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演藝:中國旅游演藝第一股的進擊之路
1
文旅老兵
作為文旅產業老兵,宋城演藝成立于1994年,距今已過去26年。2010年,公司在深圳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為300144,成為中國旅游演藝第一股。
上市至今,公司股價一路走高,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上漲行情。2020年,即使遇到新冠疫情這樣的黑天鵝事件,也未影響其股價的持續堅挺。截止最近一個交易日,宋城演藝收盤價為17.88元/股左右,市值高達468億元。
回顧其發展史,我們可以發現,起家于南宋故都杭州,起初以樂園形式經營(杭州宋城千古情景區和杭州樂園),后逐漸發展形成了以“主題公園+現場演藝”為核心的成熟業務模式,并將“千古情”系列演出打造成了國內最為知名的旅游演出品牌。
根據公司公告的2019年度年報顯示,宋城演藝實現營業收入共計26.12億元,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達13.4億元。在收入中,除14.68%來自六間房直播收入外,其余大部分來自分布于杭州、桂林、麗江等地的現場演藝及旅游服務,因此,旅游演藝為公司最核心的基本盤業務。
進擊之路
研究宋城演藝的擴張之路,筆者首先梳理了公司已公告的項目情況:
*注:受疫情影響,部分預計開業時間存在延后風險
根據上表按時間軸來看,其擴張之路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發展杭州大本營(1996-2012年),第二階段為首輪異地擴張(2013-2014年),第三階段為再次啟動異地擴張(2017年至今),中間存在部分停止異地擴張時間,主要系2015年公司收購互聯網直播平臺六間房后,將重心聚焦在了互聯網演藝方向,后因經營情況不理想,于2018年在上市公司層面進行了剝離。
第一階段:模式初探
宋城演藝第一階段的核心重點為發展杭州大本營,樹立品牌,這一階段公司花費了約6年時間。
宋城演藝最早以杭州經營仿古建筑主題公園宋城景區起家,1997年正式推出了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為國內首批推出“旅游演藝”的企業,第一次實現了通過在主題公園內修建大劇院實現商業化運作的模式。此后,宋城集團還陸續在大本營杭州修建了定位為綜合主題公園、親子樂園和戲水樂園的杭州樂園、爛蘋果樂園和浪浪浪水樂園與千古情景區實現聯動,提升人氣。
根據2010年宋城演藝《招股說明書》顯示,2007年宋城景區的旅游人數為48.2萬人次,演藝聯票收入為8446.2萬元,而到了擴張前的2012年則達到了180萬人次,演藝聯票收入為3.94億元。由此可見,至2012年,宋城演藝已經在本部杭州形成了“主題公園+現場演藝”的穩固盈利模式。
第二階段:標準化復制
到了2013年,宋城演藝的“千古情”系列演出已經有了約6年的品牌積累,同時,根據上市公司2012年度年報顯示,當年上市公司實現經營現金凈流入2.16億元,同時2012年末貨幣資金儲備量為14.24億元,在資金實力及項目運營能力上,均具備了異地擴張能力。
有此基礎,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宋城演藝分別拓展了三亞、桂林及九寨溝三個異地項目。
該階段的復制采用的是標準化模型的方式,其標準化具體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標準化的選址:配套大流量核心景區
根據《華泰證券研究所》的研報顯示,在2013-2014年期間,國內排名前4的旅游城市分別為杭州、麗江、三亞及桂林,與這一階段宋城演藝拓展的城市重疊度較高。
在具體地址選擇上,與當地核心景區相配套成為了主要標準,具體情況如下:
(2)標準化的內容:定制化“千古情”演出
經過第一階段杭州本土的商業化運營,“主題公園+現場演藝”的內容模型已較為成熟,因此,在建設三亞千古情、麗江千古情及九寨千古情時,公司采用了“標準化的內容+本土化再創作”的模式。
標準化的內容模式,即主題公園內有表現地域文化的標志性廣場(比如大城門)、民俗商業街(特色餐飲、購物、各類民俗活動)、游樂街(無機械、易維護)、兒童樂園等。同時有室內大型劇院上演“千古情”系列演藝,劇院平均座位數基本在2000-4000,視游客數量每天可演出多個場次。演出內容一般分為5-6場,集歌舞、影視、雜技、武術、模特走秀等多種表演形式,并和劇場內舞臺機械高科技聲光電效果進行混搭,各模塊高度標準化、易復制,同時以規模化培訓降低對明星演員依賴,基本一臺演出演員+后臺人員控制在100人以內。
本土化再創作模式,即結合當地特色策劃“千古情”系列,如在三亞為《三亞千古情》,在麗江為《麗江千古情》。
(3)標準化的投資:自主投資,成本可控
