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漲200倍,經緯高瓴看好的企業要上市了
做過投資和制藥后,擁有北大生物技術學士學位的杜波,最終選擇投身創業。九年時間,他不僅做出一家無錫明星企業,還于近日將公司送到港交所門前。
作為一家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公司,臻和科技的自研技術涵蓋分子檢測的全流程,目前擁有涵蓋20多種癌癥類型的22項商業化產品及服務和14項在研產品及服務,能夠覆蓋癌癥早期檢測及篩查、診斷、治療選擇及監測的整個周期。
按照這家公司的說法,2023年4月推出的多癌種早期檢測產品臻預?,僅需10毫升血液,便可實現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等七個癌種的篩查,在特異性99%的情況下,總體靈敏度為86%。
目前,有398家醫院訂購、2095名醫生推薦及超16000名患者使用臻和科技的預后及監測服務。這也使得該公司近年的營收不斷上漲,一年入賬超過4億元。
身處千億級賽道,臻和科技不僅擁有優秀的團隊,還早已在具備巨大發展潛力的二代測序技術中深耕多年,并在快速發展中打造了一批質量過硬的產品。
最終,這家公司獲得了經緯創投、中金資本、清控銀杏、高瓴、錫創投、凱風創投等眾多投資方的認可。從2015年2月開始,臻和科技在6年內共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8億元,估值也漲了超過200倍。
10毫升血就能篩查癌癥,一年收入超4億元
對于提高癌癥患者的存活率,提前發現并精準治療起到重要作用。
基于對DNA及RNA片段進行大規模測序的NGS(二代測序)技術,臻和科技目前擁有涵蓋20多種癌癥類型的22項商業化產品及服務和14項在研產品及服務,能夠覆蓋癌癥早期檢測及篩查、診斷、治療選擇及監測的整個周期。
其中,早期篩查產品及服務能在更早、更可治療階段檢測癌癥;預后及監測的產品和服務,能幫助醫生評估術后癌癥復發的風險,并為被診斷為早期至中期癌癥的患者評估輔助治療的選擇;至于治療選擇產品及服務,則能幫助醫生為晚期癌癥患者選擇更有效的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
這里面的關鍵,自然是檢測的準確性。
通過可以準確檢測一千個DNA片段中一個突變癌癥DNA片段的技術,為臻和科技發展用于治療選擇及微小殘留病灶檢測等產品及服務奠定了基礎。憑借用于微小殘留病灶檢測的MinerVa平臺,這家公司在追蹤患者血漿樣本中不同數量的變異時,均能保持超過99.5%的高特異性。
2023年4月,臻和科技推出的多癌種早期檢測產品臻預?,僅需10毫升血液,便可實現肺癌、結直腸癌、胃癌等七個癌種的篩查,在特異性99%的情況下,總體靈敏度為86%。
過硬的產品和服務,讓臻和科技獲得了患者、醫院、醫藥公司等眾多客戶的認可。目前,有398家醫院訂購、2095名醫生推薦及超16000名患者使用該公司的預后及監測服務。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按照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的銷售收入計算,這家公司在中國的癌癥預后及監測市場排名第一。其中,該公司2022年擁有在中國基于NGS的預后及監測收入最大的市場份額,這個數字為30.2%。
與此同時,臻和科技的收入也在不斷增加。從招股書來看,這家公司在2020年至2023年6月的報告期內,收入分別達到3.04億元、3.93億元、4.35億元和2.03億元。
巨大的需求,讓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的市場規??焖僭鲩L。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預計中國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潛在市場將從2022年的2954億元,增至2030年的5505億元。對于臻和科技而言,自身的收入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目前,臻和科技仍處于虧損狀態。在報告期內,這家公司凈虧損分別為5.81億元、4.07億元、4.29億元和2.28億元。不過在剔除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虧損、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等影響后,該公司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1.6億元、1.82億元、2.87億元和1.43億元。
北大校友創業,打造出一個無錫明星企業
九年時間,杜波帶領臻和科技走到上市門前。
