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兩年,程一笑拿了高分
兩年多CEO任期里,程一笑拿到一個卷面高分的成績。
3月20日,快手科技發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在營收、利潤、用戶規模等多個關鍵指標上,快手實現了突破。
2021年10月,程一笑從宿華手中接過CEO,成為快手“新掌門”;同年第三季度,快手單季調整后凈虧損48.22億元,同比擴大401.4%。
彼時,程一笑的使命無比明確——扭虧為盈。
而根據最新財報,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經調整利潤為44億元。放眼2023年全年,快手營收為1135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首次超百億達102.7億元。
從盈利層面來看,快手打通了增長的任督二脈。對于程一笑來說,這份全年扭虧為盈的財報,似乎可以讓他稍作喘息。
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步入全面盈利的快手,交出了一份“火力全開”的財報。
先看總營收這個關鍵指標。財報顯示,2023年全年,快手的總收入為1134.7億元,同比增長20.5%;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營收326億元,同比增長15.1%。
再看凈利潤,2023年全年,快手經調整利潤凈額為102.7億元,突破百億大關,去年同期虧損58億元;2023年第四季度,經調整利潤凈額為4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4500萬元。
將時間撥回2021年10月,快手用一紙公告告別了舊時代,結束了“雙龍頭”領導制度。此后,宿華開始站在幕后,程一笑正式走到臺前。
快手亟需做這樣的一次變陣。
要知道,2021年初上市之時,快手曾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市值一度破萬億港元,成為中國第五大互聯網公司,市值僅次于騰訊、阿里、美團、拼多多。
短暫的輝煌過后,快手疲態盡顯,此后僅僅半年時間,快手股價就跌破發行價,市值腰斬。
這背后是快手乃至整個互聯網層面的因素。彼時,互聯網行業慢慢結束快速增長的階段,用戶規模基本見頂,流量增長趨緩,靠巨額投入換取增長的時代過去了。
擺在快手面前的一個殘酷現實是,隨著互聯網流量見頂,獲客成本越來越高。
2020年快手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為266.15億元,2021年這筆開支增加至441.76億元;2020年,快手的平均日活躍用戶數為2.646億,2021年快手的平均日活躍用戶數為3.08億。
按照這個數據計算,快手在2021年每名日活躍用戶的銷售和營銷成本為143.4元,較2020年的100.5元上升42.7%。
燒錢獲客直接帶來虧損的加劇。2021年快手虧損781億元,經調整后虧損凈額為188.5億元,相比上年經調整虧損的78.6億元,同比擴大139.7%。
更棘手的是,快手用戶數增長近乎停滯。2021年四季度,快手日活躍用戶數為3.233億,相較三季度僅增長了290萬。
在這樣的情況下,業內都很關注大權變更后,快手的下一步發展。面臨業績、股價壓力,程一笑急尋業務發展的突破口。
快手進入程一笑管理時代以來,一大核心主題就是降本增效。相比較宿華時代快手花錢大手大腳,程一笑顯然“摳門”多了。
在節省雇員福利開支方面,快手于2021年年底調整了租房補貼、免費下午茶及免費三餐等福利;在績效考核方面,“降本增效”首次被納入了快手高管季度考核指標,可以與“業績表現”相提并論;對于海外業務,快手將不同地區的APP進行整合,對北美市場的巨額補貼暫緩,轉而集中打入東南亞和拉美等地區的市場。
整體來看,程一笑擔任CEO之后,其調整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快手2021年第四季度調整后的凈虧損35.69億元,較三季度的46.16億元收窄22.7%。
在程一笑的取舍之間,快手開始加速走出虧損的泥潭。
過去的2023年,快手的降本策略同樣為其盈利作出不少貢獻。
