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升”賤賣核心資產,中小股東會同意嗎?
2020年12月5日14時30分,“沃森生物轉讓澤潤生物股權”的電話會議如期進行,投資人開口便來了一句:“你們把我們這些炒股票的當傻子嗎?你們這些人不相信因果報應嗎?”
在線參會的企業高管們被罵的一愣一愣的。
在投資人的討伐、輿論的譴責和深交所的質詢下,沃森生物不得不終止對旗下資產的賤賣。
遺憾的是,這場鬧劇并未起到警示作用,又有人站出來“頂風作案”。
賤賣
8月2日晚,東方日升的一紙公告在投資圈掀起了巨浪,公司擬將控股子公司斯威克50%的股權作價18億轉讓給深圳燃氣,另將2.49%的股權轉讓給江蘇斯威克的員工持股平臺。
乍一看,好事,畢竟2014年東方日升收購斯威克85%的股權只花了4.675億元,現在出手已經翻了好幾倍了,手頭并不寬裕的東方日升也可以回籠資金了。
細品,問題很大。
此次斯威克的整體估值為36億元,而在2020年,斯威克的凈利潤2.6億元,以此為基礎,對應PE估值為13.8倍;以2020年末凈資產為基礎,對應PB估值為2.5倍。
這一估值水平嚴重脫離了市場行情。
江蘇斯威克成立于2005年,是全球第二大光伏膠膜供應商,公司主要向光伏組件廠商供應光伏封裝膠膜(光伏電池的核心非硅輔料),2020年的出貨量達到2.13億方,在全球光伏膠膜市場的市占率達到17.81%。
該領域的龍頭就是昨天跌停今天又漲停的福斯特,去年公司光伏膠膜出貨量為8.5億平,實現凈利潤15.65億元,截止到去年底的凈資產為90.29億。目前公司總市值1219億,綜合計算后可知,PE(靜)和PB分別約為78倍和13倍,相較于斯威克13.8倍的市盈率和2.5倍的市凈率高了不是一點半點。
可能有的人會說龍頭公司應該享受更高的溢價水平,很多行業的確存在這種情形,那就再看一下行業老三海優新材的情況。
2020年,海優新材的膠膜出貨量為1.63億平米,實現凈利潤2.23億元,截止到去年底的凈資產為7.5億元。目前公司總市值193億元,計算后可知,PE(靜)和PB分別約為86.5倍和8.8倍,估值水平也比福斯特高不少。
很明顯,東方日升以白菜價甩賣了子公司斯威克,而深圳燃氣顯然是賺大了,協議敲定了連續兩天一字板漲停,好幾十萬手的封單,資本市場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一切。
▲深圳燃氣日線圖 圖源:同花順iFinD
去年,沃森生物就因賤賣核心資產而受到中小股東和輿論的口誅筆伐。對于其做法,當時有兩種猜測,一是高管試圖將公司的優質資產私有化后據為己有,二是為了完成股權激勵的業績目標。
那東方日升這么做又是為啥呢?
缺錢
2017年以來,東方日升進入高速擴產期,先后在常州、義烏等地投資百億元建設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基地,還一度跑到澳洲收購光伏電站項目。“碳中和”的宏偉藍圖,光伏產業的擴張又在資本的推動下踩了一腳油門。2020年,國內有16家光伏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光伏新項目投資超4000億。
▲圖片來源:黑鷹光伏
東方日升也緊跟行業擴產節奏,去年6月5日,公司發布公告稱與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15GW高效電池+15GW組件項目框架協議》,計劃總投資約206億元。7月18日,東方日升再次連發3條擴產公告,狂砸110.55億元投資新增13GW高效電池片+組件產能。
來自Solarwit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新增了360余條電池產線,對應140GW+的新增電池產能;新增了500條組件產線,折合200GW+的產能。而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規模在150-170GW左右,國內為55-65GW左右。
光伏產業的短期過剩就在眼前,但這依然擋不住擴張的熱情。今年3月,東方日升又宣布將投資23.95億元,建設新增4GW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和6GW高效太陽能組件項目(二期)。
產能是否過剩的問題暫且不說,每個項目少則幾十億,動輒幾百億,錢從哪里來?
