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凈利潤下滑18%,創新研發為何不見效?
“跟著嘴巴投資”是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一直信奉的理念,同樣認可這一理念的還有巴菲特,他結合自己的美食愛好與投資偏好,堅定地選擇最有投資價值的“嘴巴股”,創下市值千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帝國。
良品鋪子(603719.SH)從武漢的一個小店面起家,到如今坐擁3000多家門店,只用了16年。據其2021年財報數據顯示,良品鋪子全年實現營收93.24億元,同比增長18.11%。逼近百億的數據創下歷史新高,且近5年實現翻番。
不過,良品鋪子增收不增利特征明顯——2021年凈利潤為2.82億元,同比下滑18.06%。但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2021年良品鋪子的研發投入對比2020年上升17.64%。
早在2018年開始,良品鋪子就逐漸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但其營收和凈利潤卻并沒有明顯的上揚,創新研發為何不見成效?
圖源:罐頭圖庫
存量競爭時代,制勝點在研發?
“如果全國各地好吃的東西都放在一起賣,生意肯定不錯?!鄙虾>镁醚具B鎖企業董事長顧青曾這樣說。
只是一句普通的話,卻走進了剛剛離開科龍的楊紅春的心中。憑借生意人的直覺,外加對美食的熱愛,味覺發達的“天賦異稟”,楊紅春鎖定了自己創業的零食賽道。
2006年8月,楊紅春在武漢廣場對面開設了第一家良品鋪子——名字取自于“做良心品質,大家的鋪子”。
6年后的2012年,良品鋪子的店面突破1000家,建立了物流中心,并且布局電商。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走得穩穩當當。
彼時,中國休閑零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凸顯了“跟著嘴投資”的重要性。同時,零食消費場景化特征加強,三只松鼠也在這一年成立。為適應消費者需求,各大品牌開始全品類生產,并且深耕線上線下渠道。
零食賽道逐漸擁擠。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楊紅春意識到,產品創新是最大痛點。他認為,差異化競爭的“護城河”必須是研發創新。
2018年,良品鋪子更換LOGO在業界引發討論。楊紅春也公開回應:“LOGO升級,拉開了良品鋪子品牌升級的序幕?!?
那么,良品鋪子又是如何進行升級呢?
自2018年以來,良品鋪子逐漸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2018年-2020年,投入研發經費分別為2081萬元、2736萬元、3372萬元。
2021年,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疊加疫情反復的影響,消費品牌的可持續成長成為擺在每一個企業面前的難題。
但這一年,良品鋪子持續加大研發投入,達3966.56萬元,同比上升17.64%。開發產品上市86款、儲備47款,針對細分需求展開深度研發和產品創新。
良品鋪子在2021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中表示,公司重塑產品上新流程,建立35天快速產品上新機制。
良品鋪子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投資了100多套的專業實驗設備,建立并投入使用6個專業研發實驗室,并建立了自己的產品檢測中心,通過了國家級實驗室(CNAS)認證。
2020年,良品鋪子殺入細分市場,相繼推出兒童零食、健身零食等。不過在高手林立的兒童零食領域,良品小食仙給自己定位是3-12歲兒童的零食,未來發展,還需時間檢驗。
零食賽道創新不易,同質化嚴重
可以看出,如今,創新成為良品鋪子不斷修煉的內功,只是零食賽道的創新并不容易。
有行業人士分析,對于零食新品類,雖然首發品牌會有一定優勢,但這個賽道并沒有形成高準入的競爭壁壘。只要一家品牌從新品類里獲益,其他商家就會一擁而上,來分食這塊蛋糕。
營銷專家路勝貞曾對“氫財經”表示:“休閑零食行業的創新空間無非是包裝、口味和產品形態三個方向的變化。但在休閑食品市場化及其充分的狀態下,每個食品品牌的創新都會變得非常困難,即便有所創新也會立刻引來一哄而上的模仿,導致創新紅利很快消失,有時巨大的研發投入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以周黑鴨為例,鹵味食品的一大殺器就是食品過期,夏日炎炎的鹵味產品暴露在空氣中,會加速腐敗。 2012年,周黑鴨率先推出氣調包裝產品,打破鹵制品市場以散裝和真空裝為主的局面,推動鹵制產品保鮮升級。2014年,周黑鴨的包裝進一步創新升級,可以更長時間留住產品的獨特風味,也便于攜帶和贈禮。
