利潤從超過200億元縮水至不到50億元,下降幅度超過75%;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虧損4.39億元。
業績下滑的同時,李良彬也痛失“江西首富”寶座。今年3月,李良彬之子,年僅28歲的“95后”李承霖上位副總裁,被市場解讀為李良彬安排交班的前兆。“二代”走上前臺,在“大投資+大客戶”的模式下,贛鋒鋰業還能趕超“老對手”天齊鋰業嗎?

獲利110萬被罰442萬
贛鋒鋰業內幕交易被罰
除了公司被沒收違法所得及被處罰共計442萬以外,贛鋒鋰業董事長、時任總裁李良彬以及時任董秘歐陽明均被警告,并分別處以60萬元、20萬元的罰款。
這起內幕交易案要追溯到4年前。2020年4月29日,同為江西企業、銷售碳酸鋰產品的江特電機因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經審計的年度凈利潤為負值,公司股票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彼時,贛鋒鋰業成為了潛在的戰略投資者,并從2020年6月起與江特電機接洽。
同年6月18日,贛鋒鋰業董事長、時任總裁李良彬,時任董事會秘書歐陽明,時任副總裁、財務總監楊某英等赴江特電機考察,雙方就合作事宜進行交流。
2020年6月23日至7月2日,2015年開立的“贛鋒鋰業”證券賬戶買入“*ST江特”股票1567.77萬股,買入金額2648.4萬元。7月4日,贛鋒鋰業向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政府提出收購江特電機的訴求。
從7月8日開始,贛鋒鋰業連續兩天賣出上述買入的股票,合計賣出金額2763.3萬元,獲利110.5萬元。該筆交易受李良彬安排,由歐陽明具體負責,證券部員工具體操作。
7月13日,江特電機和贛鋒鋰業會談。8月12日,雙方簽訂《合作備忘錄》,約定贛鋒鋰業獨家認購江特電機非公開發行的全部股票,成為江特電機的控股股東,李良彬成為江特電機實際控制人。
不過,最終“因雙方未能就避免同業競爭的解決方式等關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該交易以失敗告終。
《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該內幕信息形成時間不晚于2020年6月9日,公開于2020年8月13日。內幕信息敏感期為2020年6月9日至2020年8月13日。贛鋒鋰業李良彬、歐陽明、楊某英,江特電機相關董事及高管人員,宜春市及袁州區政府相關工作人員等為內幕信息知情人。
因此,上述交易,是“贛鋒鋰業”證券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交易“*ST江特”股票。涉嫌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所述內幕交易行為。

來源:罐頭圖庫
除了這筆失敗的收購,其實,贛鋒鋰業一向熱衷投資鋰礦,在不少國家都有礦。
去年8月29日,贛鋒鋰業公告稱,墨西哥礦業總局(DGM)向墨西哥子公司發出了正式取消贛鋒鋰業墨西哥子公司持有的9個鋰礦特許權的決定通知。此后,贛鋒鋰業已先后提起行政復議及行政訴訟申請。今年6月25日,贛鋒鋰業又向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提請仲裁程序,要求墨西哥賠償因其違反協定而遭受的損害及利息,并支付所有相關仲裁成本及費用。
“江西首富”的資本野心
2年豪擲125億買買買
墨西哥的鋰礦“特許權”懸而未決,并沒有影響到贛鋒鋰業買買買的腳步。
2023年,“鋰王”之爭還在繼續,而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也選擇將擴張進行到底。
就在墨西哥鋰礦特許權被取消的同一月,8月8日,贛鋒鋰業宣布以14.24億元的價格,將從實際控制人、董事長李良彬手中收購蒙金礦業70%股權。
但從資產總額來看,2021年6月底,蒙金礦業凈資產1684.42萬元,營收9.33萬元,凈利潤-1256.41萬元。2023年6月底,蒙金礦業凈資產減少至-780.49萬元,營收增至38萬元,凈利潤進一步降至-1761.48萬元。為此,這一行為還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函問詢。

