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下半場:重新發力線下渠道,爭國內高端第一

        AI財經社華雪2020年12月18日 15时 大公司
        12月初,高通驍龍技術峰會如期進行。今年有兩個特殊,一是因為疫情搬到了線上,往年都是在夏威夷舉辦。二是發布了最新一代旗艦芯片,但這次沒有走尋常路,而是起了一個非常中國味的名字——驍龍888。

        “體現了中國品牌的實力”

        12月初,高通驍龍技術峰會如期進行。今年有兩個特殊,一是因為疫情搬到了線上,往年都是在夏威夷舉辦。二是發布了最新一代旗艦芯片,但這次沒有走尋常路,而是起了一個非常中國味的名字——驍龍888。

        這是芯片設計大廠對中國市場的迎合和重視。在高通的合作背景板上,有很多響亮的名字,囊括了幾乎全世界所有的主流手機品牌,而中國品牌占到三分之二以上。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專門提到了一加手機,一加8Pro被美國運營商Verizon選中。“體現了中國廠家的實力。”孟樸評價,Verizon的認證是行業的金字招牌,它有著最嚴苛的測試和認證。

        在高通的客戶里,一加肯定不是出貨量最大的那個,但它在全球市場的表現得到了合作伙伴的認可。

        一加下半場:爭國內高端第一,重新發力線下渠道

        圖/視覺中國

        其實,高通心里比誰都清楚。雖然其他品牌也在采買高通旗艦芯片,但一加不同,它過去只做高端旗艦,而且只用高通芯片,所有調校都在圍繞高通,最能體現高端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調性相投的一加和高通在高端領域是互相成就的存在。早在2018年,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就是唯一一位被邀請去做演講的中國嘉賓。

        很多國內的用戶多少會有疑問,在國內知名度和用戶群都不是最大的一加憑什么能得到高通的肯定?

        這種認知的偏差有歷史原因。2013年底,從OPPO離職的劉作虎創辦一加,由于劉作虎長期在北美工作的經歷,他并沒有將一加局限于國內或者海外市場,一開始定位就是全球化的品牌。

        但不得不承認,劉作虎當時也沒想到一加會在海外先火起來。一加1的總銷量近150萬臺,銷往了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火爆的跡象從第一代機器就展露無遺。

        這種狂熱是當下用戶所無法理解的。你肯定沒想過,海外用戶愿意花3000美元拍下了5個一加1手機的邀請碼,購買手機的資格比手機本身都更貴。而美國亞馬遜有將近兩千名員工購買了一加1。一加簡潔流暢的系統和只做旗艦的理念,在早期得到了科技極客的追捧。

        為了獲得一加在印度的獨家代理權,亞馬遜印度CEO曾帶著VP飛抵香港,與劉作虎接洽。印度亞馬遜提供了非常誘人的條件,安排專人對接,甚至專門調整了網站購買流程,適應一加的邀請碼購買機制。最終一加1上線后,第一個月銷售量近7萬部,這是在沒有做任何市場推廣的情況下。

        一加1的表現很快引起了海外媒體的關注。《時代周刊》首次刊登來自中國的手機評測,并且給予了很高的評價:“It’s hard to imagine a better phone for Android geeks”(難以想象有這么適合安卓極客的手機)。

        世界各地的運營商也表達了對一加的濃厚興趣。運營商希望通過自己的選擇體現差異化,展示專業度。而不將就的一加正好符合了他們的期待。

        2016年,一加與芬蘭運營商Elisa合作,這是一加首次進入運營商體系,而后,一加連續24個月成為Elisa單品手機銷量第一,甚至伴隨Elisa由芬蘭第二大運營商登頂第一大運營商。

        英國運營商O2曾在一次深圳市場走訪時,偶然聽說了一加的故事和產品后,當即決定修改行程,趕到一加辦公室足足聊了4個小時,談妥了合作。

        2018年,一加與美國最大的運營商之一T-Mobile達成全面戰略合作。美國的市場準入門檻高,按運營商的合作流程,從最初的調查、走訪,到后期的認證、測試,正常流程在16個月左右。但一加和T-Mobile從第一次見面,到產品上市只用了11個月,打破了T-Mobile的上市記錄。

