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鐵面無情,華誼兄弟的痛,萬達電影懂,博納想要懂
在懸崖邊抓住《八佰》這顆稻草的華誼兄弟,危機仍未解除。旁邊的萬達,一只腳已經懸空。
過去兩年中,華誼兄弟一直處在債務危機中。
2018年曝出上市首虧10.9億元,2019年繼續巨虧39.6億元,連續兩年,華誼兄弟退市危機就在眼前,王中軍、王中磊兄弟為了保殼四處借債,曾有一度,王中軍為了填上債務窟窿,不惜將自己收藏的名畫賣掉。
日前,華誼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華誼兄弟凈利潤虧損2.31億元。雖然仍處在虧損中,但相比2019年,虧損已大幅度收窄。
日前上映的《八佰》被市場認為是拯救華誼兄弟的希望,截止目前,《八佰》票房達到24億人民幣,業內人士指出,該片是電影行業的火種,也是華誼兄弟自救的第一步。
就在華誼兄弟公布財報的同時,萬達電影也迎來上半年度的財報。今年上半年,萬達凈利潤為115.7億,對比上年同期虧損增加了-398.81%。因疫情影響,萬達下屬影城疫情期間全部暫停營業,院線票房收入和賣品收入大幅下滑。報告期內,萬達實現票房5.8億元,同比減少88.3%,觀影人次1,200.8萬,同比減少88.9 %。
在懸崖邊抓住《八佰》這顆稻草的華誼兄弟,危機仍未解除。旁邊的萬達,一只腳已經懸空。
華誼自救
截止9月10日,《八佰》的票房是24.91億元。市場預期,票房將達到30億人民幣。成績好于預期,給華誼兄弟的股價帶來喘息的機會。
今年4月,華誼股價跌到3塊2毛1的谷底,后來隨著影院復工和《八佰》點映,股價開始強勢反彈,周一價格一度回升到7塊2毛,總市值回升了將近100億。
《八佰》不能拯救華誼兄弟,但華誼看中的,是票房帶動的股價。退市的浪頭在《八佰》的防御下,卸下一部分力道,但華誼兄弟的難題仍不少。
華誼兄弟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報告期內華誼兄弟營業總收入3.24億元,去年同期為10.77億元,同比下滑69.88%。目前,華誼的主營業務包括影視娛樂、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互聯網娛樂三大方向。從財報看,影視娛樂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元,占營收比重84.86%,是華誼目前收入最重的版塊,其次為互聯網娛樂,占營收的10.96%。具體分析這兩塊業務,在影視娛樂方面,主要分為電影和電視劇。因疫情導致全國影院暫停營業,電影方面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相比存在較大程度的下滑,電視劇方面,線上娛樂內容收入的占比大幅上升。
華誼兄弟的經營狀況雖有所好轉,但仍舊沒有解除危機。
財報顯示,華誼兄弟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只有3.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77.8%,而現金流出6.87億元,較上年同期僅下降了59%。而華誼的賬面資金僅剩1.34億元,較報告期初減少了75.86%。華誼方面表示,主要是支付利息、償還貸款、繳納稅款及支付項目款所致。
此外,華誼兄弟當期應收賬款為1.94億元。應付利息5.35億元,較上一期末增長了44.21%。當前的華誼兄弟資金鏈極為緊張,開始了拆東墻補西墻的償債模式中。
今年1月,阿里影業向華誼兄弟授出一筆7億元的借款,借期為5年。4月底,華誼兄弟計劃通過向阿里、騰訊等九名戰略投資者定增籌集資金22.9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7月底,招商銀行宣布擬向華誼兄弟提供15億元授信用于華誼的影視項目開發,覆蓋眼下直到2023年華誼預計推出的30部影片。
從成立起,華誼兄弟先后出品了《天下無賊》、《寶貝計劃》、《集結號》、《非誠勿擾》系列、《唐山大 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國》、《畫皮》系列等作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商業大片需要大額資金的投入。當前,華誼兄弟現金流緊張,負債累累,對資金投入、產量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其財報顯示,今年下半年,已經有《犬鳴村》《溫暖的抱抱》《侍神令》等多部電影處在后期制作中,如果疫情好轉,這些影片能夠上映,華誼兄弟將迎來真正的回血。
上半年巨虧15億,華誼的痛,萬達也有
萬達電影是國內最大的院線集團之一,擁有全國7%的影院數量,占據全國影院13%的市場份額——截至2020年6月30日,萬達電影擁有已開業直營影城651家,5767塊銀幕,其中國內影城598家、5313塊銀幕,境外影院53家、454塊銀幕,新建國內影城12家。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72億元,同比減少73.93%,歸母凈利潤虧損15.67億元。
因疫情影響,全國影院停擺178天。萬達業績也受到波及。從具體業務情況看,觀影收入為5.33億元,同比下降88.56%;、廣告收入為2.79億元,同比下降75.53%;商品、餐飲銷售收入為1.93億元,同比下降79.37%;電影制作發行及相關業務收入為20.24億元,同比下降14.86%;游戲發行及相關業務收入為1.83億元,同比下降14.14%。只有電視劇制作發行及相關業務收入實現了上漲,為5.20億,同比張張455.3%。
2019年5月,歷經多次方案修改,最終,萬達電影以105.24億元的代價,從萬達投資、莘縣融智、林寧等20名交易方手中購入萬達影視95.7683%股權,自此,萬達影視成為萬達電影的控股子公司且正式并表,萬達電影注入影視制作業務,實現電影院+影視制作的雙主業發展路徑。
彼時,萬達投資、莘縣融智、林寧女士共同作出承諾,萬達影視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承諾凈利潤數分別不低于7.63億元、8.88億元、10.69億元、12.74億元。
然而,在交易完成后并表的首個年度,萬達影視就未能完成業績承諾。2019年,萬達影視實現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3.16億元,扣除占用的資金成本、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為3.01億元,遠低于承諾的8.88億元,為此,萬達投資等補償義務主體不得不補償了14.53億元。
今年,子公司萬達影視主投主控的《唐人街探案3》原定于春節檔上映,根據前期預售情況顯示該部影片預計取得較高票房,而其他原計劃報告期內上映的影片均未能如期上映,部分影視劇項目按規定也暫停并延后拍攝。
因此萬達影視2020年經營業績可能不及預期,今年,萬達影視或將再次失信。
做了十年A股夢 博納有機會嗎?
