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納生物完成超2億元C+輪融資,專注于國產基因測序儀研發
近日,專注于國產基因測序儀研發的賽納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納生物)宣布完成超2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國調基金)領投,無錫國聯國康健康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跟投。
依托原創的熒光發生(Fluorogenic)測序化學和糾錯編碼(ECC)測序策略兩項核心測序技術,北京大學的陳子天博士聯合國際著名科學家謝曉亮院士、北京大學黃巖誼教授團隊創立了賽納生物。賽納生物專注測序技術,通過底層測序方法和工程技術革新,為行業提供高性能測序儀產品,成為服務全球市場的基因技術創新企業。
賽納生物CEO陳子天博士認為,測序領域被外資企業的技術和市場雙重壟斷下,研發自主的測序技術和產品,是國內企業扭轉該局面的關鍵路徑。賽納生物首款S100基因測序儀于2022年正式發布,NMPA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申報已啟動,2022年6月,賽納生物的S100基因測序儀及其配套測序試劑盒榮獲歐盟CE-IVDR認證。賽納生物的研發能力和產品質量均得到了國內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與肯定,也標志著賽納生物測序儀即將邁向國際市場。作為一家擁有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上游平臺型公司,賽納生物本著合作開放的態度,期待與業界同行進行更為廣泛的交流合作,共同開創基因產業更加美好的未來。在自身技術實現持續突破的同時,賽納生物也致力于通過底層技術優勢,滿足合作伙伴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需求,推動高通量測序技術實現更為廣泛的應用,助力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國際市場。
賽納生物CEO陳子天博士表示:開發出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基因測序平臺僅僅是入門,不斷地迭代研發、推進國產測序平臺產業化才是重中之重。制造工程機的過程耗時且漫長,需要根據用戶的需求及反饋信息不斷進行產品的改進完善,促使測序平臺從“可用”向“好用”發展。賽納生物的目標就是基于全自主研發的國產測序平臺,構建中國主導的測序新生態。
國調基金表示:本次投資是國調基金作為國家級股權投資基金在生命科學技術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基因組信息是生物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測序設備對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國調基金戰略投資賽納生物,看好公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首創測序技術,與現有組合被投企業形成產業鏈互補和協同,打造中國自己的測序生態測序平臺。
猜你喜歡
賽納生物完成超2億元C+輪融資,專注于國產基因測序儀研發
本輪融資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領投,無錫國聯國康健康產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跟投。“文遠知行”獲3.1億美元C輪融資,過去5個月融資超6億美元
文遠知行的投后估值達到33億美元。國調基金領投,腫瘤精準診療服務企業“臻和科技”完成超10億元E輪融資
泰康資產、建信股權、高瓴創投、蘇州中盟信、華興資本等多家投資機構跟投,老股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經緯中國等機構繼續追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