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2020汽車業半年報:凈利最高漲幅超200%、最低跌超2800%

        野馬財經宋冠宇2020-09-02 11:15 大公司
        進入2020年以來,在疫情的助推下,“淘汰賽”加快,汽車行業開始加速進入兩極分化的重要階段。

        截至2020年9月1日,根據i問財顯示,A股市場已有24家汽車行業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其中數據兩級差異化越來越大。

        凈利兩端差百億

        在這24家汽車上市公司中,半年報凈利最高的是上汽集團(600104.SH),實現凈利潤83.94億元;虧損最多的是*ST力帆(601777.SH),實現凈利潤-25.95億元。也就是說凈利兩端的公司相差了109.89億元,二者的營收也相差了超2700億元。

        圖片來源:同花順

        自1984年10月12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奠基儀式起,上汽集團已有36年歷史。今年8月,上汽集團還名列2020年世界500強排行榜第52位。

        作為一家老牌汽車企業,盡管業績承壓,上汽集團創新之路仍然堅定?;蛟S這才是上汽集團連續7年進入世界百強企業榜的原因所在。

        但雖說上汽集團是凈利潤最高的公司,可其凈利卻同比減幅了39.01%,并且近半年來股價下跌了10.83%。

        2019年,上汽集團遭遇上市10年來首次營收和利潤下降。財報顯示,2019年上汽集團實現營收8433.24 億元,同比下降6.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6.03 億元,同比下降28.90%。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上汽集團營收)

        此外,查閱歷年財報,2019年上汽集團銷量下滑,這是13年來其銷量首次下滑。

        對于上汽集團利潤的下滑,天風證券在研報中認為,一方面是國五與國六車型切換導致降價去庫存,另一方面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 

        進入“黑天鵝”頻發的2020年,受疫情影響,上汽集團在去年的“銷量下跌”模式后,今年上半年又進入下滑通道。 

        此外,上汽集團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高達86.42%,僅為11.21億元。 利潤不佳,汽車銷量下滑是主因。上汽集團公布的銷售數據顯示,前6月總銷量204.91萬輛,同比下滑30.24%。

        具體來看,上汽集團各大板塊的銷量不理想,其中上汽大眾上半年累計銷量同比下降37.18%,是集團降幅最大的品牌;上汽通用上半年累計銷量55.62萬輛,同比下滑33.31%;上汽通用五菱上半年累計銷量53.1萬輛,同比下滑28.69%,下滑也較為明顯。

        圖片來源:上汽集團公告

        2020年上汽集團的銷量目標是600萬輛,如今時間過半,上汽集團的銷量僅達200萬輛。照此推測,600萬輛的銷售目標能否實現要打個問號。

        而另一家*ST力帆從2018年開始,其扣非凈利潤兩年半的時間累計虧損73.29億元。

        8月31日,*ST力帆發布了關于控股股東及參股公司被法院裁定實質合并重整的公告。此外,目前公司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被宣告破產,*ST力帆將被實施破產清算,進而被終止上市。

        這家公司的實控人也是一位“傳奇人物”。曾坐牢18年,54歲開始賣摩托車,最終建立百億力帆帝國,“重慶首富”尹明善無疑是中國商界的一個傳奇。

        回顧*ST力帆近年來的表現,2016-2019年,公司連續四年扣非后凈利潤為負,2019年扣非后更是巨虧43.95億元。而自2012-2017年五年間,*ST力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已連續六年為負,累計流出金額達41.52億元。2018年該數據轉正,但2019年該數據再次轉為-11.31億元。

        一位汽車發燒友則表示,力帆汽車“唯一的優點也就是便宜?!?nbsp;

        2010年11月,尹明善帶領力帆成功登陸A股,尹明善問鼎重慶首富,身價百億。此時,力帆汽車的路卻越走越窄。 盡管力帆旗下車型眾多,但罕有爆款出現。而伴隨著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其銷量日漸慘淡。

        據汽車之家聯合益普索汽車發布的2016《中國乘用車市場整車質量表現研究報告》顯示,力帆汽車以658.2的故障系數排名榜單倒數第四。 近年來,隨著國內汽車行業的下行發展趨勢,以及力帆股份主觀上的經營問題,業績超速下滑已然成為常態。

        截至今年6月,*ST力帆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98.87%,僅短期借款就有75.54億元。不知*ST力帆能否扛過債務危機,揚帆破浪?

