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互助行至終點?輕松集團主動退出 業內:相互寶也快了
3月24日,輕松互助公告表示,平臺于2021年3月24日18點正式關停。這也是繼百度燈火互助、美團互助之后,近期第三家撤離網絡互助這一賽道的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輕松集團旗下包含三大業務條線,包括輕松籌、輕松互助以及保險經紀業務。雖然公告表示此次輕松互助的關停,并不會對其他兩大業務條線產生影響。但與美團互助關停相比,此次輕松互助關停對于網絡互助行業的影響要更大:
根據平臺最新公示的數據,截至今年3月,輕松互助均攤人數高達1734.8萬,數據僅次于水滴互助和相互寶。擁有千萬會員的輕松互助主動退出,業內關于“網絡互助行至終點”的討論不斷升高。
互助盡管是基于你情我愿,但是加入的人一多,涉及的金額就很大,如何去保障消費者權益,理賠等等都是大問題。實際上,關于互助計劃,保險監管層早有明確界定:互助計劃不是保險,更不得使用“保障”、“保證”等字眼,不得以任何形式承諾風險保障責任或誘導消費者產生保障賠付預期,必須與保險產品劃清界線。
監管的態度很明確。而實際情況中,不確定的價格、自動扣費,后付費的方式所隱藏的風險引來無數詬病。
比如2020年12月,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安心財險、輕松保經紀、津投經紀、保多多經紀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銀保監消保發〔2020〕14號),通報批評輕松、水滴等使用“首月0元”、“首月0.1元”等進行宣傳,實際上只是把首月該收取的保費均攤到后續的11個月,并沒有讓利給消費者;這種行為涉及“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問題”。
此前相互報被指“拒賠”一事也在業內掀輿論波瀾,引來不少質疑。有網友坦言:“大公司可以搞創新,可以做產品試水,他們有折騰的資本。而我們,經不起折騰。萬一把我拒賠了,我該找誰打官司?是并不專業的陪審團,還是擁有最終解釋權的平臺?”
無可避免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以及不可預測的涉眾風險,使得“將網絡互助納入監管”的呼聲不斷高漲。2020年,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曾撰文直接點名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仍處于無監管狀態,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淀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同時建議國內保險監管部門將網絡互助平臺納入監管,并盡快研究準入標準,實現持牌經營和合法經營。
“野蠻生長”的網絡互助正持續退燒。螞蟻集團在此前的上市招股意向書中也提到,如因各種原因相互寶無法滿足合規性要求,不適合螞蟻集團作為上市公司繼續經營,則螞蟻集團將剝離相互寶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來自支付寶的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底相互寶參與分攤人數連續兩期負增長,首次出現近2%的較大幅環比下滑。分攤人數停滯,但分攤金額卻在持續上升,從2020年1月的人均分攤7.2元/月持續上升至11月的人均分攤10.8元/月,其中普通組每月人均分攤9.7元,老年組每月人均分攤41元。
對于這一現象,天風證券彼時在研報中分析:參與分攤人數的增長趨勢出現停滯后人均分攤自然增長(賠付流程及信息公式具有一定滯后性);逆向選擇風險開始出現。由于互助計劃前端審核寬松,因此無法選擇其他保險的健康異常人群有較大概率加入相互寶,繼而導致整體出險率增加、分攤金額上升,而分攤金額上升則導致更多健康人群選擇退出計劃,形成負循環。
有業內人士表示,互助在集團布局中不僅賠錢運營,還涉及上市合規問題,估計相互寶或許也會在不久后撤離。
只能說,金融嚴監管之下,企業的預期在發生變化,行業的競爭格局也在悄然改變。輕松互助“自廢武功”,相互寶作為螞蟻的爆款產品,前途未卜。
猜你喜歡
三六零Q2安全業務同比高增98.76%,第二增長曲線已成
安全業務實現營收9.0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6.54億元,同比增長98.76%,環比增長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