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資產發展正當時,掌握全球競爭話語權具有重大意義
剛剛,一場讓消費者雀躍的剁手節“雙11”收官了。本以為,新冠肺炎疫情一度給2020年的經濟按下了暫停鍵,可是天貓4982億的成交額,無疑不讓人驚嘆是中國市場的巨大內需動能和數字化的創新紅利帶來了這耀眼的成果。
一方面是實體經濟的強勁恢復,一方面是數字資產比特幣的王者再現。就在11月12日,比特幣上破1.6萬美元大關刷新2018年1月以來新高,按目前6.6的匯率計算,就是10.56萬元人民幣。所以,如果趁早上車加入數字資產投資的年輕一代中,比特幣這個歷史機遇將不容錯過。
機構押寶比特幣 美國掌握話語權趨勢明顯
還記得,2010年一萬枚比特幣的價值大概只有兩個比薩餅,如今一枚比特幣值十萬。讓人唏噓的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一起誕生,已經度過了12個年頭,截至11月份,比特幣價市值超過2000億美元。而在傳統商業和金融領域,沃爾瑪用了37年,中國工商銀行用了22年,特斯拉用了17年。
那么,比特幣為什么可以持續上漲?誰在買入比特幣呢?細心的人不難發現,數字經濟重要性不斷凸顯,而比特幣作為對沖風險的資產,受主流加密貨幣的積極背書以及美元等貨幣的潛在貶值影響,開始受到更多機構和投資者的關注是暴漲背后的主要原因,例如美國金融機構以及支付平臺開始大舉進入比特幣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13年的美國灰度比特幣信托基金,今年大舉增持比特幣、以太坊等數字資產,目前持有價值67億美元比特幣。而在今年8月和9月,納斯達克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共投資4.25億美元的比特幣。10月,Square投資購買了5000萬美元比特幣。此外,美國支付平臺PayPal宣布允許用戶交易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和比特幣現金的功能。
難怪火幣創始人李林在此前一個活動上講話時感慨,美國幾大主力機構持有的比特幣總數,已經超過了火幣交易所的鏈上比特幣總數。要知道,火幣是全球三大交易所之一。
進一步講,比特幣等數字資產作為跨境支付、資產保值的工具,已逐漸開始形成了和黃金一樣具備戰略儲備價值,美國的金融機構正在形成數字資產定價權美國化的發展方向。而當美國具備更多渠道的比特幣定價權話語權的時候,其霸主地位就能進一步增加。
回看目前國際形勢,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合作日益密切,但唯獨在支付領域和美元的對抗上仍處于弱勢,全球央行都在積極推行自身的法定數字貨幣發展,而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還未完成市場滲透,如果DC/EP能夠和目前既有的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結合,以及中國企業如騰訊、火幣等已有的公鏈技術,則可以使得中國用數字金融技術在國際上占領制高點。
以火幣為例,成立七年有余提供上百種數字貨幣交易,作為最早掌握公鏈技術的企業,早已參與到全球的開放聯盟鏈熱潮中,從而使得中國在全球區塊鏈發展中保持領先地位。
數字形式資產是大勢所趨 中國應爭取規則主導地位
都說,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上天,那么在數字經濟時代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轉向數字形式的資產。伴隨區塊鏈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區塊鏈應用將開始爆發,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的需求以及價值也將獲得更大增長。
而對于數字資產的監管,很多國家最初是報以警惕的態度,但在監管的同時也給予較大的發展空間。例如在歐美,美國FinCEN、SEC、CFTC等各監管部門在對數字資產的交易和流通以及交易場所有著嚴格要求;德國雖然目前對于數字資產交易所沒有出臺明確的監管政策,但已經將證券屬性相關的業務納入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的監管范疇,規定所有開展衍生品相關業務的實體都需要獲得BaFin的授權。
在亞洲,新加坡規定所有“輔助通證發行”的主體都將受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的監管,并需要按規定持有資本市場服務許可證;泰國財政部于2018年7月正式發放數字資產交易類牌照;日本在2016年發布的《支付服務法案》中規定日本數字資產交易所及相關服務商必須在日本金融廳完成登記,該制度適用于設立在日本境內與境外的所有交易所。
中國香港于2019年11月發布新規,規定交易一種及以上證券型代幣的數字資產公司均處于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即SFC)的監管范圍之內。而在中國大陸,2017年9月4日七部委《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將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定義為非法,禁止境內一切ICO活動。
因七部委的公告,中國出現了“談幣色變”的情況。不過需要承認的是,這有效控制了區塊鏈行業發展的風險,同時,中國在政策和法律上認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價值,為區塊鏈行業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留下了窗口,這是非常具有智慧的表現。
但美國等其他國家對于數字資產的監管態勢需要引起中國的高度警惕。我們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第一,產業區塊鏈和數字資產其實是數字經濟的一體兩面,不能以“有幣”和“無幣”做界限,如果強行將其割裂,即使政策對產業方面給予再大支持,還是會限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發展空間,時間一長,中國會逐漸喪失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主導權;
第二,數字資產的發展態勢非常迅猛,尤其在第三世界國家使用的情況已經開始增加,客觀市場的需求會促使中國需要對數字資產領域的發展予以正視;
第三,就中國市場本身來看,目前以比特幣、以太坊、USDT等數字資產為代表的交易市場已發展成型,由于其點對點支付轉移的屬性,監管具有相當難度,因此中國政府需要擁有統一能追蹤核查的交易平臺。否則,形成大規模無序場外交易,不僅會增大監管成本和難度,而且會失去一個結合數字資產推動央行數字貨幣DC/EP國際化的有效路徑。
筆者認為,當前在中國已出現了能與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交易所coinbase競爭抗衡的火幣、幣安這類交易所后,需要對區塊鏈技術、數字資產發展加大支持力度,以努力取得規則制定主導地位,從而在全球競爭中保持領先。
猜你喜歡
蘇州銀行:金融科技點亮新質生產力,創新引擎驅動服務升級
蘇州銀行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一體化經營戰略,致力于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