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大佬單飛,A輪拿了1億美金
2024年,自動駕駛賽道似乎重新燃起信心。
今年以來,先是1月份全球場景物流無人駕駛公司斯年智駕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再有2月下旬,自動駕駛明星獨角獸毫末智行拿下超億元融資,最近,自動駕駛城配車公司九識智能也在A輪融資獲得近一億美元。而后者,僅是一家成立兩年半的初創企業。
據了解,九識智能此輪融資由美團領投,BV百度風投、Unicorn、閑庭基金、索道基金以及部分老股東跟投。能夠被美團、百度等業內無人駕駛研發歷程更長的互聯網大廠青睞,九識智能自然不是無名之輩。
公開信息顯示,九識智能于2021年8月落戶蘇州,創始人孔旗在AI及無人駕駛領域深耕了20年。公司團隊成員履歷豐富,從2013年國內開始布局自動駕駛,到國內首個Robotaxi項目常態化試運營、國內首個L4級重卡項目落地、全球首個城市級無人配送項目落地……在自動駕駛領域前進的眾多里程碑中從未缺席。
如今,九識智能已成為自動駕駛賽道商業化中的一顆新星,在行業規模落地的轉折點上,九識智能走出了自己的節奏。
曾在百度、京東物流任職,行業大佬離職后藏在蘇州創業
在三年前,九識智能創始人孔旗還是京東物流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2021年下半年,從京東物流離職后,一段時間內毫無消息,去向未知。
直到近兩年,才在蘇州“發現”了他。
蘇州,在業內被稱作“自動駕駛之城”,起源或落地蘇州的自動駕駛企業,基本在此地有所受益。孔旗“隱藏”在蘇州做自動駕駛,現在看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孔旗在人工智能和無人駕駛領域待了20年。2004年,孔旗考進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師從AI大牛呂寶糧教授,本科和碩士的7年一直主攻人工智能方向。2011年畢業后,孔旗加入百度上海研發中心。
2014年,百度決定在硅谷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并從谷歌挖來了全球人工智能權威學者吳恩達出任百度首席科學家。孔旗作為百度中國選派的2位骨干人才之一,被派往硅谷在吳恩達帶領下參與技術中心的搭建。
在這期間,百度自動駕駛項目加速,孔旗成為其中的參與者之一。2017年,百度發起Apollo項目,從0到1搭建了中國第一個自動駕駛技術體系,推進了Apollo開源計劃。同時研發了目前自動駕駛主流使用的EM路徑決策規劃算法,使得百度MPI從17年的41.6提升至19年的18050。
但當時的百度,在無人駕駛布局的重心在乘用車領域,或許是孔旗在物流方向的決心,與百度無人駕駛商業化方向有些出入,才讓當時的孔旗有了離開的想法。
有了在百度的技術積累,孔旗在2018年從百度硅谷來到京東物流,承擔智能駕駛的研發與運營工作。而在離開百度前,孔旗已經是百度技術委員會委員。
根據孔旗在京東物流任職時的公開言論,他認為那時的干線物流自動駕駛的價值量,并不高于末端無人配送。在技術層面,干線物流自動駕駛的技術難度并不是很大,但是面臨的政策風險卻很高;在經營層面,末端配送的成本占到整個物流環節的40%-50%,擁有更大的價值空間。
孔旗也坦言,來京東物流的原因是感覺末端配送具備巨大的潛力。
在京東,孔旗開始驗證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成效。作為京東物流自動駕駛首席科學家,孔旗幫助京東重構了無人配送車全新L4級自動駕駛技術框架,將產品迭代為無人配送車4.0,并在2019年底實現無安全員跟車,從2020年開始公開道路的常態化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疫情期間,孔旗所率隊研發的京東無人配送車“大白”在往返行駛6800公里、運送包裹約1.3萬件后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沉淀,與市場環境和需求的變化,在孔旗心中逐漸有了商業化落地的思路,即搭建一張科幻感十足的“無人城配網”。
于是,帶著心中的自動駕駛技術價值推廣落地的決心,孔旗走向了創業征程。2021年8月,九識智能在蘇州成立。創立之初立下的愿景是“讓物流更簡單”。
最初,九識智能站在臺前的兩位核心成員是朱偉鋮與莊立。其中,朱偉鋮是百度自動駕駛運動規劃團隊的創始成員之一,2014年曾在百度的美國研究院工作,2019年3月,入職京東物流。莊立在2014年同樣在百度美國研發中心任職,2019年1月離開百度加入京東物流。
兩位核心成員的工作履歷與孔旗基本重合,也意味著三人合伙創業已經有了相當的默契。
讓自動駕駛“強落地”
九識智能創立至今僅有兩年半,但產品迭代進展相當迅速。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九識智能“非零起始”的團隊。
