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全球化”野心有多大?3685億家電龍頭赴港上市

        野馬財經劉俊群2023-10-26 09:14 大公司
        美的集團“卷”向海外?

        美的集團,再迎資本大動作。

        10月24日晚,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的集團”)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若上市成功,美的集團將同時實現在港股、A股上市,這也意味著公司的全球化戰略布局又完善了一步。

        十年前的2013年,美的集團(000333.SZ)成功登陸深交所主板。在資本場上,經歷了十年的大風大浪,美的集團也以更加雄厚的資本向港交所發起沖擊。

        早在兩個月前,美的集團赴港上市就已有動靜。8月初,美的集團曾公告,公司將赴港交所二次上市。10月11日,在公司2023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中,通過了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方案。

        對于港股上市的原因,美的集團表示,主要是基于深化全球戰略布局的需要。

        不過,二級市場反應并不熱烈。8月9日,美的集團公告擬赴港上市時,8月10日,公司股價跳水,報收56.35元/股,跌幅2.1%。10月24日晚,赴港《招股書》發布后,10月25日,美的集團股價下滑1.43%,報收52.42元/股,總市值為3685.5億元。

        上市十年,家電銷量增速首次為負

        提及美的集團,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冰箱、空調……等家電類產品。實際上,成立于1968年的美的集團,在這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業務已變得更加多元化,除了涵蓋針對消費者的智能家居及各類家電外,也覆蓋了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及其他創新業務。

        目前,美的集團已形成美的、小天鵝,華凌、COLMO,庫卡,威靈、合康、高創、萬東和菱王等多個品牌組合。公司業務覆蓋200多個國家及地區,在全球設有31個研發中心、40個主要生產基地,并在全球擁有超過19萬名員工。美的集團也從當初主要生產冰箱的小型工廠,成長為中國家電行業的領先企業之一。

        來源:《招股書》截圖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照2022年銷量及收入計算,美的集團是全球最大的家電企業;按照產量計算,美的集團家用空調壓縮機業務于2022年排名第一,全球市場份額高達44%。

        但另一方面,2022年,美的集團的營收增速開始變緩。《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美的集團收入分別為2857.1億元、3434.61億元、3457.09億元,同比營收增速分別為2.16%、20.06%、0.79%;同期,歸母凈利潤為272.23億元、285.74億元、295.5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44%、4.96%、3.43%,凈利潤增速則逐年變緩。

        來源:百度股市 截圖

        其中,2022年,公司凈利潤增速3.43%,為美的集團A股上市10年以來最低。2020年-2022年,公司家用電器行業銷售量增速分別為11.15%、10.85%、-2.65%,2022年銷量增速也是10年來首次負增長。

        從產品看,美的集團的產品主要分為三類,分別為暖通空調、消費電器和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其中,2020年-2022年,公司主要產品暖通空調和消費電器占總收入的比例為90.3%、89.1%和87.5%,是收入大頭。

        來源:《招股書》截圖

        不過,2020年-2022年,這兩項產品的營收增速都呈下滑趨勢,消費電器出現負增長。暖通空調的營收增速為1.34%、17.05%、6.17%;消費電器則為4.02%、15.78%、-4.99%。

        對此,在2023年5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美的集團總裁方洪波表示,未來三年家電行業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寒冬。他強調道,家電業務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成長空間有限,美的集團必須尋找第二引擎。

        放眼國內家電市場,2022年已有不少家電的零售額呈下滑趨勢。《2022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22年家用電器內銷零售額7307.2億元,同比下滑9.5%。其中,空調市場、洗衣機市場、冰箱市場和廚衛家電的零售額分別為1411 億元、624 億元、917 億元和1831 億元,分別同比下降8.7%、12.6%、8.2%和9.5%。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也表示,從各個調研公司的數據來看,近年來,很多家電品類的市場容量萎縮,整體上來看,整個中國家電市場現在增長得非常緩慢。

        對于整個家電市場增速放慢的原因,他提到,目前戶均家電擁有量較高,中國家電市場的增長基本上得靠房地產市場的增長來拉動,一旦房地產市場增長緩慢,將會導致中國家電市場缺乏推動力。對于家電這種耐用消費品來說,一般在消費者買新房時,需求量較大。如若不買房,只有等家電出問題的時候才會更換,其更新換代的速度則會慢一些。

        來源:易維視

        在此行業背景下,美的集團提出“第二曲線”,發力機器人與自動化、樓宇科技、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儲能)三個方向。2022年,這三個業務平均增速都在20%以上。

        加快海外業務布局,沖刺港股上市

        梁振鵬還表示,相比于國內飽和的市場,國際市場仍存在增長空間,像東南亞、南美洲,還有非洲等地,都有較廣闊的家電應用市場。

        顯然,海外市場也是美的集團的必爭之地。早在2006年,美的集團就已經開始啟動海外直接投資建廠(ODI)計劃,并在海外將一系列家電品牌收入囊中,其中,收購了埃及空調品牌miraco32.5%的股份、完成對德國庫卡機器人100%的股權收購、收購意大利空調品牌Clivet80%股權......

