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用戶下降44%,流利說越營銷,越虧損
營收2.571億元,同比下降6.6%;凈收入2.394億元,同比下降8.6%;付費用戶數量90萬人,同比下降44%……
日前,流利說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受業績萎靡影響,流利說股價下跌幅度超過10%。
在運營、財務以及股價上,流利說全面潰敗。
而這種全面下滑的根源在于付費產品不給力——平臺用高昂的成本獲取用戶,但因付費產品體驗不好,導致大量用戶流失。
拉來新用戶,但留不住付費用戶,流利說陷入“拉新—流失—再拉新—再流失”的漩渦中,無法自拔。
1
越營銷越虧損,流利說陷入怪圈
雖然處在在線教育的第二梯隊,但在營銷與利潤上,流利說是一家奇葩的公司。
從2019年暑期開始,國內在線教育APP瘋狂跑馬圈地,在抖音、今日頭條、微信等渠道上植入短視頻或是情景廣告,并推出課程折扣、禮品贈送等促銷活動,試圖用資金砸出市場。
而流利說不甘示弱,選擇跟進。
據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流利說銷售及營銷費用為9.694億元,同比增長37.42%。
而在2020年前三季度,該項數據有所下降,但仍高達為5.712億元,營銷費用與總收入的比重達到78%。也就是說,2020年前三季度,流利說每賺100塊錢,就要將78塊錢花在獲客拉新上。
如與學而思、嗨學網等在線教育APP一樣,流利說推出免費或是低價體驗課程。
用戶不花錢,或是繳納9.9元就能嘗試學習,這部分課程主要是激發用戶對平臺的認可,增強對平臺教學質量的信任感,起營銷作用。
“流利說剛開始的體驗挺好的,對口語和語音的糾正很有幫助”、“L3級以下的免費課程可以學習”……多名流利說APP的使用者向司庫財經表示,免費課程體驗好是使用流利說的主要原因。
用戶體驗好免費課程、夠學分可以退費的承諾,再加上流利說在信息流、短視頻、社交平臺的廣告推送,流利說獲取了大量新用戶。
數據顯示,2019年6月底,流利說注冊用戶數量為1.388億,而在2020年6月,其累計注冊用戶達到1.856億,較去年同期增長34%。
2
付費體驗欠佳,老用戶大量流失
但營銷、用戶增長的同時,流利說卻出現了持續的虧損,并且營銷投入越大,虧損越多。
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流利說營銷費用分別達到2.647億元、1.855億元,但其凈虧損卻分別為1.97億元、0.706億元。
三季度的營銷費用較一季度下降30%,按理來說,與營收、凈利潤呈負相關,但其虧損額卻減少了1.2億,虧損度收窄64%。
從數據分析看,流利說的營銷投放,增加的只是用戶數量,但沒有將使用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其原因在于付費產品體驗的欠缺。
“流利說上,付費課程不要買,沒什么用,還特煩”,一位流利說學員表示,由于正價課程極差的用戶體驗,導致大量付費用戶流失。
流利說正價課遭到集中吐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正價課程不會把用戶當用戶,而是賺錢的工具。
據了解,一旦用戶購買流利說的正價課程,通常會被“班主任”拉到一個小群里,該群的作用除了督促學員學習外,更多的是促銷、售賣課程。
一位前流利說正價課程學員向司庫財經表示,流利說的群班主任幾乎每天都在群里發正價課的促銷信息,甚至還會與學員私聊,督促買課。
其次,正價課程產品質量有問題。
據了解,L7級左右的課程沒有創新,播放的朗讀是TED的慢放版本,而TED的演講視頻在網上是免費的的,同時其主打的AI智能分不清連讀聲音,用戶必須一字一句,而這不符合英語聊天的習慣。
再次,流利說主打的宣傳是,當學員到達一定的分數,平臺作為獎勵,全額退還學員學費。
“平臺的AI會故意打低分”,在知乎上,一位在國外留學的學員表示,剛學時的時候,APP會打高分,調動你學習積極性,而越到最后,分數越低,“人為打低分,就是不退還學費?!?
銷售痕跡明顯、課程質量等問題導致大量付費用戶流失。
據數據顯示,2020 年第三季度,約有 50 萬付費用戶購買了公司的課程和服務,而在去年同期,付費用戶數量高達50萬人。
而付費用戶大幅度減少,最終影響到流利說的營收、利潤。
用免費課程或是低價的體驗課吸引用戶,獲得用戶信任,再出售正價課賺取適當利益,流利說的商業邏輯符合教育行業的從獲客到變現的二級火箭理論。
但這一理論能持續下去的前提是,用戶對正價課程感到滿意,愿意持續購買,而流利說掙錢掙的有點著急,沒有打磨好付費課程。
猜你喜歡
“雙面”豆神教育:6年虧掉52億,60交易日暴漲300%,前實控人持續減持,5.86億股解禁將至!
蹭上AI概念的豆神教育暴漲容易,暴跌也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