在團隊的組建過程中,九識智能的團隊覆蓋軟件、硬件、運力運營,各專業板塊負責人也均是在全球頂尖自動駕駛企業平均從業十年以上的資深專家,多人曾主導或參與國內多個極具影響力的自動駕駛項目從搭建到落地的完整閉環。
據九識智能方面介紹,其團隊歷程追溯至2013年百度在國內布局自動駕駛時,并將這段時間稱作技術積累期,2018年下半年開始,九識智能團隊進入商業化驗證期。而2021年8月九識智能創建后,公司團隊直接進入落地階段,開啟規模化商業化運營。
2022年2月,九識智能的第一款無人車產品實現量產,在九識智能成立后的7個月時間,已經有四款九識無人車相繼落地。
在業務方面,九識智能并非單純進行自動駕駛技術開發和場景應用。據介紹,九識智能專注于人工智能和芯片技術的研發及規模化應用,并具備開放道路純無人駕駛標準化產品及應用落地能力。
圍繞芯片技術以及應用這兩大方向,九識智能注冊了兩家全資主體:江蘇春鮮生供應鏈有限公司,主要做城市配送運輸服務;上海九識智芯,則主打芯片。此外,目前九識智能已經規劃和搭建起面向市場需求的整車生產體系。
目前,九識智能無人城配車已在50多個城市上路,L4累計運營里程超過200萬公里。在新加坡,九識智能已經完成封閉場景測試,正在積極準備下一階段的公開道路純無人試運行。
九識智能在落地應用方面放開了格局,聚焦于城配物流場景,定位在全球市場。與過去幾年,低速無人駕駛物流車企業針對G端、園區等客戶不同,九識智能的客戶方向在B端,為客戶提供可規模化的低成本運力及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運輸服務,在快遞快運等傳統物流業務到社區團購、商超零售等多種類別的城市B2B配送業務中都能看到九識無人車的身影。
大佬云集,思路清晰,九識智能才可以在創立兩年半的時間里,迅速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強落地應用。這樣一支團隊即便在無人駕駛高手匯聚的蘇州,也會很快被資本發現。
美團、百度都跑來投
天眼查信息顯示,九識智能在創立一年時,便完成了第一輪3000萬美元的戰略融資。這在自動駕駛賽道中的末端配送方向上,已經是非常亮眼的存在。
近日九識智能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美團領投,在跟投的機構中還有BV百度風投,以及老股東藍湖資本和建發新興投資。
來源:天眼查
美團和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布局已久,能被這兩大行業巨頭關照,九識智能在業內也就多了兩份背書。
美團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頗為積極,2018年,王興高調宣布美團已經進入無人駕駛領域,比菜鳥、京東以及順豐等物流快遞公司的布局還要久。美團入局無人駕駛的背景,最早起源于2016年,Google架構調整,將Google Car項目拆分出來重組為Waymo,隨后摩根士丹利對Waymo給出了1750億美元的估值報告,將自動駕駛以及無人車推向了風口浪尖。
據悉,2016年10月,美團內部正式成立W項目組,開始研發特定場景下的無人配送。2017年,美團第一臺自研無人配送車“小袋”出廠,到2019年,它獲得北京市乘用車自動駕駛T3牌照,具備公開道路測試資格。2021年,美團發布新一代L4等級無人駕駛配送車,并在北京順義落地運營。
除了自研自動駕駛和無人配送車外,美團在該領域的對外投資也相當豐富。天眼查信息顯示,美團戰投部投資過工業無人車輛企業未來機器人,干線物流自動駕駛企業嬴徹科技,自動駕駛企業毫末智行,激光雷達企業禾賽科技,配送機器人企業普渡科技等,美團龍珠投資了自動駕駛企業輕舟智航。
九識智能在終端配送場景加速落地,而現在,王興給美團無人配送業務團隊的任務則是“留在牌桌上”。美團投資九識智能,或許是為自身在大廠之間的競爭做儲備。
九識智能本輪融資中的另一家科技大廠百度,是中國最早開啟無人駕駛研發與實踐的互聯網企業。2013年,李彥宏成立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百度跟進谷歌,進行無人駕駛研發。2015年正式成立L4事業部。自那時起,百度每年的研發投入都不低于100億。李彥宏后來也說,十多年來,百度持續處于一種壓強式、馬拉松式的研發投入狀態。
但當前的百度,在無人駕駛領域更多地在布局乘用車領域,商業化進程的推進并不像市場預期的那樣氣勢磅礴。在無人駕駛配送車領域,百度自身并沒有過多涉獵,在投資布局中,只投資了九識智能和云創智行。
值得注意的是,孔旗和其他兩位核心成員,均出自百度。2016年,百度就在硅谷設立無人車研發團隊,在美國開展路測。當時在完成路測之后,百度宣布將在2018年實現無人車商用,2020年實現無人車大規模量產。但在2018年孔旗離開百度硅谷時,百度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目標有些滯后。
如今,九識智能走在無人駕駛城配車行業商業落地前列,也證實了孔旗對末端配送的市場趨勢判斷。未來,九識智能能否成為蘇州的又一家無人駕駛獨角獸企業,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