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互聯網保險企業的“7 年之癢”:眾安在線有望扭虧,易安被接管
在互聯網金融較“火”的2015年前后,相繼有四家企業獲批互聯網保險牌照,分別為眾安在線(6060.HK)、泰康在線、安心保險及易安財險。它們依賴線上開展業務,不設分支機構。后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趨嚴,監管層至今未發放新的互聯網保險牌照,這四家企業是目前僅有的持牌互聯網保險企業。
從2013年眾安在線第一個拿到保險牌照,至今有7年時間。這7年來,這個新的細分行業并不容易。四家企業中,僅眾安在線有望扭虧,并且已經在香港上市,其他三家仍面臨虧損的問題,其中易安財險在2020年7月被銀保監會公布接管。
表1:四家持牌互聯網保險企業成立時間及發起股東情況
數據來源:零壹智庫
四家互聯網保險企業在成立后均經歷了高增長,但不同的股東構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資源稟賦,眾安在線擁有保險企業股東,以及能提供渠道資源的互聯網巨頭股東,目前保險業務規模最大,也最接近盈利。泰康在線擁有保險企業股東,業務發展也較快,保費規模排在第二位。而安心保險及易安財險缺少保險企業及互聯網巨頭股東背景,兩者在業務規模上相對落后。目前,在業務增速上,四家企業已經出現分化,表明在其在發展階段上也已經出現差異。
一、眾安在線進入穩定增長,泰康在線及安心財險仍保持高增長
四家互聯網保險企業在成立后均經歷過高增長,目前,體量最大的眾安在線增速有所放緩,易安保險在2019年出現了負增長,而安心財險及泰康在線仍保持著較高增速。
從2018年以來的保費收入看,眾安在線在追求“有質量的增長”策略下,保費收入從高增長進入穩定增長階段。2018年,眾安在線的保費收入破百億,達112.6億元,增速達89%;2019年保費收入146億元,同比增長30%,增速明顯放緩;2020年上半年,眾安在線保費收入59億元,同比增長14.6%,增速進一步放緩。在體量上,眾安在線是規模最大的互聯網保險企業,在2019年,其保費收入幾乎是排在第二位的泰康在線的3倍。但是,泰康在線在“奮起直追”。
表2:四家互聯網保險企2018年以來保費收入(億元)情況及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各企業年報,零壹智庫
從2018年以來的經營情況看,泰康在線一直保持較高增速。2018年,其實現保費收入29.5億元,同比增長77.7%;2019年保費收入51.3億元,同比增長73.7%;2020年上半年,泰康在線加速擴張,實現保費收入49.2億元,同比增長兩倍多,規模直逼眾安在線的59億元。如果保持上半年的增速,2020年泰康在線的保費收入有望破百億。
安心財險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5.3億元、27.2億元及14.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92.6%、77.7%及62.8%,增速逐期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較高水平。
易安保險在2018年實現了保費收入超3倍的增長,但在2019年出現負增長,在行業保費收入正增長的情況下,其保費負增長說明其經營可能出現問題,而被接管則驗證了這一點。2020年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公告,對包括易安保險在內的六家機構實施接管,接管期限為一年,如果接管工作未達到預期效果,接管期限依法延長。被接管意味著有可能出現了違規經營及償付能力不足,影響到保險當事人的權益。可能受此影響,易安保險未發布上半年償付能力報告,所以無法獲取上半年保費收入情況的數據。
二、速度與質量的抉擇:眾安在線之外的三家仍離盈利較遠
根據各企業年報,四家互聯網保險企業均經歷了程度不同的虧損。而除了眾安在線,其他三家尚沒有扭虧的跡象。
在保險行業,綜合成本率(綜合成本包括費用及賠付支出)接近100%時或略高于100%時,依靠投資收益能夠相對穩定地實現盈利。A股上市的幾家財險公司的綜合成本率均在接近100%的水平:根據2019年財報,平安產險為96.4%,太保財險為98.4%,人保財險為98.9%。
表3:四家互聯網保險企2018年以來虧損(億元)情況及同比變化
資料來源:各企業年報,零壹智庫
