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游戲主機為什么打不過任天堂?小霸王“復活”失敗
在一年前經歷了項目停止、團隊解散、辦公室關閉一系列打擊后,小霸王游戲機再次宣布“復活失敗”。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小霸王成功將AMD Z+游戲主機平臺及軟件調試完畢,并要推向市場,將以“健康游戲”的概念主打老年人市場。
消息傳出后,小霸王集團回應稱傳言不屬實,主機項目仍處在暫停階段,“如有第三方假借(此)名義對外宣傳或簽署各種合同、協議,我司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這并不是一個新項目。小霸王與AMD合作的淵源起始于2015年,經過13個月談判后于2016年與這個全球最大的游戲芯片供應商正式簽約,雙方進行芯片定制。當時外界認為這是小霸王的一次機遇。然而,與AMD的合作并沒有讓小霸王東山再起,2019年與AMD合作的項目停止,團隊撤出。
回顧小霸王三十年來的歷史發展進程,它的發家史與貼牌、山寨等標簽緊密相連,盡管隨后啟動多元化策略,也沒能找到立足之地。
隨著官方再次聲明辟謠,我們還能等來小霸王游戲機復活的那天嗎?
一位游戲行業的長期觀察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太難了,估計難以成真。在他看來,做游戲主機在大部分國家都很難,國內公司想要“大躍進”、一步成功更是挑戰重重。
十多年后復出趕上VR泡沫,數億元打了水漂
2016年5月,經歷了13個月的談判,小霸王宣布與AMD簽訂下了合作協議。合作的內容是,小霸王斥資4億元委托AMD為小霸王開發一款定制游戲主機芯片,進軍VR游戲領域。
選擇AMD,也彰顯了小霸王的野心。AMD是全球最大的游戲芯片供應商,索尼的PS4、微軟Xbox One都采用了AMD半定制化的APU芯片,任天堂Wii也采用了AMD GPU圖形芯片。而用小霸王官方的話說是,自己是中國第一家擁有高端主機芯片的公司。
小霸王董事長方鴻祺表示,“做世界一流的游戲主機是中國人也是小霸王30年的夢想,今天我們抓住了與AMD合作研發芯片這個機會,但要讓夢想成真還要中國游戲行業的共同努力,大家聯手共同來做這一宏大的事業,讓高端主機游戲震撼國人心靈。”
穿插在這個重磅消息中間的,還有小霸王在公司組織上的一些變動。2016年初,益華集團與中山政府重新整合了小霸王的品牌和資產,將原來在小霸王園區的5家分公司整合起來,成立中山市小霸王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益華控股注資5億元。
公司條件完備,再加上當時VR確實處在風口之下,HTC、Oculus等一批新玩家讓游戲圈新聞不斷,整個產業也漂浮在一片繁華的泡沫之上,小霸王還因此也獲得了中山市政府2.5億元簽約和200畝土地,用于建設VR產業園。
曾經供職于英偉達和微軟的吳松帶領上海分公司的研發團隊,他此前也曾自己創業推出過游戲主機“戰斧F1”。雖然過往經歷并不都是成功的,但他確實是國內游戲主機領域最有經驗的人才之一。
可以說立項之時,天時地利人和都占盡。小霸王當時對這個項目抱有很高的信心,在其召開的2017年春季新品洽談會上,小霸王喊出了一個新的目標:力爭三年內實現在A股主板上市,締造一個“未來市值超500億的VR產業新霸主”。
經過兩年研發后,2018年基于AMD定制芯片的游戲主機“Subor VR”正式曝光。當年8月3日,在ChinaJoy展會上,小霸王召開新品發布會發布了“Z+新游戲電腦”硬件產品,該產品與Subor VR配置一致,它采用了AMD特制ZEN架構CPU,GPU也來自AMD,搭載Windows10系統,售價為4998元。
但過去兩年時間,VR泡沫破裂,一批VR公司倒下,再加上小霸王此前一直走低價路線,近5000元的新品售價也引發了質疑。
戲劇性的是,這個產品也就止于這場發布,市面上再沒有人看到這些硬件。直到2019年,小霸王傳出游戲項目上海團隊解散,并要更換團隊重新進行研發的消息。
小霸王董事長方鴻祺后來對媒體表示:“上海游戲團隊由于能力問題,未能夠及時做出游戲平臺及開發游戲工具,當然也存在費用開銷太大的問題?!彼嘎懂敃r小霸王已經為這個項目投入了2個多億。
有自稱小霸王前員工的人在網上失望地表示,一開始小霸王的餅畫得太大了。
小霸王路在何方?