根據財報,快手2023年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為365億元,同比減少1.7%,主要由于更節制和更有效地控制用戶獲取和留存開支;行政開支為35億元,同比減少10.4%,主要由于雇員福利開支減少;研發開支為123億元,同比減少10.5%,同樣主要由于雇員福利開支減少。
電商扛著快手走
如果說降本讓快手得以喘息,那么全盤發力電商,則承載著快手進一步向上的野心。
在如今流量見頂的背景下,直播和廣告收入顯然已不夠性感。2021年第四季度,履新不久的程一笑便開始操刀改革電商部門。
2022年2月,程一笑決定不再給別人做嫁衣,快手直播間宣布從3月1起斷開淘寶和京東的鏈接,公司將集中全部資源打造獨立電商平臺。
2022年9月,程一笑開始兼任快手電商的第一負責人,并親自帶隊電商事業部。這是快手CEO程一笑首次以電商業務負責人的身份對外。
在一號位親自帶隊下,快手電商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例如,提出“大搞信任電商,大搞快品牌,大搞品牌,大搞服務商”戰略,從供需兩側完善電商生態。
2023年以來,快手電商在平臺能力、商家扶持等方面不斷加碼。在2023快手電商引力大會上,快手首次明確提出“低價好物”戰略,并基于此持續構建信任電商,圍繞低價好物、優質內容、貼心服務來提升競爭力。
同時,快手推出“川流計劃”打通達人與商家底層生態,并充分利用快手半熟人社區的私域沉淀,以及泛貨架場景的補充,從而形成消費者的可持續復購的生態閉環。
從結果來看,電商正在成為程一笑規劃中那個扛起大梁的業務。
目前,快手的收入主要包括線上營銷服務(廣告)、直播和其他服務(含電商)。分業務來看,2023年快手線上營銷服務收入達到603億元,同比增長23%。
直播業務收入達到391億元,較2022年的354億元增長10.4%。其他服務收入則從98億元增長44.7%至141億元,該項收入增長主要由于電商業務增長,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增加。
在財報中,電商業務對營收增長的貢獻被多次提及。
“線上營銷服務營收增長主要是由于精細化行業運營策略及持續提升產品能力,推動營銷客戶數量及營銷客戶投放消耗增加,尤其是來自電商商家的投放消耗”“其他服務營收增長主要來自于電商業務的增長,表現為電商商品交易總額的增加”。
根據最新的財報,快手電商在2023年實現了顯著增長,年度GMV(商品交易總額)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18萬億元。
得益于商城等泛貨架購物場景的持續豐富,以及電商產品、玩法的升級,快手2023年第四季度電商月均買家數再創新高,突破1.3億。
種種跡象表明,電商已成為拉動快手收入的重要引擎。
“快手的電商業務還在高速發展階段,無論內容場還是泛貨架未來都會保持較高增速。”電話會議中,程一笑表達了對快手電商未來發展的信心,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電商泛貨架場景交易額取得超大盤增長,占總額20%以上。
短劇帶來新增量
電商業務之外,當下十分火爆的短劇市場或將為快手帶來新的增量。
實際上,快手是最早一批布局短劇賽道的短視頻平臺,早在2020年快手就推出了“星芒計劃”,2022年7月再次推出“劇星計劃”。
截至2023年底,快手星芒短劇上線短劇總量近千部,其中播放量破億的爆款短劇超過300部。2023年第四季度,每日觀看10集以上的中短劇用戶數達到9400萬,同比增長超50%。
除了廣告,短劇還給快手帶來了大量的付費用戶。
在3月20日業績電話會上,程一笑表示,爆款頻出的優質短劇激發了用戶的付費意愿,2023年第四季度,快手短劇日均付費用戶規模同比增長超3倍。
作為2023年迅速崛起的新興視頻市場,在短劇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績,有機會為快手提供新的營收和用戶增長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快手業績電話會中,程一笑透露,快手在啟動AI戰略后,正扎實推進自研大模型研發訓練。他表示,有信心在未來半年內,使大模型的綜合性能達到GPT4.0水平。同時,他還表示快手文生圖大模型“可圖”綜合性能已超過Midjourney V5水平。
站在全面盈利的新起點上,快手將持續尋找新的增長機會。短劇和AI新藍海能否成為各家打破增長邊界的抓手,也還有待市場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