        凈利增長率最高252.98%,最低-2814.98%

        看到小標題中的數據不知讀者們會想到哪兩家公司,差距竟會如此懸殊。他們就是江鈴汽車(000550.SZ)和北汽藍谷(600733.SH)。

        江鈴汽車2020年上半年雖然凈利潤僅有2.08億元,但其凈利漲幅卻有252.98%之高,半年來的股價漲幅也達到了20.11%。在疫情之下,為何江鈴汽車的凈利能有如此高的漲幅?

        從具體數據來看,2020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累計銷售1025萬輛,同比下降了16.91%。然而江鈴汽車實現了整車銷售14.12萬輛,同比上升3.33%。

        除旗下福田SUV及JMC 品牌皮卡銷量出現不同程度下滑以外,其余產品銷量均呈上升趨勢。其中福特品牌商用車和JMC品牌卡車上半年同比均實現超20%的正增長,分別累計銷售2.49萬輛和5.73萬輛。

        江鈴汽車對此表示,公司整體能有這樣的表現主要還是由于提升產品質量、推動新產品研發、控制運營成本、提升生產效率,同時推出一系列銷售策略積極應對市場風險。但是江鈴汽車也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后發展將面臨更加巨大的挑戰和考驗。

        此外,江鈴汽車還在其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中表示,預計公司將實現凈利潤3.15億元至3.94億元,增長幅度為100.0%至150%。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江鈴汽車五年半來歸母凈利潤累計超過40億元,但其扣非凈利潤卻僅有20.82億元,其中2個年度中扣非凈利潤是虧損的。

        圖片來源:同花順

        對比江鈴汽車,北汽藍谷的凈利下滑還是有些夸張了。

        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實現營收31.12億元,同比下降69.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63億元,同比巨幅下跌2814.9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55.40億元,同比減少10.61%。

        北汽藍谷對半年報的數據解釋稱,2019年,北汽藍谷持股比例為90.20%的子公司衛藍投資受讓北汽集團所持有的北汽(鎮江)汽車有限公司的36%股權、受讓鎮江市汽車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北汽(鎮江)汽車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的15%股權。

        由于合并前后合并雙方均受北汽集團控制且該控制并非暫時性,因此本合并屬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故對比較財務報表數據和財務指標進行了追溯調整,因此數據變動較大。

        在北汽藍谷的主要合營、聯營企業中,僅北京汽車藍谷營銷服務有限公司盈利,共計4.93萬元,然而其營業收入卻為0元,其余主要企業均為虧損狀態。

        但實際上,從2016年開始北汽藍谷的扣非凈利潤就進入了虧損期,連續5年扣非凈利潤累計虧損16.34元。但到了2020年半年報時,其扣非凈利潤直接跌到了-19.89億元。也就是說公司5年半中扣非凈利潤虧損超過了36億元。

        圖片來源:同花順

        此外,今年上半年,北汽藍谷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累計銷量為14700輛,同比下降77.44%。北汽新能源這家曾經的行業領頭羊在疫情影響下的寒冬市場中,如何回暖,還是未知數。

        半年股價跌宕起伏

        在這24家汽車上市公司里,截至2020年9月1日,半年來股價漲幅前三名中最高的是中國重汽(000951.SZ),漲幅為107.19%。其余兩名分別是長城汽車(601633.SH)和華菱星馬(600375.SH),漲幅分別為78.40%和76.18%。