相比于萬達和華誼,博納的運氣總是差一點。
博納影業在2010年12月登陸納斯達克,作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影視公司,當時的敲鐘現場,博納影業風光無限,更有國際影后鞏俐相伴于冬身側。
不過,上市當日博納就跌破了發行價,收盤價為6.58美元,跌幅為22.6%。熱鬧過后是無盡的沉寂。博納影業在美上市后,股價表現一直頗為疲軟,市值最高時也僅有60億元。于冬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坦言博納影業被低估。
在博納決定私有化的6月12日,博納影視的總市值約合人民幣48.55億元。而華誼兄弟、光線傳媒的市值分別為790.01億元、562.58億元,分別是博納影視的16倍以上和12倍左右。于冬自問:“博納真的不如華誼和光線嗎?”
同一時期,2015年一季度,博納影視共發行4部影片,累計獲得內地票房15.84億元,占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的16.5%,同比增長161.4%,不僅高于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長速度,也超過了華誼和光線。
“真正讓我下定決心回歸A股上市的是《智取威虎山》,博納取得了那么好的票房成績,但同一時期公司在納斯達克的股價卻一直在跌,這讓我非常難過。”于冬表示。今年7月25日,于冬在央視播出的《對話》欄目中直言,自己后悔美股上市,因為美國投資人眼中只有好萊塢,而博納的觀眾和市場還是在中國,所以這讓博納體會到在國外的孤獨,從而也錯過了國內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階段,相當于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決定回A后后,于冬就在接受采訪時直言,“回歸A股,我們不考慮借殼,會老老實實排隊。”
2015年年中,博納由此宣布私有化。一年以后,曾于內地電影論壇放言“電影公司都要為BAT打工”的于冬接受阿里影業、騰訊、中信證券金石基金、賽富資本、紅杉資本等在內的投資。私有化后,博納曾完成多輪增資,包括明星章子怡、陳寶國等均被引入股東行列,2017年5月份,萬達院線以3億元入股博納影業,博納影業由此估值達到160億元。
2016年4月,博納影業完成私有化,從美股退市。6個月后,博納影業完成25億元的A輪融資,由阿里影業、騰訊領投。
然而,當時,包括影視、游戲等四個行業的上市面臨收緊,再加上當時影視行業并購泡沫頻頻破裂,影視企業的A股之路均不太順暢。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開心麻花、新麗傳媒、華視娛樂、和力辰光等多家影視公司暫停或放棄已經提交的IPO進程,其中新麗傳媒隨后“改嫁”閱文集團,實現彎道上市。
8月24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博納影業的招股說明書,此時距博納去年被中止上市審查過去了一年零五個月,距其2017年首次申請IPO也有三年之久,若是追溯到博納2010年登陸納斯達克,則過去了近十年。
招股說明書顯示,博納影業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9.97億元、27.84億元、31.16億元;營業利潤分別為2.5億元、2.68億元、4.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64億元、3.15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13億元、1.56億元、1.76億元。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影響,全球電影行業遭遇重創,博納也不例外。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受影院關停影響,2020年上半年,博納影院收入僅為4129.01萬元,較2019年同期下降5.27億元,降幅達92.74%。而院線放映服務及賣品、廣告、衍生品和廣告等服務已是博納影業目前的最大收入來源,2019年收入占比達37.14%。
今年上半年,博納影業的營業收入為7.55億元,營業利潤為5836.31萬元,凈利潤為2680.06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剩793.11萬元。對于一路坎坷的博納,能否順利上市,仍不好下定論。
經過大浪淘沙的洗禮,全球電影行業進入了下行周期,《八佰》的成績正在重振電影人的信心,博納選擇此時再沖擊A股也是佐證。無論是華誼兄弟、萬達還是博納,今年下半年的成績,將決定未來的發展。
猜你喜歡
王健林,“夢碎”電影院
作為王健林極度看好的優質資產,他曾對萬達電影寄予厚望。只是現在萬達商管對賭協議期臨近,缺錢的王健林也只能選擇壯士斷腕。萬達商管IPO或再生變數,對賭協議年底到期,連本帶利或要還超400億?
萬達重返H股最大的問題不是輕資產,而是讓所有人相信,萬達依然是個好買賣,而不是不斷靠融資堵窟窿的大數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