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漲價27%,騰訊視頻也有成本焦慮了?

        AI財經社駱華生2021-04-06 10:30 大公司
        視頻網站醞釀已久的會員漲價,終于在最近變成了現實。

        視頻網站醞釀已久的會員漲價,終于在最近變成了現實。

        4月3日,騰訊視頻于站內及官方微博宣布,騰訊視頻將于2021年4月10日零點起對騰訊視頻VIP會員價格進行調整。新價格體系將調整為連續包月20元、包季58元、包年218元,非連續VIP月卡30元、季卡68元、年卡253元。

        會員漲價27%,騰訊視頻也有成本焦慮了

        此前,騰訊視頻的連續包月價格為15元、包季45元、包年178元,非連續VIP會員一年套餐則為198元。本次漲價漲幅在27%左右,與去年完成漲價的愛奇藝接近。同時,騰訊視頻也稱,在4月10日前已是自動續費狀態的用戶,將在4月17日后才執行新的價格體系。

        在3月25日披露的騰訊2020年財報中,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已經達到1.23億。通過提升個人貢獻值,漲價將為騰訊視頻提供一筆可觀的收入。

        坊間曾傳聞視頻行業“10年燒掉1000億元”,長期看不到盈利希望的長視頻行業,越來越需要提高會員收入抵消高企的內容成本。去年,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稱,騰訊視頻過去3年投入的內容成本已經超過了500億元,未來三年仍將投入超過千億元。而騰訊視頻雖然已在會員規模上超過愛奇藝,但增長已經很有限,同樣據財報,騰訊視頻會員在2020年Q4環比上漲20%,而2020年Q3則是50%。

        而在漲價事件背后,包括騰訊視頻在內的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以下簡稱PCG)近期也動作頻頻。被傳騰訊視頻將合并微視、裁撤騰訊體育,這起漲價事件也在釋放PCG有關降本增效更強烈的信號。

        提價解決成本焦慮,用戶每月至少多花5元

        早在去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騰訊方面就曾釋放出想要漲價的信號,“騰訊擁有精致的內容,目前每月20元的視頻訂閱價格偏低,將來有機會將會調整。”

        這一計劃最終醞釀了4個月。在這期間,騰訊視頻的老對手愛奇藝率先完成漲價,9年未調整的19.8元的月卡漲價到25元,最終,雖然2020年愛奇藝訂閱會員總數同比下降,會員收入卻增長了14%,達到165億元。收入的拉高一定程度上讓愛奇藝免于前年虧損103億元的窘境,也讓凈虧損收窄到70億元。

        提價解決了視頻網站的成本焦慮,但早已習慣低價的用戶們并不買賬。

        面對這一輪新漲價,有用戶表態稱,“買不買是我的事”,“又把我們當韭菜了,會員漲價,超前點播還得多收費”,“內容庫沒什么變化,價格倒是一直漲”。

        此前,愛奇藝漲價時也曾面臨類似的吐槽,愛奇藝CEO龔宇當時稱,漲價也許會出現短期的會員下滑,但長期來看,“用戶付費最主要的動因來自于好的、獨播的頭部內容,調整價格不會影響到中長期的會員的發展。”

        也有聲音認為,國內視頻網站會員定價一直偏低。以目前主流的海外流媒體為例,Netflix在美國的定價為每月13.99美元,Disney+的定價是6.99美元每月。在泰國,Netflix的資費則為280泰銖每月,折合9.144美元。而在愛奇藝與騰訊視頻雙雙漲價以前,國內的長視頻平臺會員月付費均在20元以下,并且還會不定期展開5折、免費體驗等打折活動,相當于用戶已經“占了便宜”。

        國內的會員付費模式就借鑒了Netflix,但會員價格體系最早卻由愛奇藝起頭。其價格基準也源自于龔宇的“四部電影”理論:天橋下買4張盜版碟的價錢是20塊,如果按照一個月看四部電影的水平,月卡在20元以下較符合用戶可負擔水平。此后,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的會員定價均與此持平。

        但讓視頻網站們沒想到的是,內容制作與采購成本卻在過去幾年水漲船高。

        會員漲價27%,騰訊視頻也有成本焦慮了

        過去5年,投資單集超500萬元的《盜墓筆記》、成本超過3億元的《如懿傳》先后登陸長視頻網站,但會員價格卻沒漲起來。追究起來,一方面,長視頻行業內,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背后各有騰訊、百度、阿里等大公司輸血,芒果TV背靠湖南廣電,提價在當時并非主要矛盾。另一方面,在面向一二線城市的會員存量挖掘到底后,低價成為各平臺打穿下沉市場心智的武器。

        但伴隨著內容制作成本的上浮,其投入轉化效率卻越來越低。以一部S級網劇為例,隨著影視行業發展,投入成本已經上浮到千萬元乃至億元級別。而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2018年,成本超過3億的《如懿傳》和同樣成本在億元級別的S級劇集《扶搖》,合計才為騰訊視頻帶去2000萬會員。

        想要獲得新會員越來越難了。在去年第二季度財報時,由于疫情導致影視劇開機減少,排播計劃被打亂,缺乏頭部內容推動下,愛奇藝會員環比減少了1400萬,而騰訊視頻同期也僅環比增長200萬。有視頻行業從業者告訴AI財經社,他猜測,騰訊視頻對比愛奇藝同期會員仍在上漲,可能計入了海外會員。目前,騰訊視頻以WeTV、愛奇藝借Astro出海東南亞。

        因此,即使考慮到用戶流失的問題,實現止血也是騰訊視頻等視頻網站的當務之急。特別是騰訊視頻本身仍處于高速擴張之下。財報顯示,2020全年,騰訊的內容成本達到582億元,其中有不輕的分量投向騰訊視頻。去年7月份,5年合同達到15億美元價格的NBA聯賽版權由騰訊體育轉移到騰訊視頻,并由后者支付后續的版權開支。

