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獲批香港IPO
今日消息,京東物流獲批香港IPO。劉強東多年以前的布局終于取得了回報。
2月16日晚間,京東物流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正式開啟IPO之旅。這是繼京東數科、京東健康后,又一家上市的京東系獨角獸。
在京東21年的發展史上,自建物流一直是最受爭議的一個決定。有人視之為京東得以勝出的殺手锏,是劉強東力排眾議的產物,它構建了京東的護城河。可事實上,也有人稱之為京東長期虧損的累贅。
其中,外部訂單量太少、內部成本太高,被劉強東視為京東物流持續虧損的源頭。
因此,從2017年起,京東物流開始轉型,要從過去主要為京東商城派單的業務模式,轉向不僅是服務商城自身訂單,還要大量承接外部訂單,從而獲得更多收入。
目前,京東物流已建立了包含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在內的高度協同的六大網絡,已成為一家綜合型物流企業。2020年,京東物流企業客戶數超過19萬,針對快消、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和生鮮等多個行業提供服務。
招股書顯示,京東物流自開放起,外部客戶收入占比不斷提升,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提升至2020年前9個月的43.4%。這意味著,京東物流對京東電商客戶的過度依賴正在削弱。
同時,招股書顯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9個月,京東物流來自一體化供應鏈客戶的收入分別為341.5億、418.37億和391.41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0.2%,83.9%和79.1%。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則從2018年底的32465家增長至2020年9月30日的46083家,增長42%。
以上這些數據,從某種程度而言,代表了京東物流走出了低谷,傳來轉型捷報的關鍵數據。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自去年開始,多家快遞公司都傳出了融資或二次上市的消息,給京東物流帶來了不小壓力。
去年5月底,蘇寧易購倉儲物流設施ABS獲深交所通過。隨后的8月份,韻達股份境外全資子公司在境外完成5億美元債券的發行。11月底,圓通獲得了來自阿里的38億元資金。即使是順豐,也在11月份傳出了將快遞業務在香港IPO,實現二次上市募資50億美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