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接連套現近85億,完美世界難言“完美”
曾經的完美世界,盛極一時。
憑借獨特的武俠風格,完美世界曾制造出《完美世界》、《誅仙》、《武林外傳》、《赤壁》等經典爆款游戲,并且曾連續7年位列中國網絡游戲海外出口市場第一,覆蓋上百個國家。2007年7月,完美世界在納斯達克上市,成功躋身國內一線游戲廠商。
遺憾的是,上市僅兩年,完美世界就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利潤下滑、新產品發布頻率降低,負面輿論接踵而至。《熱舞派對》、《流星OL》、《神魔大陸》一眾游戲都被指抄襲。在隨后的10多年時間里,完美世界似乎油盡燈枯,靠吃老本行苦苦支撐,漸漸被人遺忘,在大眾的記憶里,中國的游戲公司貌似只剩下了巨無霸騰訊和佛系的網易。
過去的2022年,是中國游戲業最寒冷的一年。數據顯示,中國游戲市場2022年實際銷售2658.84億元,同比下降了10.33%,過去八年來首次下降。完美世界在2022年實現營收76.7億元,上年同期為85.18億元,同比下降了9.95%。
下滑還在持續加速。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完美世界預計實現凈利潤2.2億元至2.6億元,同比下降69.06%至73.82%,預計實現扣非后凈利潤1.8億元至2.2億元,同比下降46.88%至56.54%。
行星的隕落,總是有跡可循。
01
去不掉的傳統內核
在年輕人崛起的大背景之下,大多數游戲廠商都能感受到跟不上新興訴求的窘境。
為了重回舞臺,贏下新生待市場,2019年完美世界開始打出年輕化轉型的口號。2021年發布會一口氣公布了24個新項目,然而2年過去了,畫下的大餅兌現依舊遙遙無期,甚至有1/3的項目還沒有正式命名。
作為年輕化轉型先鋒的《幻塔》,也陷入高開低走的局面。《幻塔》因為帶有“二次元”和“開放世界”兩個標簽,上線之前的就對標現象級IP《元神》,在完美的廣告文案里類似“另一個原神”的宣稱直接而又赤裸,這種沉浸式綁定原神的營銷策略,確實將幻塔的熱度提高了一個層級,但卻也遭到了反噬。在幻塔上線之后,遭到大量用戶吐槽“碰瓷”,兩款游戲僅僅在“開放世界”有所重合,玩家的高期待幻滅,幻塔原形畢露。
不僅如此,幻塔還被游戲用戶稱為BUG塔,從傳送、抽卡再到社交出現無數大大小小的BUG,用戶表示:“玩了這么多年游戲從沒有見過這樣的,如果多測試一下不至于如此,從中就能看出完美做產品的態度有多差勁。”
在TapTap上,幻塔的評分隨著時間的推移斷崖式下降,曾經一度高達9分,大火的元神也才8.5分,而目前幻塔的評分僅6.2分。
像幻塔這樣大幅度轉型的嘗試,能快速借助口碑和用戶反饋調整迭代,但也讓完美的短板暴露無疑,對于完美世界,知乎用戶Imper有一個一針見血的評價:“完美是游戲公司里的國企。”品類單一、頑固守舊等歷史遺留的問題,并不會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口號上的年輕化,改變不了其運營內核。
轉型之路,道阻且長。
02
實控人三年套現85億
相比于轉型帶來的陣痛,完美世界實控人池宇峰的大規模套現似乎更加令人生疑。2019年限售股陸續解禁,池宇峰就開始了大規模、多途徑的持續套現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池宇峰相繼完成兩輪減持,當年6月套現5.96億元,11月,套現7.94億元。2020年3月完成第三輪減持,套現10.09億元,2022年6月開始,半年時間套現7.2億元。
除了套現,完美世界在資本市場的一系列“騷操作”還在繼續。此前,完美控股像天津東富銳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轉讓所持完美世界5%的股權,總價為28.71億。此外,2019年,完美控股發行可轉債,募資12億,2020年持有完美控股債券的投資人換成了完美世界股權。
更離譜的是,高額分紅變現也成為其套現的另一種手段。2021年度扣非凈利潤僅1.02億的完美世界,當年派發的現金紅利高達22.09億,而2022年分紅總額6.66億,上市以來,累計派發紅利41.62億,按池宇峰持有完美世界29.94%的股份計算,其僅通過分紅獲得的總額就在13億左右。
從2019年-2022年,池宇峰在過去4年里,通過減持、協議轉讓、發行可轉債以及現金分紅的方式變現就高達約85億元。
03
國內強敵環伺,出海生死未卜
國內游戲行業的硝煙味越來越濃。
在版號暫停發放、政策加持以及市場增量預期不樂觀等多重因素疊加之下,國內游戲行業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數據顯示:國內,騰訊在游戲市場的份額超過50%,是名副其實的龍頭,其次是網易旗下的網易游戲占比在20%以下,其余公司游戲業務的市場占比不足10%。雙寡頭競爭之下,打造出現象級游戲《原神》的米哈游。依靠這款紅遍全球的頂級游戲IP,2022年總營收超過425億人民幣,營收規模和市場估值已經僅次于騰訊和網易,遠遠超過了A股所有上市游戲公司,騰訊和網易兩大游戲巨頭,迎來了最強大的競爭者。
前有強兵堵截,后有新秀崛起。游戲作為支柱業務的完美世界突圍艱難,迷茫又殘酷。
內卷之下,“不出海,就出局”成為國內游戲企業的共識,連騰訊這樣的頭部廠商也不得不出海討生活。自2021年以來騰訊就撤掉國內非核心得邊緣業務,更直接的動作是騰訊自研團隊以全球性產品立項,從面向國內玩家做游戲轉為面向全球玩家。
《2022年中國游戲出海情況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在海外市場的實際銷售收入為173.46億美元,同比下降3.7%,這是該數據自2018年來首次下降。國內游戲企業出海面臨著本地化難度高、國際環境變化、海外法律政策變化、海外渠道、海外競爭加劇等巨大挑戰。
盡管曾經的完美是行業內最早出海的一批中國企業,更具有經驗,可是斗轉星移,時代變了。
2021年,完美世界子公司旗下項目美國工作室Cryptic打造的《萬智牌:傳奇》項目不及預期,僅僅運營3個月之后,便宣布計劃于當年10月31日停服,同時所有在公測期間進行過消費的玩家都將獲得全額退款。此后完美世界不得不對海外業務進行調整,出售了美國研發工作室以及歐美本地發行團隊,這直接導致財報中計提了2.7億元的資產減值,最終項目資產被收購,最后確認到2022年業績中的投資收益為4.2億元。
國內競爭難以為戰,初步轉型迎來當頭一棒,出海求生階段性失敗。完美世界站在了十字路口,依舊在玩1.0的游戲,沒有驚喜。
猜你喜歡
游戲代練行業價格戰白熱化,玩家需謹慎選擇
游戲代練行業隨市場爆發壯大,價格戰激烈致收入下降。玩家面臨賬號封禁和個人信息泄露風險。游戲廠商禁止代練,但市場屢禁不止。游戲企業數量逐年增長,涉及司法案件企業占比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