        這幾年,美的集團也多次提及海外市場計劃,2021年,美的集團在投資者平臺上談及海外市場發展計劃時表示,公司已經提出明確的目標,到2025年,海外銷售收入要突破400億美元(約2927億元人民幣),國際市占率達到10%。

        公司在2022年年報中也表示,將努力從中國本土化企業向全球化企業轉型發展,加快海外業務布局與增長。

        來源:易維視

        從業績來看,美的集團四成收入來自海外業務。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美的集團的海外業務占比分別為41.48%、40.88%,營收同比增長3.63%、3.3%。在沖刺港股上市的《招股書》中,美的集團也將公司定位成“一家全球領先的科技集團”。

        這次赴港二次上市,將會擴大美的集團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梁振鵬表示,若美的集團成功在港交所上市,不僅會收獲另一個融資渠道,而且香港的資本市場監管比較成熟、健全、規范,其歷史比A股要悠久,對于美的集團來說,有利于樹立其國際化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曝光度,美譽度。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通過港股上市可為公司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也有助于公司加速擴張,收購其他企業或投資新技術和新產品,以實現其業務目標。美的集團在港股上市的原因是為了深化全球戰略布局、滿足融資需求、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加速國際化進程。

        來源:易維視

        實際上,在此之前,美的集團曾多次涉足港股。早在2004年,美的集團全額收購了彼時已在香港上市的華凌集團,成為華凌集團的控股股東。

        2007年,美的集團切入機電產業,美的機電產業則借殼華凌集團成功在香港上市,華凌集團更名為“威靈控股”,不過該公司已于2018年退市。

        此外,美的集團2023年還進行過兩次“分拆”子公司上市的計劃。

        2023年4月,主營照明業務的美智光電沖擊創業板,目前《招股書》已獲深交所受理。2023年7月,主營智慧物流業務的安得智聯則沖刺深交所主板上市。

        多元化擴張,被指“看不清方向了”?

        在美的集團“分拆”動作的同時,公司進行了多年的“并購”,伴隨著業務布局的多元化,以美的集團、何享健為核心,橫跨制造、汽車、醫療、地產、環保、影視、金融等行業的資本版圖已蔚然呈現。

        來源:易維視

        2020年底,美的集團將整體業務架構做了大規模調整,從原來的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創新業務四大板塊,更迭為全新的五大業務板塊,即智能家居事業群、機電事業群、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和數字化創新業務。

        伴隨著業務板塊的大調整,美的集團的新投資也是動作頻頻。2020年12月11日,美的集團旗下暖通與樓宇事業部收購菱王電梯,宣布正式進軍電梯業務。

        2021年1月26日,美的集團成立美墾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億元,主業為集成電路芯片及產品的制造、銷售,電力電子元器件的制造、銷售,半導體分立器件的制造、銷售等。

        同年,2月1日,美的(海南)跨境電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準備乘著海南自貿港“東風”,要在跨境電商產業上“分一杯羹”。

        除此之外,美的集團還計劃進一步布局新能源汽車。2020年3月,美的集團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收購了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總價為7.43億元。當時美的集團表示,合康新能在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業務方面的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團業務的多元性。

        目前,美的集團已經與BOSH、華為、寶能、比亞迪等展開合作,研發建立車家互聯系統,以實現車載系統遠程控制智能家電。美的集團高級副總裁殷必彤曾透露:“美的將會進一步踏入新能源汽車的能源管理系統,以應對未來可能存在的挑戰。”

        可以發現,近3年來,美的集團已先后跨界布局了諸如新能源汽車、電梯、半導體、醫療器械乃至與跨境電商等多項業務。

        來源:罐頭圖庫

        梁振鵬認為,“美的集團靠資本市場融資,不斷的去收購,把公司規模越做越大。但收購的模式,不代表你就能在這個領域做得好,做得專業。因為特別好的技術,你根本就花錢買不到。”

        梁振鵬認為“美的集團已經看不清自己的方向了。”他指出:“美的集團做多元化的發展的風格一直是不斷的通過收購,來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比如它做空調起家,就通過收購小天鵝來做洗衣機,收購德國庫卡做工業機器人,收購菱王電梯來進入電梯行業,收購萬東醫療進軍醫療行業。”

        梁振鵬認為,“對于美的集團最大的風險,就是你能不能搞清楚這些行業的游戲規則和玩法。很多公司為什么收購之后,后期虧得一塌糊涂?因為你現有技術人才和管理人員,并不懂這個新的領域。只是依靠股權上的收購,新的領域的公司怎么運作,賺錢還是虧錢,銷售渠道有沒有問題,產品價格是否合理,你能不能消化得了這么多不相干的領域嗎?”

        “而且,進入的這些企業,比如萬東醫療、菱王電梯,在固有行業市場影響力有限,收購這種企業就能把這個行業打開嗎?我覺得未必。對于美的集團來說,它需要警惕,需要了解到這些行業暗藏的風險。”

        梁振鵬建議,“在白色家電領域,美的集團的空調比較強勢,小家電業務是行業第一,但冰箱、洗衣機,以及廚電等領域和競爭對手仍有差距。”所以,應當在鞏固自身“安身立命根本”的基礎上,進行關聯化并購。

        東方財富證券分析師于那則有不同意見。她認為,美的集團考慮的是一個長期的提前布局,一個戰略性質的規劃,短期的話未必馬上體現在業績或者反應在報表上。

        于那指出,美的集團“在家電這塊有自己的一個非常強的壁壘和行業地位,還是比較透明的。而美的集團的小家電以及跨產業的投資,都有很高的預期或者想象空間。美的集團組織架構的靈活性,保證它能夠時刻走在行業的最前端,及時的響應市場需求。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亚洲国产模特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亚洲成a人片| 色窝窝亚洲av网|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亚洲a一级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APP|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国产99在线|亚洲| 色偷偷噜噜噜亚洲男人|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亚洲美女aⅴ久久久91| 久久国产亚洲电影天堂|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