        刨去短期內可能因為降價流失的會員,27%的漲幅在億級這個數字加持下,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另外,騰訊視頻也仍在探索其余的營收途徑,包括超前點播及業務線的拓展,例如計劃投入數億流量資源布局的中視頻戰略等。

        加速大整合,不確定性猶在

        而在騰訊PCG部門大整合的背景下,這次漲價也透露出PCG整合的進一步動向。

        此前,于2018年9月30日,騰訊第三次組織改革啟動。騰訊集團老將COO任宇昕,掀起騰訊內容業務降本增效的序幕。當時,全新創立的PCG事業群一度有接近10000人,而任宇昕給自己的任務,就是讓曾經散落在不同事業群的技術崗、市場崗、內容崗人員整合在一起,以同樣的步調、節奏和方法論做大內容業務。

        在接手PCG事業群后,任宇昕也給騰訊視頻定下了壓縮虧損的全新目標,騰訊視頻當年虧損大幅收窄至30億元,遠低于愛奇藝。而過去一年,任宇昕及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快馬加鞭,繼續完成PCG產能的整合。

        去年4月份,程武入主閱文集團,原創始團隊中吳文輝“榮退”;而在去年10月份,以騰訊影業、閱文集團、新麗傳媒組成的“三駕馬車”即宣告亮相。騰訊影業還完成了一波優化裁撤,包括原騰訊影業副總裁陳洪偉等制片團隊因此離職。

        今年整合仍在繼續。

        不久前,就有兩個有關PCG的動作曝出。其中,根據脈脈爆料,PCG內部正在醞釀微視與騰訊視頻合并。4月初,根據懶熊體育等媒體報道稱,此前獨立運營的騰訊體育已經裁撤編制,將在未來5個月內逐步完成整合優化。除資訊團隊劃歸到騰訊新聞,剩下大部分人馬將由騰訊視頻副總裁、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馬延琨統轄。

        而這次會員價格調整,與近期的一系列PCG釋放的整合信號呈現一脈相承的思路,即精簡成本,釋放出更多人力。

        會員漲價27%,騰訊視頻也有成本焦慮了

        過去一年,騰訊體育的多項版權賽事已經收歸騰訊視頻。而包括NBA等多項賽事的版權變動,也反映出騰訊對于騰訊視頻這一內容出口的重新定位。此前,雖然NBA聯賽的版權一直歸屬騰訊體育,但反映到內容出口上,騰訊體育和騰訊視頻一直采用雙平臺同步播出NBA聯賽,并不能將NBA這一獨家內容的流量效應發揮到最大。

        職能上的清晰有助于釋放多余人力,內容出口的統一則能更好提高騰訊視頻這一品牌的影響力。而整合品牌,完成正向經營,是任宇昕此前一直強調的整合口徑。

        去年,在騰訊視頻的發布會上,孫忠懷發下騰訊視頻未來市場占比將超過50%的宏愿,也列舉了PCG整合后的優勢,“我們有騰訊集團圍繞著內容領域構建的一個大生態圈”,例如騰訊游戲、閱文集團、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以及騰訊動漫等騰訊在各個行業達到市場份額占比第一的業務,能夠與騰訊視頻的長視頻內容進行互動,幫助內容放大價值。

        加速內容整合、提高資源開發效率,是理想中漲價背后的底氣來源,也是任宇昕試圖達成的長視頻平臺運營自循環:即通過上游釋放人力,下游提高單個用戶付費貢獻值,實現最終盈利。

        不過,騰訊視頻及PGC要面臨的挑戰仍然不小。畢竟,此前在國內,只有背靠湖南廣電、用遠低于市價獲取版權的芒果TV,才能夠做到正向盈利。

        遠在大洋彼岸,去年10月,Netflix完成第6輪漲價。Netflix COO格雷格·彼得斯此前表示,如果Netflix繼續投資優質的自制內容,來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那可能就需要用戶多付一點錢。

        能有底氣漲價則與它所處的市場環境有關:手握大批原創內容團隊和高度工業化的內容生產環境,為內容生產的D2C(Direct-to-Consumer,直面消費者)模式提供了基礎。同時,有線電視套餐數十年的普及,也為Netflix的用戶塑造了版權付費的意識。當前,即便面臨Disney+、Amazon、HBO Max的競爭,Netflix的用戶仍然排在全球第一。

        但反觀國內市場,視頻網站要漲價就難得多。盜版市場的活躍和內容質量的參差不齊,降低了用戶的付費預期。去年夏天,愛奇藝所推出的迷霧劇場《隱秘的角落》,于大結局前便已流出高清原版。而今年一季度,騰訊視頻推出的幾部S級劇集,都“雷聲大雨點小”。此外,由于用戶缺少付費習慣,在社交媒體上,目前已經流出“騰訊視頻不會再買”的用戶抱怨。

        騰訊還要應付PCG整合帶來的另一個后遺癥,即不同基因的內容團隊能否最終“擰成一股繩”。此前,第一季度讓龔宇非常滿意的《贅婿》,據稱就因騰訊影業與騰訊視頻的高管未能達成一致,落入愛奇藝而非騰訊視頻手中。另外,寄希望于“三駕馬車”抹平影視行業不確定性的閱文集團于去年財報報虧損達44億元,也證明大整合仍然充滿不確定性。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精华液一二三产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码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亚洲s码欧洲m码吹潮| 久久精品亚洲日本波多野结衣|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亚洲国产专区一区|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码|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中国亚洲女人69内射少妇|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