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醫藥基金領投,術銳完成數億元C1輪融資
近日,據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術銳)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C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生物醫藥基金領投,源星資本跟投,美敦力、順為資本、國投招商、天峰資本等術銳老股東繼續全力支持。
術銳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持續研發和升級迭代產品,拓展生產設施建設規模,持續推進普外、胸外及海外臨床試驗,深化布局中外市場專利,建設培訓與動物試驗中心,以及搭建國內外市場銷售渠道等。
上海生物醫藥基金合伙人梁衛彬博士表示:“腔鏡手術機器人是最高等級技術壁壘的多學科融合創新型醫療器械,代表未來外科手術發展方向。術銳擁有全球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對偶連續體結構”由徐凱教授自主研發用于單孔腔鏡機器人,其蛇形機械臂技術全球領先,有望在性能上比肩甚至超越達芬奇。我們非常認可公司在相關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及專利布局,相信公司能夠不斷實現技術平臺延展,形成單孔+多孔+自然腔道的全產品布局,打造綜合性手術機器人平臺以更精準、更微創的外科創新惠及更多病患。”
作為第三代腔鏡手術機器人領軍企業,術銳自成立以來就以高科技為立身之本,將創新融入血液、質量融入基因。多年來,術銳深耕腔鏡手術機器人領域,構建起全鏈條關鍵技術和全方位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受工信部、科技部等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支持,公司打破了長期的國外技術壟斷,研發出性能、操作等方面全方位比肩國際頂尖水平的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于2021、2022年完成多例亞洲首臺純單孔下的機器人泌尿外科、婦科、普外科經典手術,并已成功于泌尿、普外和婦科三大科室開展臨床應用。獨創的“可形變對偶連續體技術”取得國內外眾多專利并獲得“中國科學家論壇”頒發的《科技創新優秀發明成果》獎,術銳也被評為《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單位》。
迄今為止,術銳已提出全球知識產權467項(已授權220項,待授權247項),包括中國專利128項、海外專利26項,全球待授權專利申請236項,全球注冊商標和商標申請77項,知識產權遍布中、美、歐、加、日、韓。隨著公司的發展,全球布局的知識產權數量還會持續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底雙創周現場,公司創始人徐凱教授代表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改革的眾多成果公司,向總理進行匯報。未來術銳將推動手術機器人的進一步應用,滿足病患對高端精準醫療日益增長的需求,并期以原創技術出口歐美市場,努力成為全球第三代手術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先行者與市場領導者,推動人類健康衛生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猜你喜歡
寶濟藥業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上海生物醫藥基金領投
其系國內唯一專業從事重組酶藥品、酶遞送技術、酶與抗體和基因治療產品組合用藥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藥CDMO皓陽生物完成近2.5億元B輪融資,上海生物醫藥基金領投
東方嘉富、海通開元、興華鼎立、老股東海邦投資和銀杏谷等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