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貸、二胎貸、墓地貸,這些銀行想干啥?
“不僅活不起,現在都死不起了。”
繼九江銀行“彩禮貸”之后,最近云南西山北銀(北京銀行)村鎮銀行推出的一款消費貸產品——“墓地貸”也引起爭議,加上之前各地銀行推出的“婚慶貸”、“二胎貸”和“結婚貸”等“奇葩貸款”,不少網友表示“消費貸都被‘玩’壞了”。
利率高達9%的“墓地貸”
日前有媒體曝出,昆明晉龍如意園引進金融行業進陵園活動,推出“墓地按揭貸”業務,最高可貸款20萬元,合作銀行正是云南西山北銀(北京銀行)村鎮銀行。
對此,我們致電云南西山北銀(北京銀行)村鎮銀行求證,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此產品,并表示:“上周才推出,準確說是這周才正式發行”。該工作人員介紹稱,該貸款產品屬于正常的消費貸產品,最高可貸20萬元,對應期限為10年,但目前僅與昆明晉龍園合作。對于貸款人條件其表示:“不需要什么條件,只要有需求、收入能覆蓋還款金額就可以,一般只需要每天4塊錢,最高額度的話算下來每天也只需要80塊錢”。對于墓地使用人本人能否自己貸款,其表示“60歲以下、有還款來源”就可以。
AI財經社進一步向該行一位陳姓客戶經理咨詢,其表示一般建議由墓地使用人的直系親屬作為貸款人,如果墓地使用者本人貸款則需要直系親屬如子女進行擔保,但不需要任何抵押物。“都是小錢,加上現在違約(失信)成本這么高估計也不會為了這點錢去賴賬,如果實在發生極端情況我們也會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來追償,可以執行他們的資產嘛,”這位客戶經理表示,在貸款時也會進行一定的風險評估,“肯定不會收回墓地的,對去世的人還是講究‘入土為安’嘛,我們只會對擔保人追責。”
但AI財經社從該客戶經理處了解到,雖然這款純信用貸不需要任何抵押物,但貸款成本卻高達(年利率)9%,明顯高于一般的消費貸成本。
對于監管層面的擔心,二人均強調“墓地貸”“合法合規”、屬于正常的傳統消費貸,不會被禁止或者取消。“只要符合政策導向就行,不用文件報備,但都在口頭上向銀保監局和中國人民銀行報備了,”前述工作人員表示。
陳姓客戶經理則表示,一款貸款產品一般經過產品設計、律師與內部制度等的合規審核、監管報備等流程,但因為“墓地貸”屬于“常規性產品”不需要特殊報備,“就像買車、買房分期付款一樣,都屬于消費商品,只不過方向不一樣而已。” “不用向北京銀行報備,我們是獨立法人。”他補充表示。
天眼查資料顯示,云南西山北銀(北京銀行)村鎮銀行成立于2017年6月,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為北京銀行持股61%的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陳樹強。AI財經社試圖就“墓地貸”情況致電北京銀行,對方表示其為值班人員,對具體產品尤其子公司的產品并不知曉。
前述工作人員介紹時還表示,參與貸款買晉龍園的墓地還有優惠。但晉龍園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不會有優惠,“價格本身就已經是扶持價了,便宜的也有,幾百、幾千的都有。”對方表示,該園內墓地價格一般在2-3萬元之間。
“我們沒有做過任何宣傳,其他銀行沒有這類產品一個是因為一般大行都觸及不到這種需求,而且金額比較小,我們是村鎮銀行,有需求就做了。”這位客戶經理表示,接下來的兩個周末將在晉龍園對該產品進行現場宣傳與解答。
“消費貸”被玩壞了?
就在日前,江西九江銀行的“彩禮貸”也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爭議,并一度登上熱搜。從“彩禮貸”的宣傳海報上可以看到,該產品最高可貸30萬元,年利率最低4.9%,貸款期限最長為一年。申請條件包括三條:一是22周歲及以上;二是連續工作時間不少于12個月;三是情侶一方需為行政事業單位正式員工。
在海報喜慶的紅色背景上立著一對情侶的漫畫形象,“九江銀行彩禮貸”下面寫著“彩禮開銷不用愁,‘貸’來穩穩的幸福。”用途方面,海報也明確標示了“新婚旅行”、“購車”、“購買首飾”、“購家電”等“彩禮”項目。
我們掃描該“彩禮貸”海報上的二維碼發現,跳轉到的是一款個人消費信貸產品“快活貸”的頁面。對此有業內人士稱,“彩禮貸”實際上只是一種‘萬能消費貸’,也可能只是一種宣傳噱頭。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則表示,其實不少商業銀行已經有“婚慶貸款”“結婚貸款”“婚禮貸款”等類似貸款,而且上線已有時日,是一款滿足特定客戶群體需求的個人信貸產品,就連花旗銀行的“幸福時貸”,也有專門針對婚慶喜宴的純信用貸款。
董希淼認為,真正值得關注的是銀行如何做好相關產品用途和流向的監控。“30萬以下的貸款可以不用受托支付,更容易違規流向樓市、股市。特別是很多準備結婚的年輕人,購房壓力不小,畢竟在丈母娘眼里房子可能是最大的‘彩禮’。”
不過在引發網絡熱議后,九江銀行工作人員在3月16日對外表示,已將“彩禮貸”相關信息撤回,后續可能會有變動。
AI財經社盤點發現,九江銀行與云南西山北銀(北京銀行)村鎮銀行并非“奇葩貸款”的個例,在此之前江蘇銀行無錫分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均有婚慶類消費貸款推出,而郵儲銀行發布的“二胎貸”也一度引起市場較大爭議,該產品“只要一張親子照+出生證明”最高就可貸20萬元,月手續費約0.75%,產品期限從3-36期自由選擇。而從去年開始,也已經有包括廈門、貴州安順、河北張家口等多地銀行被曝與當地墓地合作推出公墓按揭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大多數特殊用途的貸款是出于營銷目的,審核方面主要還是看客戶的綜合資質和還款能力,去年部分銀行推出的“復工貸”“醫護貸”也有對外展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的。
“特殊”貸款中最受爭議的是“校園貸”。隨著部分大學生因貸款追星、醫美、購買奢侈品等消費陷入高額貸款陷阱,這一產品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就在近期,銀保監會、網信辦、教育部、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禁止小額貸款公司、非持牌機構對大學生發放貸款。
監管機構指出,近期,部分小額貸款公司以大學校園為目標,通過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進行誘導性營銷,發放針對在校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貸款,引誘大學生過度超前消費,導致部分大學生陷入高額貸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權益,引起惡劣的社會影響。
猜你喜歡
“彩禮貸”翻車后又推出“退款貸”?九江銀行:未推出過相關產品
7月14日消息,針對網傳九江銀行贛州分行推出“退款貸”產品一事,九江銀行在社交平臺發布聲明稱,其從未推出過退款貸及類似產品,并表示對故意傳播未經核實信息、散布謠言者追究其法律責任。富民銀行:“加油貸”踩雷,逾期率97%,消費貸弄巧成拙吞苦果
墓地貸、彩禮貸、二胎貸……消費貸已經無孔不入滲透到生活中。日益擴大的消費場景,也對銀行的風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稍有不慎,不僅貸款本金難以收回,銀行還會丟了用戶口碑和公眾形象。校園消費貸亂象:租手機、打借條也能貸款
近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秘書局、教育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