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總額超7億美元,現已完成C1輪1.5億美元融資
今日,地平線公告已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機構包括國泰君安國際和KTB。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加速地平線車載人工智能芯片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
五源資本創始合伙人劉芹表示:“人工智能是中國創業者少有能夠同步參與全球競爭的技術領域,而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細分方向。我很慶幸在5年前有機會聆聽余凱表達他的芯片野望,并持續陪伴公司的成長。作為一個芯片的門外漢,余凱在爭議中前瞻性地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隨著智能汽車逐步走向主流,地平線也一步一步地走到聚光燈下。”
地平線成立于2015年7月,是全球第一家AI芯片創業企業,致力于邊緣人工智能芯片及解決方案的研發,基于創新的人工智能專用計算架構BPU(Brain Processing Unit),規劃了完備的研發路線圖。
地平線曾獲得晨興資本領投的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2016年4月獲得來自DST Global的數千萬美元Pre-A輪融資,同年7月,獲得雙湖資本、青云創投、祥峰投資、晨興資本、高瓴資本、金沙江創投、線性資本、真格基金的A輪融資。2017年10月,地平線完成由Intel Capital領投的近億美元A+輪融資。2019年獲得來自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的6億美元左右B輪融資,估值達30億美金。
2020年是地平線車規級AI芯片的前裝量產元年。地平線征程2在長安 UNI-T 和奇瑞螞蟻兩款車型上分別實現了智能座艙域和高級別輔助駕駛域國產AI芯片量產上車的零突破。截止2020年11月,中國首款車規級AI芯片地平線征程2出貨量已超10萬。
目前,地平線已同長安、上汽、廣汽、一汽、理想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以及奧迪、大陸集團、佛吉亞等國內外知名主機廠及 Tier1 深度合作,成功簽下20余個量產定點車型,預計明年裝車量可達百萬臺。
地平線創始人&CEO余凱提到,汽車行業有它固有的規律和時間表,車規級的芯片,從研發、立項,到跟主機廠定點,到大規模商用,也有它的周期。在汽車市場環境和政策推動的多種因素下,主機廠們都在加大對智能化功能的投資與布局,L1、L2級別的ADAS作為汽車智能化的初級階段產品,有望在最近幾年率先普及。據研究機構預測,國內ADAS市場規模未來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7%,2023 年國內 ADAS 市場規模將達到 1200 億元。
地平線花了四年的時間,在去年推出了中國第一款車規級的AI芯片。今年是我們AI芯片量產上車的元年。這是地平線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智能汽車產業的一個里程碑。明年,地平線希望在多拿量產車型方面多下工夫,但今年的核心還是扎扎實實地把芯片量產上車的質量給做好。
余凱組建了中國第一個人工智能研究院,創立了全球第一家AI芯片企業。作為開拓者就注定要在黑暗中摸索,在被問及如何與痛苦相處時,余凱表示,我覺得很難說做開拓者,或者反共識的思維會帶來所謂的痛苦,或者過度的情緒。相反,其實我覺得,整個創業、創新的過程是一個非常理性的過程。
他還提到:“創業一定是要去思考趨勢,去洞察什么才是真正的市場需求;然后去辨別,在噪音中什么才是信號,在混沌中什么才是方向。這個過程我認為是讓人很著迷的。我覺得你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是你真的喜歡它,真正的去沉醉于其中。很多突破,看起來與眾不同、反共識,但是當你抓住的是真正的方向的時候,其實內心是蠻有成就感的。所以我覺得創業的過程中,真正需要的其實這種理性,而不是感性的感受。”
另外,余凱表示,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是在PC和移動時代之后,下一個20年、30年,什么是影響人類的規模最大的計算平臺?我認為下一個最大的計算平臺肯定是面向終端機器人的,在邊緣側。這可能又是一個比較反共識的思考。而車載計算毫無疑問是機器人計算平臺里最為重要的垂直應用之一。未來幾十年我們將迎來機器人的時代,無處不在的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機器人,會讓我們生產生活的整個價值鏈條被重構。這是未來最大的趨勢。這也是地平線的愿景,要做機器人時代的底層賦能者。從當前到2030年,我們會專注于做車載的計算,因為這是機器人時代的前奏。
未來,地平線將堅定“底層賦能者”的定位,堅持以“芯片+算法+工具鏈”為基礎平臺,結合整套數據閉環的能力進行底層技術開放賦能。
猜你喜歡
投了一家工控領域創企,施耐德電氣高瓴創投攜手
安馳控制致力于為行業提供技術領先的電氣控制和能效解決方案,為設備制造商提供集成化的自動控制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