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再度換將維新
閃電換帥讓英特爾一夜之間股價大漲。
1月13日晚,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宣布其現任CEO司睿博(Bob Swan)將在2月15日卸任,由曾在英特爾工作30年的技術老將帕特·蓋辛格(Pat Gelsinger)接任新CEO。截至1月14日收盤,英特爾股價漲6.97%,報56.95美元,創2020年7月大跌后新高。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看好新CEO的不只是股市,不少英特爾員工對這樁任命都感到了興奮,認為帕特·蓋辛格是眾望所歸。“高科技公司就是要找懂技術、懂產品的人來當CEO,找個搞財務的人當CEO,企業沒一個搞好的。”有英特爾員工稱。
帕特·蓋辛格18歲就加入了英特爾,曾在英特爾工作長30年,是英特爾歷史上第一任CTO。在職期間推動了包括Wi-Fi、USB在內的多項關鍵技術,也是英特爾初代80486處理器的架構師。
圖/視覺中國
而即將卸任的司睿博(Bob Swan)則是英特爾任期最短的CEO。2019年,時任CEO兼董事的布萊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因為和公司女下屬傳出桃色緋聞,違反英特爾道德規定,閃電離職。時任英特爾CFO的司睿博臨危授命,并在7個月后轉正。此前他曾在泛大西洋投資集團擔任運營合伙人、還在eBay擔任過9年的CFO。但因不具備技術背景飽受市場懷疑。
“Bob在財務控制支出方面控制得很不錯,但英特爾最大的問題就是技術落后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并不全是他的責任。”一位英特爾前高管對AI財經社說,最近這些年,公司歷任CEO缺乏技術背景是一大重要原因。
21世紀初,時任英特爾CEO的克雷格·巴雷特(Craig Barrett)還是一位技術出身的高管,他非常有沖勁,帶領英特爾進軍網絡服務器領域。而下一任的CEO 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則是銷售出身,在他任職期間英特爾出現過一次危機,芯片的性能居然不如千年老二AMD。但保羅·歐德寧任職期間最大的敗筆,則是抱怨蘋果事多報價太低,拒絕了給蘋果iPhone開發芯片的機會,這讓英特爾錯失了進入移動互聯網的最好時機。
前述英特爾高管稱,當時在選擇保羅·歐德寧的下一任接班人時,帕特·蓋辛格也是當時的候選人之一,但同樣是銷售背景出身的另一個候選人馬宏升(Sean Maloney)更被看好,“帕特最后相當于是負氣出走”。2009年,帕特離開了英特爾轉投EMC旗下,2012年起擔任VMware的CEO。
一個有意思的插曲是,2019年末VMware中國大會上,記者問帕特·基辛格:“如果現在有再選擇一次的機會,英特爾和VMware,他會選擇哪個”,帕特·基辛格毫不遲疑地說“VMware” 。過去8年,他把這家公司發展成為私有云代表企業。在宣布帕特的新去向后,VMware股價下跌了6.79%。
不幸的是,當時的熱門候選人馬宏升卻突然中風,提前退出美國最大芯片公司CEO的職位競爭。之后因桃色緋聞卸任的布萊恩·柯再奇(Brian Krzanich)成為了新一任CEO。“Brian是工程師背景,從芯片制程部門出來的,有點黑客范,喜歡折騰物聯網、可穿戴、無人機這些新技術,但是轉了一圈,卻把真正重要的芯片制程給落下了。”
當時布萊恩·柯再奇提出了5個戰略:云、物聯網、存儲和可編程解決方案、5G、摩爾定律,同時,他還積極推動創客文化,鼓勵英特爾生態伙伴做機器人、無人機等新產品。但是如今來看,這些沒有給當時處于轉型期的英特爾帶來什么收益。在他提出的5大戰略中,也只有云業務有些成績。
緊急接任的司睿博又是CFO出身,由于缺乏對技術戰略性的思考,他并沒有讓英特爾重獲新生。在職期間,英特爾還出現10nm等先進制程工藝的多次延期。在英偉達、AMD大舉收購之時,英特爾還以90億美元價格把自己的內存芯片業務賣給了SK海力士。
我們已經多年不會打仗了
2020年,是英特爾的“水逆”之年,幾十年來作為美國芯片領導者,它的市值被英偉達超越,已經失去了美國市值最高芯片公司的地位。