        T-Mobile內部做過一個調研,如果要引入新品牌會選擇哪個,管理層大部分選了一加。一加最終進駐了全美5600多家門店銷售,這也是中國手機品牌第一次在高端市場贏得北美主流運營商的認可。兩年時間拿下多家歐美運營商,這使得外界對一加有一個稱呼,“運營商之友”。

        一加受到海外用戶和運營商的追捧,有其產品上的亮點。一加早年帶給用戶的驚艷之處,除了與CM團隊合作的簡潔原生系統外,還有在細節上進行的打磨和創新。

        一加1被討論最多的是BabySkin的外殼。劉作虎當年專門跑到日本,聯系了一家叫Cashew株式會社的公司,找到了一款此前從未商用過的涂料“BabySkin”。

        這款嬰兒肌膚般細膩觸感的材料,令劉作虎非常驚喜,他興奮地給深圳團隊打了幾個電話,把后蓋材料定下來了。第一批機器做出來,劉作虎拿著后蓋在臉上不停地搓,邊搓邊感嘆“這太舒服了”。

        沒想到,不善言辭的劉作虎,居然把真實的感受在發布會上直白地表達了出來,說了一句“手感真TM爽”。而這句真性情的話,成了整個手機發布會最大的宣傳點和賣點,甚至還引發了友商的學習引用。

        包括后來的一加3的全金屬機身,一加6的AG玻璃工藝,這些創新都曾給一加帶來了口碑。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對一加3給出過很高的評價:“一加3T是你最值得購買的智能手機”,并給出了8.8的高分,這也是當時中國智能手機獲得的最高評分。

        這種創新隨著一加的市場規模和知名度的提升,被外界賦予了更高的期待,一加也開始走向更深層次的創新。

        2019年,經過6年積累的一加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花1億元向三星定制一款高幀率屏幕。一直堅持流暢體驗的一加以前都是在軟件或者系統層面,現在則投入大手筆,把硬件進行全面升級。

        這個被用到一加7Pro上的屏幕,最終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屏幕測試機構DisplayMate給出了A+等級評價,這是國內首個獲得A+評分的機型。“一加7 Pro的屏幕綜合表現超乎預期,它將智能手機的屏幕質量拉升到了新的水準。”DisplayMate在評語中寫道。

        而根據一加NPS調研數據,90Hz成為了排名第一的用戶購買理由。90Hz高刷新率成為了旗艦標配,后來包括華為、小米和三星在內的廠商都在旗艦機型上采用了高刷屏幕。

        但有不少人說,背后都是供應商三星的功勞。這樣的評價其實有失偏頗。一加首先洞察到了用戶體驗,發現了屏幕重要性,再去聯合三星做了屏幕定制與調校。在一加之前,其實三星自己都未曾將這種屏幕用于手機。

        況且,手機是一個整體體驗,并不是直接把屏幕買回來裝上去就能使用。一加為了這塊屏幕,前前后后花費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籌備,先是解決了系統、硬件和軟件的流暢問題,然后才向三星顯示提出了定制需求,背后需要大量的適配和優化。就像法拉利的發動機,安裝在一輛拖拉機上,也開不出生死時速的感覺。

        一加概念機“OnePlus Concept One”將這種創新帶到了新的高峰。這款機器采用了“潛隱式后攝”設計,通過電致變色技術將后置攝像頭模組隱藏在手機后蓋下,只有在使用時才顯現出來。這是電致變色技術首次應用在手機行業。

        如果放在三四年前,一加肯定沒有這個實力。說白了,創新的背后都是實力的較量。以前,一加更多在手感、排線這些方面做一些創新,最近幾年,能明顯看到,一加也開始在系統上做優化,讓供應鏈配合定制,有意識地引領行業走向。

        細節狂的生存手冊

        “在合適的時機做合適的事情。”一位知情人士評價一加早期的成功。在海外工作多年的劉作虎有著全球化的基因,這種優勢是其他手機品牌所無法比擬。

        一加早年在海外策劃過一場“粉碎過去”的營銷活動。游戲很刺激,消費者只需把自己砸爛舊手機的視頻上傳到YouTube,然后就可以一美元換一部一加手機,外加三個購機資格邀請。