再如,甘源食品擁有蟹黃味瓜子仁及其制備方法的發明專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同行業休閑食品公司紛紛推出類似產品時,甘源蟹黃味瓜子仁也不斷失去著“蟹黃味”產品的獨有性。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國休閑零食的整個創新分級以及迭代的空間還非常大。通過對國外相關行業的觀察,我們從整個產業鏈的完整度,到整個種植、加工的環節,再到渠道分銷等來分析,中國休閑食品領域可提升的空間還是存在的。目前,整體上,中國的休閑零食領域,幾個巨頭都是以代工為主,因此,整體的一個創新升級,以及迭代的紅利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
2020年財報中,良品鋪子曾表示:“隨著新進入休閑食品行業的企業和品牌增加,如果不能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和差異化競爭優勢,可能將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同時,良品鋪子的研發投入增速有所放緩。2019年、2020年研發費用分別同比增長31.5%、23.22%,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下降至17.64%。從研發投入來看,2021年良品鋪子研發投入總額僅占營業收入的0.43%,研發人員的數量為165人,占總人數的比例為1.45%,其中絕大部分是本科學歷。
與此同時,在研發投入的金額上來說,三只松鼠在2020年的研發支出為5252.46萬元,鹽津鋪子也在這年投入研發費用5150.08萬元,相比之下良品鋪子顯然略遜一籌。
近年來,不乏有市場人士給其貼上“輕研發、重銷售”的標簽。
對此,良品鋪子表示,營銷費用比重相對較高、研發費用占比相對較低是大眾消費行業的普遍現象。隨著消費者需求日趨多元化,大眾消費行業整體研發投入也逐漸增加,加強產品研發創新以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
市值縮水超200億,高瓴多次減持
“高端故事”如何講下去?
2017年,高瓴資本先后兩輪投資良品鋪子,累計投入8.21億元,合計持股11.67%,是當時的第三大股東。
資本的加持一度讓良品鋪子站在了聚光燈下,2020年,良品鋪子登陸A股市場,被冠以“高端零食第一股”。此后的一年時間內,良品鋪子一度摸高至87.24元/股,是A股零食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
近年來,良品鋪子在產品質量上頻頻翻車。2021年3月,還因“雞肉腸生蛆”事件登上微博熱搜。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訴屢見不鮮。
與此同時,資本對良品鋪子的關注度正在逐漸下降。
2021年2月24日公告顯示,良品鋪子股份解禁的一年中,高瓴開啟了兩輪四次減持。截至2022年1月17日,高瓴累計減持591.18萬股,占良品鋪子總股本的1.47%,持股比例降至7.51%。另外,目前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寧波艾邦投資、興全基金等機構均大幅減持。
3月21日晚財報公布之后,3月22日良品鋪子股價持續震蕩下跌。截至3月31日,報收26.99元/股,相比2020年8月的87.24元/股的高點,股價早已腰斬。目前,其總市值108億元,距離市值巔峰時的近350億元,如今縮水超200億元。
前有同質化嚴重的現狀,如今又面臨資本市場的低迷。良品鋪子應該何去何從?
若想立于不敗之地,品質把控尤為重要。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副教授王鵬在接受《羊城晚報》采訪時表示,“僅僅依靠‘貼牌+代工’的生產模式,沒有掌握到核心的競爭力,帶來的就是盈利能力和口碑的大幅下降?!?
其次,持續創新,提高技術壁壘也是關鍵。2021年,良品鋪子也正推動休閑零食行業朝健康化、營養化、功能化轉變。例如在兒童零食市場,起草制訂了《兒童零食通用要求》。與此同時,還開發并掌握了新型膨化技術等19項技術創新項目。截至2021年末,良品鋪子申請的專利數共計121項,已授權專利90個。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