因為錯誤的CEO人選,英特爾錯過了移動互聯網、芯片設計和制程落后、在無線上錯押WiMAX技術。
圖/視覺中國
“錯過移動互聯網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因為這是創新最密集的地方。臺積電為什么會那么厲害?因為整天被蘋果、高通這些客戶推著不斷往前走,三星也是一樣。而英特爾一直采用IDM模式,自己設計自己制造,只服務內部,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微軟錯過了移動互聯網就馬上選擇了云計算這個新戰場,去挑戰最牛的亞馬遜,現在英特爾缺乏一個需要去撕咬、去干掉的對手。”英特爾前高管說。
“我們已經多年不會打仗了。”一位英特爾員工對AI財經社說,“其實英特爾的人是有能力的,但在豐厚利潤的市場上,大家過了好多年好日子,我們已經不知道怎么上戰場了。”
如今,英特爾的先進工藝開發明顯落后于對手臺積電和三星,臺積電的5nm在2020年二季度量產,三星的7nm工藝也在當年量產,而英特爾目前尚未突破7nm。司睿博在職期間有消息稱,英特爾將可能尋求臺積電7nm代工。而反觀CPU上的老對手AMD,已經憑借臺積電進入了7nm時代。英特爾為此被業界嘲諷為擠牙膏。
“如果像帕特這種特別有血性的管理者,肯定是會鼓舞全體一起作戰,把對手干掉。但是司睿博比較務實,就說直接找臺積電代工得了,這其實是一件很打擊士氣的事情。”前述高管認為,現在英特爾整體的企業文化“非常軟”,“以前是絕對不允許錯過摩爾定律的節奏,但現在大家心照不宣,錯過就錯過了,這種狼性變少了。”
但英特爾在宣布這次的新任命時,也同時透露在7nm制程技術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并將于1月21日的Q4財報電話會議上更新相關信息。
作為曾經主導全球PC市場的“Wintel”(Windows+Intel)聯盟成員之一,英特爾幾乎是摩爾定律的代名詞,如今,新時代的游戲規則已經在被挑戰者改寫。
在傳統的PC和服務器領域,業界一直公認“intel高性能,ARM低功耗”。但在2020年,與英特爾合作長達15年的好朋友蘋果宣布和英特爾分手,自家Mac電腦全部替換成基于Arm架構自研的芯片M1。“蘋果M1打破了英特爾高性能的神話,PC突破了才會有云的破局,雖然現在開發人員使用的都還是英特爾,M1出來之后可能會有很多人換成ARM-base的開發環境。”一位芯片行業人士對AI財經社說。
2020年底,對沖基金Third Point首席執行官Daniel Loeb曾致信英特爾董事長Omar Ishrak,認為英特爾如今的困境可能威脅到美國的科技行業,并敦促英特爾考慮其他選擇,包括出售部分收購業務,并拆分設計和制造業務。如果成真,這將結束英特爾長期以來作為美國領先集成半導體制造商的地位。
英特爾沒有跟上時代脈搏,不僅掉了市值,甚至讓自己的員工也變窮了。
《浪潮之巔》作者、投資人吳軍最近說,過去,英特爾或者思科的員工在硅谷地區看房子,不需要像其他買家那樣證明你在銀行有錢能支付首付,只要亮出工牌就可以了。因為有差不多十年的時間,思科和英特爾的股價是年年翻番。“今天,不要說亮出工牌沒有用,即使英特爾和思科總監一級的主管,都未必會去硅谷最好的區看房子,因為他們根本買不起。”
如今的英特爾正處于關鍵的轉型期,大的背景是,業界不僅需要CPU處理器,也需要多種人工智能、存儲、連接的處理器芯片。因此,英特爾正試圖從一家CPU芯片公司,轉型為“XPU”公司,滿足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的發展需求。而面對十多年積累的頑疾,回歸后的帕特·蓋辛格能讓英特爾走出芯片制程和士氣的低谷,重回巔峰嗎?
雖然資本市場很看好這位技術派的回歸,但目前沒人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不過,帕特本人看起來斗志昂揚。他在內部信的結尾寫道:“相信大家會有很多關于下一步的問題,我期待著聽到它們,即便我不會在第一天就能給出全部答案。和大家一起開啟這段旅程,我已迫不及待!”
猜你喜歡
榮耀Magic V3正式發布,9.2mm再次刷新折疊屏輕薄紀錄
榮耀Magic旗艦新品發布會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