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騰訊、龍湖入場,高仙機器人完成B+輪系列1億美元融資
高仙機器人宣布完成億級美元的B+輪系列融資,最新一輪由龍湖集團領投。僅過去一年內,高仙機器人就獲得了由美團、龍湖、騰訊、中信建投、藍馳創投、博華資本等投資的超過1億美元的B+輪系列融資,投資機構中有知名券商,有互聯網巨頭,也有頭部地產商。
后疫情時代,物業企業的價值被重新構建,越來越多的物業上市公司借由并購的方式提升市值,實現快速擴張。截止發稿,已有41家來自內地的物業管理公司在香港掛牌上市。在資本的加持下,我國物業行業目前實現了每年15%-20%的增速,市場不斷擴大,整個物業行業的發展也趨于標準化、規模化。
然而,不同于生產類或科技類企業,物業公司的人工成本在整體成本結構中占比過高,超過70%的占比,導致很難形成規模化優勢,這也阻礙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數據表明,未來5年,一方面整個物業的在管面積將實現翻倍,而另一方面,我國的城市落戶政策開始由“大規模增加落戶規模”變成了“堅持存量優先原則”,這意味著國家政策趨向于將更多的人口留在鄉鎮,而不是大型城市;與此同時,蓬勃發展的快遞、外賣等新興服務行業也在大量搶占勞動力資源。在此背景下,物業保潔行業可用的人力資源將下降至原有規模的70%-80%。也就是說,未來物業保潔的人均工作效率需要提升3倍才能彌補當前物業行業的人力缺口,只有提高人效物業保潔行業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生存下來。
數字化布局,成為物業公司規模化發展破局點
為了提升人效,一些頭部物業公司開始探索,并發現數字化布局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但相比外賣快遞等新興行業的高數字化程度,物業行業的數字化基本為零,可謂知易行難。最終,大多數頭部物業企業不約而同選擇了,商用清潔機器人解決方案作為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
目前,SOHO中國、龍湖、萬科、新鴻基、新加坡樟宜機場、順豐速運、大潤發、物美、太古匯等物業需求方都批量引進了清潔機器人解決方案,輔助人工提升清潔效率。一些物業公司也采購了商用清潔機器人用于服務寫字樓、酒店、商超賣場、工業物流、交通樞紐、智慧園區、景區、高校等不同業態的場景。同濟醫院物業服務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采用高仙的商用清潔機器人后,人效提升顯著,“從工作路線圖、清掃面積到清潔時間,再到節約的成本都有很直觀的數據呈現,這和以往采用人工清潔時有了很大的區別。所有的工作都可量化,加深了院方對我們的信任。”不論頭部企業,還是其他體量的物業保潔公司,應用清潔機器人方案都提升了人效,也為贏得新項目帶來更多機會。以此趨勢,在未來1-2年內是否擁有清潔機器人解決方案,必將成為評判物業企業是否合格的基本標準。
按照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分類標準,機器人被分為服務型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兩大類。在此次疫情期間,這兩類機器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在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和輔助作業方面,服務型機器人成為發展最快的一類機器人。從清潔消毒到送餐服務,讓整個社會關注到服務機器人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潛力,也讓行業看清了服務型機器人的產業化方向。
不過,如同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物業企業的數字化布局也需要時間去探索和適應,同樣,機器人使用規范的形成、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落地也需要一個過程。隨著2021年整個行業進一步調整,關注行業痛點,關注智慧物業發展,只有提早進行數字化戰略布局的企業,更有可能脫穎而出率先邁入物業新時代。
資本逐鹿萬億市場,商用清潔機器人賽道頭部優勢明顯
中信證券研報預計,未來3~5年物業管理市場總體規模將增加至24080億元,其中保潔份額占比在20%左右,增值服務市場規模擴張至4224億元,市場容量進一步打開。服務機器人也在行業發展、消費升級、勞動力缺失的浪潮推動下開始“上岸”。其中,商用清潔機器人賽道正受到資本的追逐,成為一片新的投資熱土。
從億歐行業統計數據可以發現,目前國內有多家進行商用清潔機器人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但卻有著明顯的頭部分化趨勢,其中高仙機器人在商用清潔機器人領域優勢明顯。從公開信息獲悉,高仙機器人已經獲得在此領域規模最大的多輪投資。僅2020年一年,高仙機器人就獲得了由美團、龍湖、騰訊、中信建投、藍馳創投、博華資本等投資的超過1億美金的融資,投資機構中有知名券商,有互聯網巨頭,也有頭部地產商,高仙機器人的被認可程度及發展勢頭可見一斑。
公開資料顯示,高仙成立于2013年,是國內一家專注于商用清潔機器人領域的創新企業,目前,高仙已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落地了1000多個項目,并通過全流程管理和高質量交付,打通商業清潔機器人整個商業閉環。如今,高仙機器人在物業地產的占有率已經滲透到了80%,并在多家地產和零售頭部客戶實現復購,進一步驗證了產品的效用以及商業模式。
猜你喜歡
騰訊:2024年總收入6603億元,同比增長8%
騰訊2024年研發投入高達706.9億元;年度資本開支突破767億元,同比增長221%,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