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農商銀行上熱搜:老人持身份證取錢,卻被銀行要求手機再認證
近日,一則關于成都農商銀行要求老人用身份證取錢時,再用手機實名認證的事件沖上微博熱搜,引發熱議。
據了解,10月17日,家住成都雙流的倪大爺獨自去雙流區的成都農商銀行雙流支行通江分理處取款。當他拿出身份證和銀行卡準備取錢時,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需要用手機實名認證。在社交媒體上流出的視頻中,倪大爺表示:“我的身份證就是證明,全國通用。”這一事件也引發了外界的關注和討論。
對此,成都農商銀行于10月18日回應稱,這位老人的賬戶長期沒有動用且個人信息不全,根據反洗錢及防范電信詐騙的要求,需補充信息;并稱當時系統查詢顯示倪大爺預留有手機號碼,咨詢時倪大爺也說自己仍在使用手機,為保障信息準確性,故請他配合進行手機號碼實名認證,沒有故意刁難或謀取客戶信息、推廣APP等情況。隨后,在工作人員了解到老人沒有實名認證的手機號后,為其順利辦理了取款業務。
但是,仍然有不少網友針對對該事件評論稱,“身份證居然不能證明是我自己,而是要手機證明”、“麻煩理解一下老人唄?”“不夠人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有相關媒體報道稱,10月13日,據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營業管理部消息,成都農商銀行總行營業部近日已順利完成了國家權威認證機構的"適老服務"現場評估認證,成為西南地區首家通過“適老服務認證”的銀行網點。
公開資料顯示,成都農商銀行是在原成都市農村信用社基礎上改制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于2010年1月15日掛牌開業。2011年完成增資擴股,注冊資本100億元,并于2020年6月完成股權結構調整,回歸市屬國企屬性。
前不久,上海銀行才因“大V怒取500萬元”一事沖上微博熱搜第一,該事還未平息,成都農商行的這一事件又被曝出。
發生過類似事件的銀行不僅僅只有這兩家。去年11月,有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一位94歲的老奶奶行動不便,但因為銀行的規定需要做面部識別,為了激活社保卡,家人不得不抬著她到銀行去辦理業務。視頻被曝光后,網友紛紛熱議。隨后,中國農業銀行廣水市支行進行了情況說明,并公開致歉。
隨著智能設備的廣泛使用,銀行這幾年也正向智能化轉型。但老人們依舊習慣于柜臺辦理業務,在銀行辦理業務的過程中使用智能設備時,也往往需要網點人員引導操作。如何站在老人的角度提升更多個性化、適老性的服務,也成為銀行服務的重點。
今年7月8日,央廣網消息稱,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在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問題,銀保監會積極引導金融機構進行適老化服務改造,并為金融機構行為設置了監管紅線;銀行保險機構適老服務開展情況將納入年度消費者保護監管評價。
猜你喜歡
成都農商銀行涉違規開展非標業務等“六宗罪”,被罰1100萬元
12月31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因6項違法違規行為,成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被罰1100萬元。成都農商銀行上熱搜:老人持身份證取錢,卻被銀行要求手機再認證
10月17日,家住成都雙流的倪大爺獨自去雙流區的成都農商銀行雙流支行通江分理處取款。當他拿出身份證和銀行卡準備取錢時,被銀行工作人員告知需要用手機實名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