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魚,危矣?
“好斗”的斗魚似乎已沒了斗志。
原本,一場燃爆全網的EDG奪冠,給包括斗魚在內的國內游戲上下打了一針腎上腺素。但隨著三季報的發布,它終究還是現了原型。
數據顯示,斗魚三季度移動端MAU同比增長3.9%至6190萬,付費用戶仍然高于同業,有720萬。從用戶端來看,斗魚應該是欣欣向榮的。
但事實是,它的營收、凈利潤都在下滑。數據顯示,三季度,斗魚營收23.48億元,同比下降7.8%;凈利潤由盈轉虧,通用會計準則下凈利潤為虧損1.435億元,同比下滑340.8%。
這已是斗魚連續第四個季度的由盈轉虧,如無意外,2021年全年,它將再度陷入虧損。
用戶增長,業績下滑,斗魚身上的這一矛盾點根源在哪里?
一是成本高。數據顯示,三季度,斗魚成本為20.69億元,同比下降5%,低于總收入降幅。同時,運營費用為4億元,同比增長22%。
二是產品和生態對用戶吸引力弱。三季度,斗魚有720萬付費用戶,遠高于虎牙的600萬,但營收上斗魚卻比虎牙少6億,這證明斗魚的用戶平均付費意愿低,產品和生態變現能力弱。
斗魚、虎牙都在強調自己以技術實現了功能創新,以生態實現了內容豐富,但實際上,用不用心,效果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8月26日,脫胎于《英雄聯盟》的自走棋手游《金鏟鏟之戰》上線,各平臺主播紛紛開播試水。9月15日前,斗魚是每日開播數最高的平臺,而隨著時間推移,蹭熱度的主播紛紛離開,虛高的數據慢慢蒸發,斗魚是數據下滑最大的直播平臺,到9月末被虎牙反超。
斗魚的癥結在哪里?答案跟錢花在哪兒有關。
數據顯示,斗魚三季度4億元的運營費用中,用于研發費用的為1.23億元,遠低于2.19億元的銷售與市場費用。可作為對比的是,虎牙三季度5.16億元的運營費用中,研發費用2.06億元,銷售與市場費用為2.29億元,兩者相差不大。
自從與虎牙的合并方案公布后,斗魚業績就一蹶不振,直到合并方案被否,也遲遲找不回狀態,在和虎牙纏斗之際,斗魚喪失了斗志。更危險的是,它還面臨著B站、快手等平臺的圍剿,再不奮斗,危矣。
猜你喜歡
虎牙2024年Q1財報: 毛利率提升至14.7%,凈利潤同比增長79.3%
該季度,我們對虎牙直播進行產品升級,舉辦了一系列創新的跨平臺電競賽事和運營活動,進一步提升了虎牙平臺的內容與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