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云基礎設施新榜單發布:中國兩家企業阿里華為入選前五

近日,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發布了2020年全球云基礎設施市場情況報告。全球云基礎設施市場達到643億美元,相較2019年增長40.7%。
在具體份額上,亞馬遜AWS繼續保持首位,其后分別是微軟、阿里巴巴、谷歌和華為。這5家占據云基礎設施市場銷售額的80.2%。
從增速來看,亞馬遜的增長率為28.7%,略低于市場平均水平,其銷售增長主要來自客戶使用量的增加。微軟同比增長59.2%,增加部分主要來自客戶在疫情期間對遷移關鍵工作負載的需求,如帶有人工智能輔助機器人的醫療應用、制造業數字孿生、電子商務等。對于谷歌而言,零售、政府和醫療行業貢獻的增長最大。
在全球前五榜單上,除了美國的三家科技巨頭外,還有兩家中國企業。根據報告,阿里巴巴的2020年云基礎設施收入超過60億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長52.8%。其中教育領域增長率最高,達到105%,主要得益于在家辦公和學習。
至于華為,則是首次進入全球云基礎設施廠商前五。此前,2017年4月,華為云正式成立,華為高層后提出要進入全球前五。這次其達成了之前的目標。不過,根據Gartner的統計,華為的云基礎設施收入基數最小,但增長最高,已經兩年超過200%。報告稱,華為在2019年以后開始從銷售設備轉向大力投資云服務,已初見成效,90%以上收入來自大中華區。
值得關注的是,伴隨政企業務數字化進入深水區,上述企業紛紛做出調整。在今年5月底,阿里云宣布一次重大組織架構升級,設立了18個行業部門,包括數字政府、金融、零售等,取代了2019年四個事業部的粗略劃分。同時成立16個區域,分別設立分公司總經理,來負責本地化運營。我們獲悉,此次調整是為了適應政企市場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而做出的,以更好地貼近行業和市場。
無獨有偶,華為云業務今年初至今也經歷了組織架構大調整。先是解散了2020年初成立的云與計算事業部,將華為云降級為BU(一級部門),之后又進行了多輪高管調整。這些被視為華為集團對云業務發展不利和需要進一步理順業務架構而做出的調整。
也有些企業,則重點投入一些政企業務不可或缺的技術。在不久前的亞馬遜AWS會議上,AWS提出“智能湖倉”架構,期望引領大數據產業的未來。簡單來說,數據湖就像一個能容納各種類型數據的特殊容器。 AWS表示,如今每小時產生的數據比20年前每年還多。“無論結構型的還是非結構型的數據,都可以直接存下來,對原始數據做查詢。這就是數據湖的時代。”AWS首席云計算企業戰略顧問張俠曾經解釋說。
對此,市場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咨詢總監李慶也表示:大數據行業的基礎架構經過數次變化,如今到了數據冗余階段,“湖倉一體”架構相比過去,更以業務為導向,調用和分析處理數據也更靈活。
猜你喜歡
三六零Q2安全業務同比高增98.76%,第二增長曲線已成
安全業務實現營收9.0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6.54億元,同比增長98.76%,環比增長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