從北大拿到生物技術學士學位后,杜波先是選擇做與生命科學相關的投資,然后又開始做開發新型藥品的制藥工作。到了2011年,認定二代測序具備廣闊的前景后,他涉足分子診斷及檢測領域。
此后數年的時間,杜波一直與中國的二代測序公司打交道。他曾在采訪中表示,正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對中國所有的二代測序公司有了深入的了解,算是真正進入了這個行業。2014年11月,臻和科技在北京成立,并將腫瘤作為二代測序行業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我的方向一直就是做液態活檢,在公司成立的時候,公司所有的資源、技術、開發團隊就是做血液檢測?!倍挪?017年接受采訪時曾透露,他認為血液檢測是最有意義的、最大的市場,所以公司所有的技術優化都是圍繞這一領域。
通過以滿足臨床需求為導向,臻和科技在研發產品時與醫生深度合作,讓對方近距離感受到二代測序技術的價值。再加上持續對生信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這家公司的產品及服務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借助覆蓋中國30個省份醫院超300名成員的營銷團隊,目前有超過8500名醫生推薦該公司的產品及服務。
在不斷發展壯大中,臻和科技的總部也于2020年從北京遷至無錫。
背后的原因,主要還是“軟硬環境”起到關鍵作用。據媒體報道,硬環境是高鐵直達,臻和科技的無錫基地就在高鐵站對面;軟環境是政府服務,臻和科技想建設一個符合臨床需求的精準醫學檢驗實驗室,而無錫政府則迅速對接企業,梳理合適的區域、選址。
落地無錫后,臻和科技不僅獲得了主要貢獻獎勵、減免租金等,還拿到了超千萬元現金補貼。與此同時,當地人社部門還開辟特別通道,為臻和科技員工認定專業職稱,幫助對方留住和培養人才。
目前,臻和科技已成長為無錫市生物醫藥產業鏈“鏈主”企業,同時也是當地唯一入選的精準醫療及智慧醫療企業。
經緯、高瓴都投了,估值6年內漲超200倍
不管是攻克技術難題,亦或是建廠招人,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幸運的是,成立3個月后,臻和科技便拿到凱風創投250萬元天使輪投資。此時,該公司的估值為2500萬元。同年12月,這家公司又完成26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雅惠投資、凱風創投等。這兩筆融資,也為該公司的前期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到了2017年,臻和科技從清控銀杏、經緯創投、正心谷資本、凱風創投、雅惠投資等手中拿到約1.15億元,完成了B輪融資。同年,這家公司在2個月內,便推出了3款用于治療選擇的產品及服務。
一年后,該公司連續完成2輪融資,共獲得約2.24億元,投資方包括經緯創投、正心谷資本、凱風創投、雅惠投資、辰德資本等。2019年,這家公司又獲得了中金資本、經緯創投、錫創投、凱風創投、雅惠投資等支持,最終完成2.75億元D輪融資。
2020年10月,臻和科技完成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從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泰康資產、建信股權、高瓴、蘇州中盟信、華興資本、中金資本、經緯創投等手中拿到12.3億元,估值也達到約52.3億元。
從2015年2月開始,這家公司在6年內共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8億元,估值也從0.25億元升至52.3億元,漲了超過200倍。
通過多位投資人此前的評價來看,臻和科技之所以能得到眾多投資方的認可,不僅因為自身處于千億級賽道,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擁有優秀的團隊,同時早已在具備巨大發展潛力的二代測序技術中深耕多年,并在快速發展中打造了一批質量過硬的產品。
上市前,杜波擁有37.26%的投票權;凱風創投持股8.43%,為外部第一大股東;雅惠投資持股6.93%,正心谷資本持股6.59%,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持股6.35%,經緯創投持股5.93%,高瓴持股0.38%。
參考資料:
1、《這個賽道,無錫“精準”發力》無錫日報
猜你喜歡
國調基金領投,腫瘤精準診療服務企業“臻和科技”完成超10億元E輪融資
泰康資產、建信股權、高瓴創投、蘇州中盟信、華興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老股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經緯中國等機構繼續追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