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的“面子”保住了嗎?叮咚買菜驚險上市
幾番暗戰之后,叮咚買菜暫時保住了生鮮電商的“面子”,上市首日沒有破發,微漲。
北京時間6月29日晚,叮咚買菜正式登陸紐交所,發行價23.5美元。由于此前“搶跑”的每日優鮮上市首日意外破發,連帶外界對同樣前置倉模式的叮咚買菜調低了期待值。
不過開盤后,叮咚買菜很快上漲19%,盤中漲幅一度超過25%,但隨后股價一路下挫,一度跌破發行價。最終,叮咚買菜報收23.52美元,漲幅0.09%,市值55億美元,是“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的2.7倍。
叮咚買菜CEO梁昌霖表示,他們從二級市場拿錢不是那么迫切,畢竟已在D輪和D+輪中融了共10.3億美元,“現金流是充足的,上市目的并不是圈錢”。
但上市后企業的走向并非一帆風順,生鮮電商行業并非像幾年前那樣,還是創業公司的天下。隨著巨頭相繼涌入,這一賽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
叮咚買菜:IPO受到友商莫名的攪擾
叮咚買菜這次上市并不容易,甚至在前夕將發行規模縮緊急減七成。
美東時間6月28日,叮咚買菜更新招股書,將在美國上市融資額度降低到原來的四分之一左右,尋求最多融資9440萬美元,比此前計劃融資的3.57億美元下降74%。其目標發售37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此前計劃發行1400萬股ADS。
為什么叮咚買菜會在上市前夕降低籌資額?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告訴AI財經社,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原因較復雜,一類是規避政策風險,比如平安集團旗下的金融壹賬通是受制于金融科技方面的不確定性政策風險,另一類是規避行業風險,他認為叮咚買菜應該是因為同行每日優鮮上市后股價不好,所以和投行間達成一致,將規模下調。
在叮咚買菜的上市活動中,其首席問題官俞樂也表示,“此次IPO受到友商莫名的攪擾。”
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原來都打算6月29日上市,但此后每日優鮮提前到25日掛牌,且上市首日破發,收跌25%。6月29日,每日優鮮的股價依然不見好轉,報收8.65美元,跌2.15%,市值僅剩20.37億美元。從最終表現看,美國資本市場對前置倉生鮮電商的故事并不感興趣。
每日優鮮破發也讓投資者對后來者失去興趣,不少股民表示會退出叮咚買菜的打新。富途上一個名為"叮咚買菜你會打新嗎"的調查顯示,選擇"堅決不打"的高達73%。這對叮咚買菜IPO帶來一定障礙。
"叮咚買菜這次融資減少,接下來資金壓力會很大,但少發一點也有好處,企業更有自主權,如果股價表現好,可以立馬增發接著融資,這或許是一種更好的策略。” 業內人士向海分析。
盡管叮咚買菜CEO梁昌霖強調,他們從沒有那么迫切要從二級市場拿錢,但現實可能并沒有那么輕松。2020年,叮咚買菜總營收113億元,凈虧損31億元。倘若按照2020年的擴張速度,粗略計算,叮咚買菜平均每月至少要燒掉12億元以上。
前置倉生鮮電商還有出路嗎?
雖然在IPO的過程中一路暗戰,作為同一條繩上的“螞蚱”,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需要共同應對大環境的變化。
向海告訴記者:“在生鮮電商行業,目前資本更看好巨頭做的社區團購,而非創業公司項目,包括興盛優選,內部壓力也比較大,創業公司會比較艱難。”
具體到前置倉模式的早期踐行者每日優鮮,在農業領域深耕多年的劉運認為,它既要和叮咚買菜競爭,還應對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社區團購平臺的沖擊。美團優選進展很快,今年一季度為美團貢獻近一半新用戶,讓美團的單季用戶新增超過阿里和拼多多,其中80%新用戶在30歲以下,用戶交易筆數和頻率也在增長,并且業務覆蓋2600個市縣。反觀前置倉模式的代表每日優鮮,一個短板就是流量獲取越來越難,純線上流量比不過巨頭,線下沒有門店則缺失另一個抓取流量的支點,產地供應鏈控制優勢也不明顯。
巨頭陰影之下,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能否突圍?劉運對此很悲觀,認為兩家沒有護城河,“上市就是給資本一個交代,再玩下去就沒得玩了。”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不這么看,“與阿里、京東等成熟電商相比,這類新興電商平臺的運營能力、及對新消費習慣的把握能力更好,所以才有發展機會。”他深有體會,此前經常在傳統電商平臺買水果,吃三分之一,爛三分之二,“它們大多一賣就是三五斤,否則物流成本太高,但一兩個人的生活真沒法這樣買生鮮。”
與社區團購相比,莊帥認為兩家也有優勢,一是送貨快,二是精選優質產品。不過這兩個優點也是雙刃劍。高時效來自貼近社區的無數個前置倉,這既是良好用戶體驗的保障,也是企業的高成本來源。精選SKU確實有利于把控品質,打造優質商品,但也限制了企業的增長天花板。
如果拋開外部競爭因素,企業如何定義自身的護城河?每日優鮮CEO徐正近日接受《棱鏡》采訪時,提到了三個核心競爭力,一個是對行業深刻的理解和洞察,比如在大中城市為主流用戶提供在線超市,在中小城市提供智慧菜場;一個是堅定投資技術,來提升社區零售業態的經營效率;一個是供應鏈。
叮咚買菜CEO梁昌霖表示會在上市后,把規模的擴張、商品供應鏈的改造、技術上的投入列為三個主攻方向。
同時,兩位也對社區團購表達相似回應,都認為中國市場很大,沒有一家企業能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場景的需求。
(應受訪者要求,向海、劉運為化名)
猜你喜歡
融資超13億僅賣3000萬,每日優鮮便利購業務被收購!
據關鍵人士透露,每日優鮮便利購業務最終作價3000萬被收購。目前,每日優鮮便利購還有1.4萬臺設備,在運營的有8000臺左右,相當于每臺設備價值2142元。每日優鮮92萬財產被凍結!申請方為其供應商
8月19日消息,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披露,北京每日優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每日優鮮”)名下價值92.6萬余元的財產被法院裁定查封、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