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信托更換掌門人,去年逾10億產品被曝違約
1月22日上午,有光大信托“標志性人物”稱號的閆桂軍卸任董事長。
6年前,入主光大信托時,閆桂軍曾用“臨危受命”形容自己;6年后,公司進入信托頭部陣營,但在項目的風險把控上稍顯瑕疵。
1
掌門人更替
光大興隴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光大信托”)官網1月22日發布的一則新聞《馮翔任光大興隴信托黨委書記》中稱,光大集團宣布新的人事任命,馮翔出任光大信托黨委書記、擬任董事長,免去閆桂軍光大信托黨委書記、委員職務,并稱其“另有任用”。
微信公眾號“信托百佬匯”從光大集團內部文件獲悉,光大集團于1月20日向其下屬企業黨委和總部機關黨委發布了關于馮翔和閆桂軍職務任免的通知。
目前,光大信托官網披露的管理層信息已經更新,公司黨委書記顯示為馮翔。
截圖來自光大信托官網
光大集團官網顯示,馮翔此前任職于集團協同發展部,主要負責推進光大集團的E-SBU協同戰略,另外,馮翔同時擔任光大集團六大E-SBU協調委員會執行辦公室主任。
公開資料顯示,馮翔此前曾任光大銀行南昌分行行長。
在光大信托官方發布的任免新聞中提出“各級干部員工要保持戰略定力,提升風險防范能力,推動光大興隴信托實現高質量發展”。
這也讓不少人猜測,換帥后,公司從經營理念到項目方向可能都會與此前相比發生較大改變。
關于新董事長的任職資格,咨詢了一位律師,他稱,通常情況下,信托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需由銀保監會及地方銀監局發布任職批復。
查看銀保監會網站,能夠看到1月5日關于核準該公司獨立董事任職資格的批復,目前還暫未發布任職新董事長的相關信息。
2020年以來,包括華潤信托、北方信托、五礦信托等在內的信托公司中,在領導層人員變更之時,也均由銀保監會及地方銀監局發布人事任命通知或公告。
對于閆桂軍進一步去向,截至目前,券業觀察尚未獲悉。
回首閆桂軍在光大信托的任職歷程,6年前,入主光大信托時,閆桂軍曾用“臨危受命”形容;6年后,公司進入信托頭部陣營,但在項目的風險把控上稍顯瑕疵。
近日關于閆桂軍被免職的猜測不斷,對此,官方的說法是“另有任用”。那么,董事長更替是出于何種原因?
1月26日撥打光大信托客服電話咨詢此事,對方回復稱可自行瀏覽官網新聞查看。
2
光芒顯現
公開資料顯示,光大信托是在甘肅信托的基礎上于2014年經銀保監會批準重組后成立。
2014年5月26日,光大集團收購甘肅信托;同年7月7日,甘肅信托完成了工商登記手續,更名為“光大信托”。
天眼查信息顯示,光大信托控股股東為光大集團,持股比例為51%,后者由財政部、匯金公司發起設立;剩余49%的股權由另外三名股東持有:甘肅國投持股23.42%,甘肅金控持股21.58%,天水市財政局持股4%。
此前,閆桂軍有多年在光大集團工作經歷。
2004年-2008年,中國光大銀行總行公司業務總部工作,任總經理,中國銀團貸款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2008年-2009年,中國光大銀行浙江(杭州)分行工作,任黨委書記、行長,浙江省政府高級金融專家顧問;
2010年-2015年,中國光大集團金控資產管理公司工作,任黨委副書記、總裁;
為什么閆桂軍自稱是“臨危受命”呢?