        在活動之前,劉作虎還擔心這么做會不會被人罵。很多海外用戶卻覺得非常酷,和當年風靡一時的冰桶挑戰一樣。但活動的前提是必須被一加官方選中的用戶,然而很多人沒看清楚規則,被喜悅沖昏了頭腦,掄起錘子猛砸一通。好在劉作虎最終都給用戶換了手機,一加也因此在海外有了知名度。

        一加下半場:爭國內高端第一,重新發力線下渠道

        圖/視覺中國

        在這件事情上,一加表現出對海外市場更深刻的理解。其實一加的產品也更貼近海外用戶的消費習慣。比如一加主打的原生安卓概念,也更符合海外消費者的需求和理念,他們沒那么在乎手機參數和跑分大小,而更關注手機整體的流暢體驗。所以,一加1選擇與CM團隊合作,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簡潔流暢的產品體驗延續至今。

        粉絲文化也在一加的崛起過程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老加油”們都知道,一加手機的系統里有一面“功勛墻”,上面寫滿了為氫OS提出寶貴意見的用戶名字。這是對用戶的尊重,也是一加刻在基因里的東西。每到一個國家,劉作虎都會邀請當地的用戶吃飯,保持與用戶的近距離交流。

        一加至今保留著濃厚的社區文化,這些人以“加油”互稱。郭晉菁在云南的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是一加手機的鐵桿粉絲。他曾在一加社區曬過一張圖,里面是他用過的九臺一加手機,幾乎囊括了一加歷代機型,包括多臺聯名款。像他這種忠實的用戶,在加油社區里不勝枚舉。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一加對產品本身的變態重視。劉作虎一直以產品經理自稱,沒事就愛倒飭手機。比如他一直覺得,從左向右滑動按鈕來接電話是個不爽的動作,讓人別扭,硬是改成了上下滑動,向下對著自己,表示接納,向上表示掛斷。

        這種案例不勝枚舉。一加1采用了懸浮屏做工,就是屏幕要高出機身少許。在劉作虎最初的設想中,屏幕要比邊框高0.5毫米,但樣機出來后,多了0.1毫米,比頭發絲還小的差距,無關緊要,但劉作虎堅持要求下沉,最終只好屏幕下降了0.05毫米,邊框上抬了0.05毫米,“感覺看著更舒服了”。

        劉作虎在這種細節上的嚴苛要求近乎瘋狂。在一加5投模前夜,劉作虎發現手機尾部曲線的光影不夠翹,他決定把輪線往前推0.1毫米。手機對空間的要求非常精密,為了這0.1毫米,手機內部硬件和走線需要重新堆排,投模延遲10天。但這讓劉作虎特別滿意,這條線讓這部機器有了更性感的呈現。

        這種性格和追求往往是刻在基因里的,即便在做手機之外的東西,劉作虎風格依舊。

        一加曾被調侃為被手機耽誤的“箱包廠”。手機廠商在手機之外,都喜歡做一些周邊產品,但大多是玩票性質,順帶賺點錢,很少有劉作虎這么用心。

        此前,一加發布了第二代雙肩包Explorer,這個背包采用了軍用級面料和芳綸纖維的縫線,底袋用了防水內層,方便雨傘。吸扣用的是德國FIDLOCK設計。劉作虎透露,光這個吸扣的成本就占到了雙肩包總成本的30%。

        用心的產品往往能得到正向反饋。這就造成一個奇觀,其他廠商的手機發布會,經常能看到背著一加雙背包的媒體人,讓人誤以為是一加的產品發布會。這種現象持續至今。

        高端之外的機會

        2020年,手機市場的格局本已趨于穩定,但突如其來的疫情在將其重塑。手機市場遭到了重創,尤其是二三月份,趕上春節銷售高峰期,疫情讓所有人待在家里,門店開不了業,工廠開不了工。

        但各企業驚喜地發現:高端手機市場在疫情之下表現得韌性最強,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暴跌了23%,而高端市場同比僅下跌8%。