東方日升顯然沒有。
截止到今年一季度,雖然公司賬上趴著52.98億的貨幣資金,但短期借款也高達46.29億,此外還有15.48億的長期借款,根本拿不出足夠的錢來投資項目,只能對外融資。
流年不利
東方日升最初的想法并不是出售江蘇斯威克,而是推動其上市。
去年年初,斯威克整體變更為股份制公司,東方日升隨即發布公告,表示將擇機推動斯威克在境內或境外市場上市。
到三月份,江蘇斯威克引入國資,以每股6.5元的價格向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12名投資方增發股份合計7384.6154萬股,增資后江蘇斯威克注冊資本將由20000萬元增加至27384.6154萬元。五月份,東方日升正式發布了將斯威克分拆至創業板上市的公告。
但在今年四月,東方日升不得不終止分拆上市計劃,原因是公司的利潤指標不符合創業板的上市要求,精心規劃的融資計劃泡湯了。
更讓東方日升抓狂的是,與IPO并行的可轉債融資已經提前流產了。
為擴大項目投資,東方日升在2020年6月啟動了發行可轉債事項,募集資金總額33億元,該申請在去年12月份獲得注冊批復。東方日升隨后做出保證:財務狀況一切正常,沒有任何阻礙可轉債發行的情況。
一切按流程走,投資者已經把錢打到公司賬上了,東方日升卻突然“打自己的臉”。業績預告顯示,公司2020年度的扣非后凈利潤為-0.6億元至-1.4億元,不符合發行可轉債的條件。
到嘴的鴨子又飛了,東方日升也因此成了A股第一個已經完成可轉債募資最終卻又中止掛牌上市的公司,還得挨個給投資者退錢,深交所給出的定論是:影響投資者面廣、市場影響惡劣。公司也因為這事連吃了好幾個跌停。
▲圖片截取自同花順iFinD
風雨飄搖之際,董事長謝健不得不站出來安撫人心,他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我們無法左右股價的漲跌。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腳步前進的方向,可以樂觀坦然地面對一切成敗得失,可以寵辱不驚地“笑看庭前花開花落”。我們始終相信,在實現東方日升遠大夢想的征程中,每一次跌倒,都是一次難得的成長經歷;每一個苦難,都會逼迫我們變得更加強大。充滿自信,相信公司、相信光伏,在各自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這是當前每一個東方日升人應有的態度。”
話說的再好聽也不當飯吃,關鍵還得想辦法搞錢。東方日升的做法就是賤賣資產,算上斯威克,這已經是東方日升今年第三次變賣旗下資產了。
6月17日,東方日升發布公告,將公司持有的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12.76%的股權以3.55億元轉讓給成都康暉,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江蘇九九久的股份。
東方日升當時收購九九久科技這部分股權的時候花了3.5億元,看起來也沒賠本,但細研究會發現,這筆買賣對東方日升來說同樣不合算。江蘇九九久的盈利能力相當不錯,去年營收13.25億元,凈利潤1.75億元,而今年一季度的凈利潤已經達到1.7億元,是同期東方日升的2倍還多。
6月25日,東方日升再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公司東方日升(寧波)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擬將持有的寧海新電電力開發有限公司、五蓮京科光伏發電有限公司、銅鼓縣銅升電力開發有限公司100%的股權轉讓給湖北嵐風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交易總價為5.79億元。
三次變賣資產為東方日升收回了27.34億,回籠資金聚焦主業發展固然是一個義正言辭的理由,但恐怕并非全部。
東方日升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發布了“股權激勵”計劃,2021-2023年的凈利潤考核成績分別是12億、15億、20億,而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凈利潤只有7574萬,按照這一水平,靠主營業務達到考核指標是不現實的。
相比之下,出售子公司可以直接提升短期投資收益,是一條快速發財致富之道。去年沃森生物賤賣資產就被質疑是為了完成股權激勵的業績指標,東方日升的所作所為也不能說沒有類似的考慮。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是企業管理層在拿廣大股東們的長期利益為自己謀取短期利益。道理很簡單,既然行業老三海優新材能夠登陸科創板并獲得180億的估值,那么斯威克在未來也大概率能夠登陸資本市場,而且一旦上市理論上市值可以輕松的達到200億以上,50%的股權就價值百億,相較于現在獲得的18億是幾倍的差距。
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謝健要求員工把精力用在反思、總結和解決問題上,而不是把有限的資源、寶貴的時間用在對外解釋上。
對內部員工這樣要求并無異議,但對于股東來說,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出面解釋清楚有些說不過去,因為這確確實實影響了投資者的利益。
受益于今日光伏板塊爆發,東方日升漲超15個點。翻看股吧評論,很多東方日升的中小股東們似乎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手里的優質資產已經被低價賤賣了。
也有投資者認為,中小股東們,必須團結起來,一起對這樁買賣說不了!
猜你喜歡
多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深化新能源車險改革并加強監管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