光大信托的前身甘肅信托,在行業排名末位,同時因為內部員工涉案而陷入輿情風波。
閆桂軍曾經這樣形容當時的光大信托,“通道業務幾乎全軍覆滅,主動管理總規模28億,大多是不良資產”。
接手后的這些年,光大信托開足馬力,把信托通道業務逐步向主動業務改革,相應的資本實力、信托業務、業績上均得到快速提升,成為第一梯隊的信托公司。
2015年,光大信托的注冊資本由10.18億元提升至34.18億元;2018年,注冊資本擴充至64.18億元;2020年11月,增加注冊資本金事項獲得甘肅銀保監局批復同意,注冊資本獲準由64.18億元增加至84.18億元。
與此同時,光大信托發展速度如同風火輪一般,行業綜合排名從2014年倒數第三到2020年上半年進入行業第五名,監管評級實現了由最低的C-級到B+級再到榮獲信托業協會行業A類評級的巨大跨越。
近兩年,在強監管、去通道的背景下,多數信托公司凈利潤下滑,光大信托卻可圈可點,成為為數不多逆勢增長的公司。
根據銀行間市場披露的未經審計業績數據,2020年光大信托凈利潤27.97億元,同比增長34.6%;營業收入56.64億元,同比增長35.34%,其營收和凈利潤均在59家披露業績數據的信托公司中排名第五。信托業收入47.88億元,同比增長21.78%,在59家披露信托業績的公司中僅次于中信信托排名第二。
數據來源:企業預警通
經過幾年的變遷,信托業務也由集合資金信托逐步替代單一資金信托,信托規模存量從2015年的1078.95億元擴張到2019年的4796.59億元。5年時間,信托業務規模增長超過4倍。
對此,光大集團在1月21日的會議中也做出了充分肯定。
3
鋒芒畢露
有光芒,也有鋒芒。
在高速運轉的幾年里,光大信托也曾被曝部分產品存在風控隱患。
一位信托業務經理向券業觀察表示,一家公司在謀求快速發展的同時,多少都會出現有瑕疵的通道業務。
從產品看,個別信托項目違約。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0年至少3只信托產品出現違約事件,合計涉及資金已逾10億元, 包括“信益21號”、”智興5號”、“弘信6號”等產品。
上述產品中,光大信托-信益21號于2018年1月發行,集合信托計劃募集規模不超過4.95億元,期限兩年,收益在8.5%-9%之間,融資方為慶陽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資金主要用于甘肅慶陽市“氣化慶陽”項目建設。
“光大信托-智興5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于2018年2月開始發行,發行規模3.5億元,期限兩年,收益率介于8.8%-9.4%之間,融資方為貴州遵義市紅花崗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光大信托-弘信6號基礎設施投資集合資金信托”2018年1月23日成立,募集規模不超過5億元,期限兩年,半年一次付息,預期收益率8.5%-9%,項目融資方為貴州新蒲經濟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時至今日,延期兌付產品的情況如何了?
光大信托去年7月27日發布的信益2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臨時信息披露公告中,該項目預計將于2020年10月15日前完成全部收益及本金分配工作。
關于該款產品的延期討論中,一位“wj000084”的用戶在百度貼吧表示,聽說全都兌付了,光大剛兌的 。
另外一位用戶稱,因為有土地抵押,上面是城市中心的萬達廣場,已建成一半了,融資方沒辦法轉讓給城投公司接盤了,信益21的項目已經全部還清了。
上述這位用戶的發貼時間為2020年11月22日。
對于弘信6號,后來光大信托通過收益權轉讓方式,支付了到期的投資人本息。另外一款產品“智興5號”,也已完成兌付。
從部分項目兌付進展看,由于背后強大的股東支撐,光大信托化解風險速度相比普通信托公司效率更高一些。
近年來,光大信托還與網貸平臺用錢寶、玖富、洋錢罐、佰仟金融、PPmoney、小花錢包等合作,其作為資金通道角色,向上述平臺的用戶發放消費貸。
現如今,僅洋錢罐實現良退。上述平臺中,個別平臺發生了逾期事件,包括玖富、PPmoney;還有借款人陸續在聚投訴、黑貓投訴等平臺爆料稱,佰仟金融、小花錢包、用錢寶等平臺涉嫌侵犯用戶權益、變相砍頭息等。
上述的合作中,暴露出了光大信托在消金業務方面的風控措施還需要加強。
回到現任掌門人馮翔自身情況看,此前是光大最年輕的一級分行“指揮官”,2018年末進入光大集團總部。業內人士表示,馮翔個人很拼,執行力很強。
猜你喜歡
光大信托更換掌門人,去年逾10億產品被曝違約
“太快了”,這是業內對光大信托近些年發展速度的評價。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光大信托又發生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