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保險從業人員被終身禁業,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4月22日,銀保監會重慶監管局連開五張罰單,劍指11名保險從業人員在保險從業期間實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行為,并對他們做出禁止終身進入保險業的處罰決定。
4月22日,銀保監會重慶監管局連開五張罰單,劍指11名保險從業人員在保險從業期間實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行為,并對他們做出禁止終身進入保險業的處罰決定。
早在2022年1月,銀保監會重慶監管局便對上述11名保險從業人員下發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
相關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顯示,這11名保險從業人員來自中國人壽重慶市分公司、人保壽險重慶市分公司、泰康人壽重慶分公司、富德生命人壽重慶分公司、新華人壽重慶分公司等5家險企。
值得關注的是,這5家險企的11名保險從業人員,均存在幫重慶盛云穆迪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銷售基金為名,非法募集資金,行吸收公眾存款之實的問題。
經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法院判決、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上述5家險企的11名保險從業人員均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隨后,重慶銀保監局對5家險企涉及的內部管理不到位、代理人管理不到位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審理,最終決定對涉事的11名保險從業人員全部做出禁止終身進入保險業的處罰決定。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英大泰和承壓:人壽償付能力亮警報,財險合規治理遇考問
保險行業在監管趨嚴與市場利率下行的多重背景下,正在經歷一場從資本結構到業務模式的深層調整。邱智坤接棒中銀三星人壽,“增收不增利”困局仍待解
要想真正走出盈利困局,中銀三星人壽需要的是找到規模與價值平衡的發展新模式,而非僅僅依賴股東渠道優勢。

財富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