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抖音、淘寶等多款App上線算法關閉鍵,用戶可關閉“個性化推薦”
3月16日消息,據經濟日報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5日,微信、抖音、今日頭條、淘寶、百度、大眾點評、微博、小紅書、京東等App均已上線算法關閉鍵,允許用戶在后臺一鍵關閉“個性化推薦”。
3月16日消息,據經濟日報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5日,微信、抖音、今日頭條、淘寶、百度、大眾點評、微博、小紅書、京東等App均已上線算法關閉鍵,允許用戶在后臺一鍵關閉“個性化推薦”。
近幾年,不少App以提供個性化服務為由,基于算法為用戶提供精準推送。市場也很認可這種商業模式,許多平臺實現了“精準收割”。但個性化背后意味著APP對用戶個人信息的大規模搜集,在對流量的追逐中,極少有APP提供算法關閉設置。
直到2022年1月,《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出臺,明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以顯著方式告知用戶其提供算法推薦服務的情況;向用戶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算法推薦服務的選項。該規定自3月1日起施行。
不過,目前大部分 App 的“個性化推薦”關閉鍵仍然比較隱蔽,一般會在隱私、廣告相關的設置選項中找到。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京東等 App 列出了“個人信息收集清單”,告訴消費者收集了哪些信息,以及如何使用這些信息。微信個性化廣告關閉鍵較此前更易找到,在設置中的“個人信息與權限”模塊即可進行個性化廣告管理。
此前,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大安全感知報告(2021)》顯示,受訪者中,60%擔心自己的信息在數字環境中有泄露風險,70%擔心個人喜好、興趣被算法“算計”,50%表示在算法束縛下想要逃離網絡、遠離手機。
在2018年3月26日舉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百度CEO李彥宏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么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愿意這么做。”此言一出,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和爭論。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三六零Q2安全業務同比高增98.76%,第二增長曲線已成
安全業務實現營收9.0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6.54億元,同比增長98.76%,環比增長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