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元征信被央行罰沒近2000萬元
金融科技靠打擦邊球賺快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近日,央行公布對鵬元征信有限公司(下稱“鵬元征信”)的行政處罰,合計罰沒接近2000萬元。
行政處罰信息顯示,鵬元征信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包括:未經批準擅自從事個人征信業務活動、企業征信機構任命高級管理人員未及時備案。對此,央行沒收其違法所得1917.55萬元,并處罰款62萬元,合計罰沒1979.55萬元。
鵬元征信公眾號發布公告表示:處罰是由于公司在2019年對機構客戶提供的個人報告中,少量報告含有個人貸款信息。公司已于2019年底完全停止對外提供含有個人貸款信息的報告,完成了央行要求的全部整改內容,現有業務和產品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可以繼續為用戶提供服務。
將處罰信息與鵬元征信的公告放在一起看,頗為有趣:鵬元征信說自己少量報告含有個人貸款信息,而這“少量報告”居然產生了1917.55萬元違法所得。
想來,有趣。
鵬元征信成立于2005年4月8日,具有央行備案的企業征信從業資格,總經理、董事長以及實際控制人為谷國良。
2014 年,央行決定試點辦理個人征信業務牌照,首批申請個人征信試點牌照的八家機構中也有鵬元征信的身影。
悲催的是,這八家機構最終無一獲牌,2018年1月,百行征信獲的個人征信牌照,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為最大股東,八家機構各持股8%,相比于之前曠日持久的"準備工作",百行征信僅用32個工作日,就獲得我國首張個人征信業務牌照。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量機構拿著企業征信牌照做個人征信的事情,再冠以大數據風控、科技輸出之名,但實際上的大數據風控與個人征信并不是一個概念。
一位大數據風控從業人士對讀懂新金融表示:“個人征信信息處理行為,一般不應涉及主觀的價值判斷,而應是對相關信用記錄的客觀展示(例如,央行個人征信報告);如通過模型等方式對上述記錄進行了處理,形成了諸如信用分等具備價值判斷或標簽的信息并對外提供,則一般不會認定為個人征信信息處理行為;而第三方風控公司主要是為企業提供基于智能數據分析的風險管理服務。”
一個是脫敏后的“主觀價值判斷”一個直接的“信用記錄客觀展示”,說到底還是圍繞“個人信息”產生的問題。
數字時代,信息就是金錢,引無數企業競折腰。
2019年后半年,大量涉及個人信息買賣的企業被公安機關抓獲,其中就包括同為百行征信八家股東之一的考拉征信。
據央視網報道,2015年3月以來,北京考拉公司非法提供查詢返照9800余萬次,獲利3800余萬元,在公司服務器中查獲并收繳被非法獲取、存儲的公民姓名、身份證號、相片近1億條。警方已將考拉征信服務有限公司及北京黑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銷售、技術等20余名涉案人員抓獲。
如今考拉征信官網已經無法打開,團隊疑似已經解散。
2019年風波后,征信、數據等行業熱詞一度成為敏感詞匯,個人征信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嗎?當然不。
2020年12月25日,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我國征信市場發展將迎來一個黃金發展期。在培育和發展征信市場方面,人民銀行會堅持嚴監管、強供給和保安全的治理思路。
他強調,要把信息安全和權益保護放到首位,征信信息收集必須依法依規,符合《民法典》、《征信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人民銀行將繼續完善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將所有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于判斷企業和個人信用狀況的信息服務,全部納入征信監管,實行持牌經營。對非法從事征信業務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就在鵬元征信被罰前后,我國第二張個人征信牌照發出了。
2020年12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受理了樸道征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征信業務申請。12月25日,央行批準該公司個人征信業務許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樸道征信有限公司于12月28日在北京成立。
從獲批籌建到正式成立,樸道征信僅花費不到1個月的時間,同百行征信一樣閃電獲批。
相比之下,數年之前央行征信局局長萬存知對于8家進行個人征信開業準備的機構的判斷是“目前沒有一家合格,在達不到監管標準情況下不能把牌照發出去。"
不是監管不支持,實在是不合格,鵬元征信和考拉征信也用事實證明了它們確實不合格。
而個人征信市場,風雨過后見彩虹。
猜你喜歡
恒大:深夜回應被監管部門約談,還澄清了小米收購恒大汽車股份傳聞
“被央行、銀保監會約談”、傳與小米談出售恒大汽車股份,恒大集團一日之內被曝出兩大重磅消息。8月20日凌晨兩點多,恒大集團針對上述事件一一做了回應。“螞蟻”再被約談,旗下業務全持牌,金融科技獨角獸如何監管?
4月12日,螞蟻集團再次被央行等四部門集體約談。這是自去年12月首次被約談以來,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螞蟻再次遭遇“高規格”約談。這樣的事情顯然并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