        一加下半場:爭國內高端第一,重新發力線下渠道

        圖/視覺中國


        高端機型不僅僅帶來更高的利潤,也在被更多消費者認同。向上走成了小米、OPPO和vivo這些大廠的必經之路。其實,站穩高端的訴求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出現。小米將紅米獨立之后,試圖擺脫極致性價比的標簽,開始推概念機,開始在拍照等體驗上與華為高端機對齊。而OPPO和vivo同樣受制于此前的品牌調性,他們都確定了各自旗下的高端品牌序列,采用升降攝像頭和屏下指紋等全新的技術,試圖扭轉用戶的認知和偏見。

        而同行努力得到的,卻是一加沉淀已久的。它沒有品牌包袱,一直堅持做旗艦,靠著口碑慢慢傳播滲透,在消費者心智里是高端的存在。

        界面新聞曾專門針對華為遭遇禁令后做過市場調查,“高端手機里面,一加(手機價格)算是黃金的價位段區間。”接受采訪的經銷商說。華為因為美國制裁,芯片無法得到保障,空出了一大片高端手機市場。

        而一位陜西經銷商對AI財經社透露,之前的高端機只有三星和蘋果,最近幾年消費者可以選擇華為和OV,如今也開始有用戶主動詢問一加,對于渠道商而言,他們也不會排斥新品牌的進入,甚至更加希望銷售的多元化。

        市場的反饋令人振奮,高端市場一直是一加的護城河和立足之本,而在這個歷史當口,越來越多消費者愿意為一加的高端調性買單。在一加的7周年發布會當天,劉作虎就給明年定下了一個目標:國內力爭線上高端第一,線下大舉發力。

        然而,相對于整個市場來說體量有限,無論華為還是小米,最終撐起他們排在全球前五的,并不是旗艦機,而是出貨量更大的中低端機型。而且手機品牌越來越集中,接下來的每一次戰役都會是全面戰爭。

        三年前,如果你問劉作虎會不會考慮做中低端產品。幾乎會得到否定的回答,他的態度很明確,一開始就做中低端,很難往高端走,這也是不少國產品牌面臨的窘境。

        你要說劉作虎不想做大,敲我一棍我都不信。早期他有過更多嘗試,只不過這條路沒有走通,甚至一度將剛誕生的一加置于生死存亡的危險境地。


        2015年那會兒,智能手機的戰爭也從線上擴展到了線下。第一代產品便一炮走紅的一加籌劃在旗艦機之外,再推出一款價格更低的輕旗艦一加X,主打中端,試圖擴大企業規模,爭奪更大的市場份額。

        但互聯網模式和線下的渠道規則存在矛盾,一方面要求成本足夠低,給渠道留出利潤空間;但另一方面劉作虎又對產品本身有很高的要求和期待。很快,劉作虎關閉了所有線下門店,而定位模糊的輕旗艦一加X也被砍掉了。

        這一年,一加首次出現營收虧損。

        好在及時調整方向,只做線上和旗艦精品,一加才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而且口碑都很好,最近連續三年斬獲PCMag讀者選擇獎第一,其中用戶最為關注的總體滿意度和推薦指數一加分別達到了9.2和9.4。

        一加2015年在中端機和線下渠道的嘗試雖然沒有成功,并不意味著這件事不正確。更多的因素是當時的時機不對,剛成立的一加力量尚小,攤子又鋪得太大,除了中端機和線下渠道,當時也在開發氫OS。

        時過境遷,一加的實力和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語。而且相比于品牌向上突圍,從高端市場往中低端和其他品類擴張更加順理成章。

        從去年開始,一加也陸續在海外試水發布了首款智能電視OnePlus TV和一款定位中端的機型OnePlus Nord。從目前的成績來看,試水結果還挺理想。今年開始,一加重點拓展線下銷售渠道,國內已經覆蓋了31個省的240個城市,線下合作門店增長率達到了 316%。

        一直堅持在高端市場發力的一加,充分展現了高端手機市場以外的強大后勁。

        走過7個年頭的一加,高端市場固然是其一如既往的使命,至少目前還沒有站到國內第一的位置上。但外界其實更加關心的是,一加如何迎接下一場格局多變的手機戰役。從一加試水電視和中端機市場的表現來看,過去七年沉淀的高端實力使得它有足夠強的品牌號召力,一加在下半場的全方位布局變得更加可期。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大香伊人蕉在人依线|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观看|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色老板亚洲视频免在线观|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在线|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av区一区二区三|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