四家互聯網保險企業中,有兩家披露了綜合成本率。其中,眾安在線在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133.1%、120.9%及113.3%,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目前,眾安在線是唯一有望扭虧的互聯網保險企業,眾安在線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由于投資收益增加及承包虧損收窄,保險業務已經實現盈利,2020年上半年預盈1.9億元,而此前的2018年及2019年,眾安在線分別虧損17.97億元及4.54億元。根據媒體報道,國泰君安國際分析師預計眾安在線在2020年全年實現承保盈利,即綜合成本率低于100%。
安心財險在年報中披露,2019年的綜合成本率有明顯改善,較2018年下降了22.39個百分點至153.57%。可見其綜合成本率仍處于較高水平,距離100%尚有較遠的距離。
易安財險在年報中未披露綜合成本率,其2019年前5名險種中僅意外險及家庭財產險實現了承保盈利,而責任險、健康險及保證險則出現了承保虧損,其中保證險的承保虧損達1.85億元,承保虧損表明這些險種的綜合成本率高于100%。另外,整體上的虧損說明當年投資收益未能覆蓋承保虧損。
表4:易安財險2019年前5名險種經營情況(元)
資料來源:易安財險年報
根據年報,2019年泰康在線綜合成本率從135.3%降至121.55%,距離100%仍存距離,但保險業務首次實現了毛利潤率轉正。
三、億元保費投訴量高于傳統險企,萬張保單投訴量相對較低
在2019年年報中,眾安在線及泰康在線均披露了消費者投訴的情況,而安心保險及易安財險均未做相關披露。
眾安在線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2019年,眾安在線的監管投訴量為3728件,無一起重大消費投訴,未影響主流媒體及行業對公司的正面評價”。
泰康在線在2019年年報中披露:“2019年,共收到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轉辦保險消費投訴1422件,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合同糾紛投訴1397件,同比下降1%,理賠糾紛投訴1019件,同比下降7%”。
以億元保費投訴量來衡量,目前互聯網保險企業高于傳統險企。根據銀保監會的通報,財產險公司中,四家互聯網保險企業的億元保費投訴量居前,其中,易安財險119.51件/億元、安心財險60.61件/億元;泰康在線27.72件/億元;眾安在線25.59件/億元,分別位列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位。
互聯網保險企業的億元保費投訴量高于傳統險企,有可能是因為件均保費較低,即在相同的保費收入規模下,互聯網保險企業的保單數量較多,從而投訴量相對較多,以眾安在線為例,2019年實現保費收入146億元,保單突破80億,平均每單保費僅僅約1.8元。
從萬張保單投訴量來看,77家財險公司中,安心財險0.66件/萬張保單,排名第33,易安財險0.33件/萬張保單,排名第52,泰康在線0.01件/萬張保單,排名第73;而眾安在線約0.005件/萬張保單,排在第76位。互聯網險企的萬張保單投訴量相對較低,應該也與產品特點相關,在保費較少的情況下,消費者缺少投訴的動力。
四、技術輸出賦能行業,目前“保險”仍是主業
互聯網保險企業開展線上業務,對技術的依賴更強,較傳統的保險企業更具“科技”屬性。目前,兩家規模較大的互聯網保險企業眾安在線及泰康在線均開展技術輸出業務。其中,眾安在線已經成立科技子公司作為技術輸出平臺,而泰康在線在集團內部實現了技術輸出變現。
眾安在線早在2016年即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眾安在線科技作為技術輸出平臺。2019年,眾安在線實現科技輸出收入2.7億元,同比上升139.9%。2019年簽約客戶近260家;除了國內市場,眾安在線的科技輸出還觸達東南亞及日本等市場。根據公開信息,眾安在線的科技輸出尚未貢獻盈利。目前來看,雖然已經貢獻了較大營收規模,但與超百億規模的“主業”保險相比,技術輸出在業務結構中占比仍然較小。
2018年1月,保監會批準泰康在線在業務范圍中增加“與互聯網保險相關的技術服務和咨詢服務”。泰康在線在2019年報中的關聯交易部分披露:“本公司對泰康人壽提供與互聯網保險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相關的技術支持服務,并使用自營網絡及第三方網絡平臺展示其商品及服務信息”,該關聯交易形成的“其他業務收入”為1.25億元。可見,泰康在線的技術輸出及變現已在母公司內部實現。2018年泰康在線也在技術外部輸出方面有所部署,但在變現方面尚未有其他公開信息。
猜你喜歡
三六零Q2安全業務同比高增98.76%,第二增長曲線已成
安全業務實現營收9.08億元,其中第二季度收入6.54億元,同比增長98.76%,環比增長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