來源:罐頭圖庫
其實,收購蒙金礦業是贛鋒鋰業加碼布局上游鋰資源的一個縮影。
早在2021年初,在公司20周年慶典上,李良彬就曾展望未來稱,要在全球尋找更具競爭力的鋰資源投資項目,做好充足開發準備,為贛鋒成為全球鋰行業龍頭奠定基礎。
以最近3年為限,2021年5月,贛鋒鋰業表示,將通過全資子公司上海贛鋒對英國Bacanora公司進行收購,交易金額不超過1.9億英鎊(約16.64億元),其主要資產為位于墨西哥的鋰黏土Sonora項目。
僅一個月后,2021年6月,贛鋒鋰業旗下贛鋒國際也將出手,以1.3億美元(約9.02億元)拿下荷蘭SPV公司50%股權。
2021年7月,贛鋒鋰業又提到,將以不超過3.53億加元(約18.3億元)收購加拿大Millennial公司股權。不過兩個月后,該交易因競爭對手的“更優報價” 被終止。
但很明顯,一次的并購失敗并未影響李良彬的“掃貨計劃”。
2021年7月和10月,贛鋒鋰業又接連公開了收購匯創新能源100%股權和加拿大Litio公司8.58%股份的消息,作價分別為5240萬元和1317.82萬美元(約0.91億元)。
整體來看,2021年的李良彬主要將目標聚焦在國際市場,但2022年之后,他選擇回歸國內,并在鋰礦資源豐富的江西、青海當地進行廣撒網。
如2022年5月-2023年5月,贛鋒鋰業共對外披露了4起交易,總代價約83.88億元,收購對象分別為上海中城德基(間接持有江西松樹崗鉭鈮礦項目100%權益)、英屬維爾京群島Lithea公司(擁有阿根廷Pozuelos和Pastos Grandes鋰鹽湖資產等)、新余贛鋒礦業和青海錦泰鉀肥公司,其中3宗為國內項目。
僅截至2023年8月,贛鋒鋰業在兩年時間已共收購(擬收購)9個項目,8宗和鋰黏土、鋰鹽湖等資源布局相關,涉及總交易款約為125億元。
現年56歲的李良彬是贛鋒鋰業的創始人,起初從江西鋰廠科研所的技術員做起,9年做到分廠廠長,后又下海創業,成就千億鋰礦帝國。
早在2021年底,贛鋒鋰業的權益儲量已在全球排名第一,被稱為“世界鋰王”。
以鋰起家、成立時間超過20年、2010年登陸資本市場、千億市值、“A+H”兩地上市,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身上有著眾多共同點。其中,天齊鋰業在業績方面更勝一籌,贛鋒鋰業則在市值方面實現反超,二者圍繞著“鋰王之爭”你追我趕。
截至2024年7月8日,贛鋒鋰業的A股總市值為503億元,港股總市值為551億港元;高于總市值分別為441億元和483億港元的天齊鋰業。
在此背景下,贛鋒鋰業似乎在通過全球范圍內加碼鋰資源投資的行為,來助力其礦端資源儲備實現明顯增長,以鞏固行業地位。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贛鋒鋰業斥資百億全球并購的舉措,既有助于其占據資源與產能優勢以爭奪和提升自身的行業地位與話語權,同時也有助于企業價值的成長。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提到,此舉有助于其穩固行業地位,增厚未來業績水平。
但在上市公司資源儲備量逐年增長的同期,贛鋒鋰業的股價卻未能保持相同的趨勢,反而波動不斷。
2021年5月初,贛鋒鋰業的股價為108.61元/股,此后不斷升高,至9月1日達到峰值224.4元/股(市值約3226億元),4個月漲幅106.61%。但此后,其股價卻進入下降趨勢。在此期間,其港股股價也走出了一條相似曲線。
在此背景下,柏文喜認為,此次贛鋒鋰業選擇通過并購等舉措不斷鞏固和提升行業地位與市場影響力,可以助力其提振投資者信心和維護股價與市值,因為資金流向是影響股價與企業市值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短期因素。
不過,豪擲百億并購多項鋰資源,對于贛鋒鋰業來說并非百利而無一害。
宋清輝提示,上市公司應警惕業務整合風險,成功的整合是規避收購風險并實現潛在價值的重要一環,業務整合對很多上市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巨大挑戰。
柏文喜指出,公司在以并購擴大資源量與產能的過程中,也應該警惕項目質量、后續投資運營以及市場變化風險。
整體來看,贛鋒鋰業的收購舉措更像是一把雙刃劍。上市公司能否揚其所長、避其鋒芒,則明顯取決于掌舵者李良彬的思慮和考量,而能從鋰廠技術員做到千億帝國董事長,李良彬也非等閑之輩。
高工咨詢旗下鋰電池研究平臺“高工鋰電”分析,大量的原材料和成品庫存助推了2021-2022年碳酸鋰價格的飆升,而行業目前已進入去庫存階段。其預測,2023年之后,隨著大量鋰礦項目的逐步投產,鋰資源供應將逐步走向過剩。
整體來看,整個行業回歸理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鋰價回歸帶來的將是利潤的重新分配,對于材料加工、電池生產、整車制造乃至消費者來說都是重大利好,新能源的普及率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周期,鋰產業也不例外。經過此前一段時間暴漲后,2022年,包括贛鋒鋰能在內的多家鋰礦企業均在業績方面迎來歷史新高,突破記錄。但在新一輪市場變革中,它們也要面臨業績下跌的風險和如何應對周期的難題。