        圖片來源:同花順

        而這三家公司的半年報凈利潤分別為7.28億元、11.46億元、-9626.29萬元。

        下面就來聊聊這家凈利潤虧,而股價累計上漲的華菱星馬。

        7月26日,華菱星馬公告公司半年度實現營收34.35億元,同比減幅9.72%,歸母凈利潤-9626.29萬元,同比減少437%。

        圖片來源:同花順

        就在前一日,7月25日,上市公司華菱星馬(600375.SH)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與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吉利商用車集團”)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轉讓完成后,吉利商用車集團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吉利汽車的創始人李書福看到了機會,他拿下華菱星馬15.24%的股權,僅花了4.3億元。

        實際上自華菱星馬的股價大漲與華菱星馬控股股東于今年5月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征集受讓方的公告息息相關,自公告之后,其股價一路飆升。

        華菱星馬前身為1970年成立的馬鞍山市場建筑材料機械廠。1996年,公司開發出第一臺混凝土攪拌車,并于次年改制為馬鞍山星馬專用汽車有限公司,2003年,華菱星馬登陸資本市場,實現上市。

        上市后,華菱星馬的發展逐漸達到巔峰。

        2006-2012年之間,四次參展漢諾威車展,并研發出了完全自主的“漢馬動力”發動機。與此同時,華菱星馬的凈利潤從2004年的只有1303萬元,上升到2010年的7.1億元。

        從此之后,華菱星馬的業績卻是逐年下滑,到2019年公司凈利潤已下滑至4327萬元。華菱星馬主要生產重卡汽車,2014年和2015年,受重卡汽車市場整體下滑影響,公司甚至分別虧損達3.76億元和9.43億元。

        作為老牌知名企業,華菱星馬的業績,卻在重卡行業向好的情況下,一蹶不振。

        而股價半年里下跌最多的三家分別是*ST眾泰(000980.SZ)、ST安凱(000868.SZ)和小康股份(601127.SH)。跌幅分別為49.41%、33.51%和 11.50%。

        圖片來源:同花順

        而股價跌幅最大的*ST眾泰,還曾因為“模仿”而出名,被網友戲稱為“山寨車王”。

        2020年上半年,*ST眾泰凈利下滑超200%,其營收下滑也近80%,一年虧掉三倍市值的*ST眾泰也朝著退市之路走去。

        而眾泰汽車背后的舵主應建仁,作為永康首富,身家一度隨著眾泰汽車水漲船高。 如今,眾泰汽車因為接連虧損“披星戴帽”,昔日擅長資本運作的應建仁也不復往日風光。

        從眾泰汽車到*ST眾泰,是源于公司2019年年報,巨虧112億元,一年虧掉了上市以來的所有盈利。曾經的“中華神車”跌落神壇。年報發布后,眾泰汽車自6月24日開始“披星戴帽”,變身*ST眾泰。

        截至2020年9月1日,*ST眾泰股價為1.28元/股,市值15.95億元,相比高峰時370億元的市值,眾泰汽車如今市值不及當年的二十分之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眾泰汽車如今的困局,放在整個汽車行業也并非個例。隨著國家政策逐步放開汽車領域外資股比限制,汽車行業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了。

        有汽車行業研報稱,2019年以來真正下降原因是源自財政的補貼減少。2019年3月之后只有國補沒有地補,同時國補也大幅下滑。目前國內汽車市場消費需求不足,短期內市場下行趨勢延續,行業將繼續承壓。

        對此也有專家表示,企業在沒了補貼后,是最能看到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時刻,企業的文化、戰略、發展觀等方面都是公司能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取勝的重要因素。

        汽車行業競爭白熱化,多家車企深陷困局,在這場淘汰賽中,哪家車企能夠渡過難關,爭奪到更多市場份額?未來的汽車市場又是怎樣的局面?一切都是未知。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div>

        猜你喜歡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亚洲成av人影院|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国产亚洲精品线观看动态图|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1| 激情五月亚洲色图|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码|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 亚洲影院天堂中文av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亚洲人成电影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