此階段,由于處于異地擴張初期,宋城演藝的《三亞千古情》《麗江千古情》及《九寨千古情》均采用宋城演藝自主投資、對項目絕對控股的模式。一般投資為6億元以內,占地在70-140畝。
該階段的三個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由于《千古情》為重演藝類項目,因此,需要的土地面積及投資總額遠小于傳統的主題公園,與濟南華強方特、上海歡樂谷及常州恐龍園比較如下:
同時,在盈利能力方面,根據華泰證券研究所的研報顯示,三亞千古情、麗江千古情及九寨千古情項目財務情況如下:
營收變化:
毛利率變化:
凈利率變化:
從上圖可以看出,宋城千古情項目的盈利能力非常強,一般半年內即可實現收支平衡,并實現正向現金流。從營收來看,一般經營到第4年即可保證每年2-3億以上年收入,3-4年即可收回投資成本。從毛利率及凈利潤率看,平均項目毛利率超過70%,凈利潤率超過50%。
(4)標準化的營銷:廣告+綁定旅行社
在定價方面,該階段宋城演藝已形成了穩定的定價體系,公司根據不同區域定價略有差異,一般一二線城市或一線旅游目的地只售公園+演出門票套票,票價在260-310元之間。
在定價方面與當地知名的現場演藝相比,存在票價略高的情況,具體以麗江為例:
在營銷方面,此時,宋城演藝已十分注重廣告推廣,地接社、民宿客棧、酒店均可見宋城的廣告宣傳,機場、高速公路兩側隨處可見宋城的廣告牌。同時,這一時間公司也與國內主要旅行服務機構均建立了良好的關系。
第三階段:輕資產品牌輸出+運營升級
到了2017年,宋城演藝的“千古情”系列已運營達20年,并有在杭州、三亞、麗江及九寨溝四地的布局,品牌效應十分突出,因此,該時期拓展開始進入品牌輸出及運營升級階段。
(1)品牌輸出
在這個階段,除自投的桂林千古情及張家界千古情項目外,公司還拓展了《炭河千古情》及《江西宜春明月千古情》兩個品牌輸出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2)運營升級
經過20年的發展運營,宋城演藝《千古情》系列盈利模式已較為清晰,即:
從上述公式看:
第一,天數與票價變化空間較小,票價在消費者心中已形成一定規范,敏感度較高,不宜大幅度調整;
第二,座位數及劇場數與劇場的建設有關,可調整;
第三,上座率與場次及劇目有關,可調整;
因此,在這一階段,宋城演藝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從原來的演藝1.0(1主題公園+1家劇場)走向演藝2.0(1主題公園+雙劇院演出)及演藝3.0(1主題公園+2-3家劇院)
目前,杭州本部劇場數已從原來的1個室內劇場,提高到目前的“2家室內+1家室外”。在實際運營中,杭州本部2013年開始推出第二劇院以來,每年營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
第二件事:劇目多元化
宋城演藝“千古情”的基本模式為“核心千古情演出+N”,根據國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春季,杭州宋城全新亮相,除了《宋城千古情》《大地震》《映山紅》《維京海盜》《云想衣裳花想容》《上甘嶺》等30余臺駐場演出以外,還引進了開心麻花、天津人藝、祺天文化等國內外知名演出團體出品的10余臺不同類型的特邀戲劇(四張機、摸金玦、談判專家、解憂雜貨店、雷)。可以預計隨著內容的多元化,演出場次安排有望進一步增加(目前單個劇院最高峰為每天5-6場),同時提升上座率及劇場使用率。
擴張模型
結合宋城演藝這20多年的擴張模型看,現場演藝類項目的擴張一般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強化單點階段。從宋城演藝的案例可以看出,其花了整整6年時間,完善了自身“主題公園+現場演藝”的模型,在單點模型足夠強的情況下,才選擇進一步異地擴張。
第二階段:按單點模型進行標準化復制,這一階段主要是按照成功模型,進行復制,并不斷對模型進行校正,形成盈利能力更強的標準化模型。這一階段,宋城演藝拓展了三亞、麗江及九寨溝三個項目。
第三階段:在品牌足夠強的前提下,進行品牌輸出,并實現運營提升。這一階段,宋城演藝拓展了《炭河千古情》及《江西宜春明月千古情》兩個輕資產項目,并通過模式升級,使原有項目提升至演藝3.0運營階段。
最后,筆者觀察到宋城演藝近期將在上海世博開業的項目,定位變成了城市演藝,這與其以往旅游演藝的模式有巨大差異。未來,符合游客胃口的“千古情”是否也能吸引到廣大的上海市民,我們將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哪吒2》明年上映?光線傳媒暴漲,老板身家日增16億
3月20日,A股光線傳媒股價迎來暴漲,截至收盤大漲18.04%,報8.9元/股,日增40億市值,當前總市值達261億元,這也讓老板王長田身家同樣迎來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