這是小霸王整個企業史上,第一次在“自研”上發力,付出很多,結果卻只剩一地雞毛。
方鴻祺當時接受芯智訊采訪時,言語間并沒有放棄這個項目的意思,他還提到了接下來的思路:第一步要用微軟授權的平臺,先上家庭娛樂中心產品,用小霸王全國網絡一起推廣;第二步再繼續研發游戲平臺和開發工具,和全球知名軟件開發公司合作,推出一兩款爆款游戲。
然而隨著此次官方辟謠,“主機項目仍在暫停階段”,小霸王似乎并沒有真正重啟主機項目。
在2016年與AMD合作之前,小霸王遇到的最大危機是2000年有關部門對電子游戲的禁令。
在那之前,靠著山寨任天堂的紅白機,小霸王可以說是躺著賺錢,工廠門口排滿取貨的貨車,1995年時產值就達到10億元,巔峰時更是選用最具國際知名度的華人明星成龍做代言人。
但在2000年之后,小霸王依靠分拆成12個子公司,依靠貼牌開始賣起了電飯煲、剃須刀、燃氣灶、電磁爐等產品。與此同時,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移動手游在國內掀起了一次次浪潮,孕育出了一批科技公司,但上世紀的電子寵兒小霸王卻一次機會也沒有抓到,品牌日漸暗淡。
直到2016年宣布與AMD合作之時,小霸王已經有十幾年未涉足游戲行業,也沒有出過自研游戲項目。
主機游戲市場在整個游戲市場的份額并不大,僅占了3%的份額,其他97%的份額都被被移動游戲、客戶端游戲、網頁游戲把持著。而在主機游戲這個細分領域里,則是以三巨頭微軟、索尼和任天堂為核心展開的高端拉鋸戰,只有這三家公司擁有設計和運營主機的能力。
單拿操作系統來說,此前國內推出的游戲主機大多是安卓系統,一位游戲行業的觀察人士告訴AI財經社,這就決定了此前的大部分國產游戲主機都是概念機,也被稱作是偽主機,“沒有壁壘,想要在市場立足很難,用戶群也不認可”。
國內主機市場還是一片空白。游戲主機行業是一個既依賴先進芯片制程,又要有強大的軟件生態系統的行業。在這個大生態里,除了游戲硬件制造,自身軟件研發能力和第三方軟件研發商都缺一不可。也正是因此,對芯片、硬件、資金、資源、人才的需求巨大,游戲主機產業幾乎稱得上是一個巨頭才玩得起的行業,很難有超過三家廠商共存的空間。
2018年,小霸王發布Z+游戲電腦時,有媒體報道稱已經有3000多臺完成了生產,就躺在代工廠的倉庫里。但在運輸、銷售的成本壓力下,當時的小霸王已經難以承受,團隊已經3個半月未發工資。當時的負責人吳松說,倒在了沒錢上。
上述游戲行業人士總結,做游戲主機在大部分國家都很難,國內想要一步成功還將挑戰重重。
—End—
猜你喜歡
AMD業績指引不及預期,盤前跌超5%,市值又將被Intel超越?
8月2日美股盤后,AMD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70%至65.5億美元,二季度營業收入史上首次突破60億美元,此前分析師預期為65.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