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出售中國業務多數股權,摯信資本運營合伙人任代理CEO
2020年9月24日,辦公空間及空間即服務平臺WeWork宣布,WeWork中國獲摯信資本2億美元追加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2億美元追加投資后,摯信資本已擁有其中國子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份,成為WeWork中國的控股股東。同時,WeWork的母公司We Co已放棄對該部門的運營控制權,但將繼續收取年度服務費,以換取使用WeWork品牌和服務。
“WeWork中國的業務領先中國靈活辦公市場。”WeWork全球首席執行官桑迪普?馬特拉尼(Sandeep Mathrani)表示,“隨著全球范圍內對辦公靈活性需求的日益上升,WeWork的品牌主張及業務發展潛力也日漸明朗。”
2億美元,WeWork中國大股東易主
一出手就是2億美元,摯信資本營救WeWork中國于水火之中。
“此次新投資標志著WeWork中國實現全面本土化運營,更高效、更扎實、更貼近中國市場需求,持續為WeWork中國會員打造卓越的社區體驗,以全球品牌優勢及戰略資源,鞏固其中國靈活辦公行業。”WeWork中國表示。
數據顯示,摯信資本與WeWork中國的淵源始于兩年前。
2018年7月,WeWork中國從軟銀、淡馬錫、摯信資本和弘毅投資等機構手中籌集了5億美元,彼時WeWork中國的估值約為50億美元。此前,WeWork中國曾于2017年獲得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Goldman Sachs、軟銀中國和弘毅投資。
2020年1月,華爾街日報便曾爆出淡馬錫和摯信資本洽購WeWork中國股權。
彼時,該計劃對WeWork中國的估值約為10億美元,并已于2019年底提交給WeWork的主要股東軟銀。這也意味著,在1年半的時間內,WeWork中國的估值下降80%。
此次摯信資本追加投資,WeWork中國并未對其具體占股及公司估值信息進行披露。
公開資料顯示,摯信資本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領先的成長型股權投資平臺,重點關注科技驅動的醫療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等領域,長期投資、支持具備杰出管理團隊、高效商業模式和持續增長潛力的行業領軍企業。
對于此次追加投資WeWork中國,摯信資本管理合伙人葛豐表示,“過去幾年,我們見證了WeWork團隊在中國的運營及發展,也看到了‘空間即服務’模式的市場潛力,同時看到此次疫情加速了靈活辦公需求的上升。我們堅信市場對WeWork所提供的辦公解決方案的需求將繼續增長,摯信資本也將長期持續投資WeWork中國。”
摯信資本派出中國代理CEO
WeWork近期的日子并不好過。
自IPO失敗后,其挑戰接踵而至:首席執行官離職,市值一落千丈,商業危機全面爆發。要知道,WeWork曾是世界上第二值錢的初創公司。
據招股書,WeWork的增長速度不可謂不快。
2016年,WeWork全年收入4.36億美元,2017年為8.86億美元,2018年為18.21億美元。僅在2019上半年,WeWork收入就達到了15.35億美元,增長率幾乎保持在100%之上。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其工位從30.1萬個增長到60.4萬個。
2016年,WeWork入駐上海,自此進入中國市場。截至目前,WeWork中國已建立超過100個社區,覆蓋12座城市,為超過65000名會員提供靈活創新的辦公解決方案。
摯信資本追加投資后,全面本土化運營的WeWork中國,也迎來了全新的代理CEO。
2020年9月24日,WeWork中國宣布姜躍平出任公司代理CEO。公開資料顯示,這位代理CEO是摯信資本的運營合伙人,先前曾任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領導過新零售、用戶平臺等業務。
在美團與大眾點評合并前,姜躍平先后于2010年擔任大眾點評產品及運營副總裁,2014年擔任大眾點評首席戰略官。加入點評前,他曾在騰訊、雅虎、Kana等多家軟件及互聯網公司擁有逾15年工程、產品及管理工作經驗。
“這是WeWork中國發展的新篇章,標志著公司全面實現決策和管理本土化、產品及業務本土化、運營和效率本土化,從一家跨國企業的中國子公司正式成為兼具全球品牌優勢及戰略資源的中國企業。”姜躍平表示。
2020年,新冠疫情已經明顯地帶動市場對靈活辦公的強烈需求,越來越多不同規模的企業希望采用靈活多樣的辦公空間管理模式。姜躍平相信,“WeWork擁有扎實的行業基礎及經驗,可以為企業提供安全靈活的辦公空間及配套服務。”
據了解,該戰略融資將直接幫助WeWork中國團隊,攜手社區、房地產合作伙伴及中國的企業一起,打造創新的本土化靈活辦公解決方案,更好地幫助企業客戶及其員工達成更高的辦公效率,幫助地產合作伙伴實現更高的空間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