來源:罐頭圖庫
但仍有券商機構較為看好贛鋒鋰業的公司前景。
財通證券此前曾表示,當前(雖然)鋰行業供給持續釋放,需求端增長不及預期,冶煉端持續累庫,鋰供需格局逆轉,鋰價加速回落,行業下行未來盈利承壓。但贛鋒鋰業作為行業龍頭持續推進產業鏈一體化,憑借自身有望穿越周期。
95后“少東家”上臺
將贛鋒鋰業帶向何方?
2007年,贛鋒鋰業銷售收入達到2個億,凈利潤4000多萬元,金屬鋰、丁基鋰(聚合催化劑、烴化劑)、氟化鋰銷量全國第一。2010年贛鋒鋰業成為“A股鋰礦第一股”,2018年又成為中國鋰業首家“A+H”股上市公司。
曾經,二級市場上的贛鋒鋰業很風光。2019年8月初,公司股價在20元/股,到2021年9月1日,股價飆漲至224.4元/股,區間漲幅高達10倍。公司市值也因此猛增至約3226億元。
在此期間,作為創始人的李良彬身家也水漲船高,2022年,其以325億元財富位列《胡潤百富榜》第155位,蟬聯“江西首富”。而來自四川的天齊鋰業的董事長蔣衛平以580億元的身價位列全國第73位。
不到3年,贛鋒鋰業的股價下跌了逾87%,市值蒸發了2723億元。
如今,李良彬的“江西首富”寶座,已被光伏行業的晶科能源(688223.SH)李仙德拿走。
2023年,贛鋒鋰業實現營業收入329.72億元,同比下降21.16%,實現歸母凈利潤49.47億元,同比下降75.87%,正如預期一樣業績不佳。2024年一季度,贛鋒鋰業實現營業收入50.58億元,同比下降46.41%;凈利潤虧損4.39億元,同比降幅為118.31%。

來源:Wind
對于一季度經營業績由盈轉虧,贛鋒鋰業解釋稱,鋰產品及鋰電池市場波動影響,導致本期銷售價格下跌。
新的一年,贛鋒鋰業又迎來了新變數。今年3月,贛鋒鋰業宣布聘任28歲的李承霖擔任副總裁,李承霖正是李良彬的兒子,市場猜測李承霖是否或許會成為新的“掌舵者”。
“二代”上任之后,贛鋒鋰業仍延續擴張之路。5月9日,贛鋒鋰業公告,與安達科技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安達科技將其持有的內蒙古安達新能源科技60%股權(未實繳出資)以1元的價格轉讓給贛鋒鋰業。
贛鋒鋰業還在5月7日宣布,同意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有限公司擬以自有資金3.427億美元向LeoLithium收購旗下Mali Lithium公司剩余40%股權。此前,贛鋒鋰業已兩度增資Mali Lithium。
不過,2023年,贛鋒鋰業的負債規模已達約394億,2024年第一季度的負債規模為413.06億。與此同時,2023年贛鋒鋰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下降。
自2022年12月以來,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相比峰值接近60萬元/噸的價格,目前已降至10萬元/噸左右,降幅約八成。“二代”李承霖面臨的,不僅僅是鋰電行業低谷周期的市場環境,公司的債務問題也是一大考驗。
2022年10月,在“致贛鋒的下一個十年公開信”中,李良彬曾提到,他希望下一個十年公司發展主題是“技術贛鋒”。要把握時代機遇,讓贛鋒發展進入一個全新時代,去全球各地復制贛鋒,如果這一輪我們慢下來,那就意味著錯失最重要的發展時機。但加速擴張還會是贛鋒鋰業維持行業地位的“張良計”嗎?
猜你喜歡
贛鋒鋰業“搭訕”江特電機,收購不成反陷內幕交易迷霧?
近年來,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自然備受監管層關注,“立案調查”、“零容忍”等關鍵詞也頻頻出現在資本市場。在這種大背景下,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再遭監管部門立案調查。涉嫌內幕交易被立案后,千億鋰業巨頭贛鋒鋰業盤中跌逾7%
贛鋒鋰業A股開盤一度跌超7%。截至發稿,股價有所回調,報108.78元/股,跌2.8%,總市值2192.7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