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銀行:“加油貸”踩雷,逾期率97%,消費貸弄巧成拙吞苦果
墓地貸、彩禮貸、二胎貸……消費貸已經無孔不入滲透到生活中。日益擴大的消費場景,也對銀行的風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稍有不慎,不僅貸款本金難以收回,銀行還會丟了用戶口碑和公眾形象。
3月12日,據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方微信消息,重慶富民銀行的購油卡分期金融服務項目逾期率高達97%!目前重慶市消委會多次約談重慶富民銀行,督促其妥善解決消費者投訴,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AI財經社致電富民銀行詢問詳情,該行工作人員回復稱,暫時沒有可披露的信息。
據了解,2020年中時,多名消費者反映,自己辦理購油卡分期付款服務后沒有收到油卡,且在按期還款的情況下被富民銀行催促還款。隨著輿論的發酵,2020年12月25日,富民銀行首次發布公告稱,針對未依約享受加油服務的貸款客戶,銀行將開放債權登記,客戶不用繼續還款也能結清貸款。
場景方卷款跑路
銀行放貸,不良率竟高達97%?如此畸高的不良率還要從加油分期消費貸業務說起。一名消費者曾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發帖稱,2020年1月時,自己在享車平臺辦理了信用加油業務,總計12個月,每個月平臺向自己的加油卡充值1000元,自己僅需還款900元。后來他才知道自己是通過享車平臺向富民銀行借了網貸。
而在2020年7月份時,富民銀行向他發短信稱,享車平臺未能及時向銀行還款,已將客戶還款全部提走了,讓借款人直接還款給銀行。該投訴人稱,自己從5月到12月的還款全部顯示逾期狀態。
這類經歷并非個例,在投訴平臺,還有消費者稱,自己在享車APP辦理加油充值服務后,未能獲得最后兩個月的充值加油服務,自己更是從未見過與富民銀行的貸款合同。
對于還款和油卡服務出現的異常狀況,富民銀行曾解釋稱,享車平臺運營商深圳優速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優速物流”)未依約向本行貸款客戶提供加油服務,本行已向公安機關報案。重慶市場監管部門亦表示,富民銀行放出的資金被挪用,因此無法為消費者提供正常加油服務,從雙方的口徑來看,問題出在貸款的場景方享車APP上。
根據天眼查信息,優速物流共有兩則經營異常信息,2020年4月17日,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寶安局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其辦理經營場所變更登記后,同年5月14日被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奇怪的是,短短兩個月后,該公司再次因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登上經營異常名錄。而消費者反映,享車APP在2020年8月還曾出現過打不開的情況,一時間有關享車APP爆雷的消息層出不窮。
資料顯示,富民銀行成立于2016年8月,是經中國銀監會常態化審批民營銀行成立的第一家民營銀行,富民銀行由瀚華金控、宗申集團、福安藥業、渝江壓鑄、海特環保、陶然居和博恩科技重慶七家民營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注冊資本30億元。截至2019年末,富民銀行資產規模451億元,存款余額289億元,貸款余額278億元,稅后凈利潤 2.2億元。
消費貸市場迎來強監管
近段時間,不少銀行推出花樣百出的消費貸款產品,由此引發業內的諸多質疑。3月16日,一張九江銀行的“彩禮貸”宣傳海報引起輿論軒然大波,該海報顯示,彩禮貸最高可以貸款30萬元,年利率可低至4.9%,貸款期限最長為1年,貸款可以用來新婚旅游、購買車輛、首飾和家電。
隨后新華網、央視網、人民日報均對“彩禮貸”提出批評,認為其是對社會陋習的煽風點火。九江銀行回應稱,已對直接負責人給予停職處理,并對相關人員給予記過、批評教育等處分。“彩禮貸”的爭議還未消停,昆明一墓園又傳出與云南西山北銀(北京銀行)村鎮銀行聯合推出“墓地按揭貸”,最高能貸20萬元,宣稱為孫輩“解決實際問題”,“不需要抵押”。
對于消費貸暴露的過度營銷等問題,監管機構近期出臺多項政策進行整頓。3月17日,銀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禁止小額貸款公司、非持牌機構向大學生放貸。
3月18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新網銀行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例的通報》,通報稱,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監管系統接收到消費者對新網銀行的投訴舉報顯著上升,車貸方面的投訴舉報數量位列銀行業金融機構第二位,新網銀行在與一家互聯網汽車消費分期服務平臺合作的過程中,存在貸前調查不盡職、貸款息費過高、暴力催收等方面的問題。
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認為,銀行頻頻推出消費貸產品,意圖在于拓展貸款場景。當前銀行消費貸場景競爭激烈,且多處于同質化狀態,需要拓展場景形成差異化競爭路線。另外,金融營銷宣傳方面也力求創意。追根溯源,消費金融的問題已經超越了市場化問題,憑借金融機構的風控難以識別潛在的跑路、資金鏈斷裂等道德風險、經營風險,這是一種市場失靈表現。
蘇筱芮表示,消費貸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需要由相應部門完善監管制度,例如引入監管賬戶機制等方式保護消費者資金不被挪用卷走,此外還需要加大司法打擊,對惡意失聯、肆意揮霍消費者預付款等違法行為嚴厲懲罰,整頓零售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