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淘金到被驅趕,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美十年
3億互聯網用戶、2.1萬億美元的互聯網產值……對于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美國市場人口基數大、消費欲望強,充滿著誘惑力。
從模仿學習到進入美國市場,中國互聯網企業用了十年,從第一代的游戲廠商,到第二代的工具APP,再到第三代像TikTok這類平臺型企業,這些出海APP贏得美國市場的認可。
而越成功,就越容易遭到來自美國政府的打壓。隨著美國“清潔5G網絡計劃”的展開,曾經的夢想掘金已經變成壓制與出逃。
01 讓一家成立僅三年的小公司成為國內第二大頁游公司
第一個鑿開美國市場的大門是中國游戲類公司。
2011年8月,為了躲開國內網頁游戲的貼身廝殺,第七大道以歐洲中世紀為游戲背景,在北美發售《神曲》,希望憑借研發和運營能力,打開海外,尤其是美國市場。
3.3億人口中,游戲人口比例超過67%、付費玩家比例為31.25%、人均付費金額為224美元/年……美國游戲市場肥沃的生存土壤,將《神曲》和第七大道推向了巔峰:
截至2012年底,美國市場為第七大道帶來1000萬注冊用戶、最高10萬人同時在線、百萬的日充值和700萬美元/月的營收額。
“中國頁游的全球殖民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希望更多CP加入到第七大道的海外殖民軍。西方新大陸上正插滿我們的旗幟,現在我們要凝聚成一股更大的力量,一起在這個新世界開疆拓土。”
第七大道樹立了出海成功的標桿、探索出了出海征途的方向。為此,獵豹移動、游道易、赤子城等國內游戲廠商紛紛進軍美國市場。
如赤子城推出Beetles.io、Archery Go,獵豹移動推出手機游戲《滾動的天空》,游道易上線休閑類游戲《天天過馬路》……
如同第七大道一樣,經過國內市場的慘重廝殺后,中國游戲廠商在研發能力以及運營技巧方面,遠超國外競爭對手。
“全球80%的網頁游戲是中國做起來的,而國內的競爭環境遠高于國外”,相關游戲從業者對司庫財經表示,中國游戲廠商相比美國等海外同行更有競爭力。
此后的用戶下載量也印證了中國游戲公司的競爭力。
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1000個最受歡迎的手游中,中國占據84個名額,同比增長80%,在美國Top100手游榜上,中國手游就占據了6個席位。
出海美國市場的發展,也一些將中國游戲公司送上了頂點:靠著在北美市場的成功,短短三年內,第七大道就從一家從2008年成立、5人小團隊的創業公司,成為國內第二大網頁游戲公司。
02 霸占美國屏幕,工具類平臺大量上市
當游戲公司在美國大賺特賺時,中國工具類公司接起了砸開美國市場的第二把板斧。
2012年,包括美國在內,全球陷入換機潮——從功能機轉成智能手機,從2G時代跨入到3G\4G時代。時代變道帶來的市場空白,為中國工具類APP提供絕佳的市場機會。
"身為中國公司,如果你的海外用戶只是在東南亞印尼等地,這不算真正的國際化,要成功的打入北美市場,有龐大的用戶群,才能稱得上是國際化。"
2012年底,在東南亞、印度小試牛刀后,GO 桌面在Google Play推出Next Launcher 3D桌面,定價15.99美元,正式宣布進入美國市場。
與中國游戲廠商的成功經驗類似,靠著野蠻、粗暴的運營手法,GO 桌面在美國銳不可當。截至2013年5月,在美國市場,GO 桌面用戶量接近一億人,其日均廣告費用可達到幾十萬人民幣。
GO 桌面也只是工具類APP美國淘金的縮影:
豹獵在美國市場推出四十多種工具類APP,其中Clean Master美國市場日活躍用戶規模達到2000萬人;
Super Bright LED Flashlight在IOS推出手電筒功能前,霸居美國市場同類產品第一;
2013年,赤子城推出Solo Launcher,在歐美地區,成為個性化應用榜單下載量第一名,目前赤子城全球用戶量超過10億人;
iHandy先后推出幾百種APP,是Apple、Google、Facebook的全球頂級合作伙伴;
移動互聯網早期,中國工具類APP收割一批一批的美國用戶,不僅提高了用戶數據和財務數據,也備受全球資本市場認可。
2013年11月,久邦在納斯達克上市,其交易日開盤價達到14.11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 25.7%;2014年,作為出海工具老大,獵豹紐交所上市,一年后,其股價達到50億美元;2019年,赤子城在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個交易日,其股價暴漲超過123%。
03 平臺類的TikTok,真正攻陷美國
在被谷歌、臉譜、油管壟斷的美國市場,不論是游戲,還是工具類平臺,中國廠商并沒有一個現象級的產品,與當初的暴富夢相比,它們更多的是小本生意,在巨頭的羽翼下小心賺錢。
與國外APP廠商不同,國內APP有股子江湖氣,如誘導用戶下載安裝、加入鎖屏廣告、無節制使用插件等等。
這種江湖路數,為中國APP帶來用戶量和營收的快速增長,但隨著 Facebook、谷歌在美國互聯網霸權的確立,粗暴、野蠻的中國APP則面臨考驗。
2017年2月,因中國區工具類App廣告主違規過多,Facebook暫停所有中國區工具類App廣告;2018年1月,GooglePlay因廣告欺詐,將獵豹的文件管理器以及新美互通的KIKA輸入法下架。
“當涉及到各種商業利益和社會因素的時候,它們同樣可以在一天內讓幾十億的用戶完全接觸不到你,讓你建立的基業瞬間湮滅——這就是壟斷平臺的力量。”
以傅盛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經營者,只能看著谷歌、蘋果、Facebook的臉色行事。而這一切直到TikTok出現之后才得以扭轉。
2017年,字節跳動在將musical.ly并入TikTok后,TikTok在美國全面推廣,開啟中國平臺型互聯網公司的美國征途。
借助10億美元的廣告贊助和簡單、魔性的產品定位,TikTok迅速在年輕人中爆火。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TikTok在美國市場用戶規模達到4540萬人,同比增長97.5%。
TikTok迅猛的增長勢頭,正沖擊美國互聯網版圖。此后Facebook、谷歌聯手限制TikTok廣告投放,意圖遏制其發展。
但與工具型和游戲類APP粘性低、使用頻次低、可替代性強不同,TikTok等平臺型APP并非單一依靠渠道,更多的靠生態和口碑。
而借助年輕人市場,TikTok不論是在內容生產,還是觀看用戶上,都已經實現良性發展。2020年6月底,TikTok在美國市場下載量達到1.8億次,注冊用戶規模達到5000萬。
TikTok在美國市場的成功,或許將激勵越來越多的中國平臺類公司遠征美國市場,但這種苗頭隨后被美國互聯網巨頭以及美國政府抹殺:7月31日,特朗普禁止TikTok在美國正常經營。
此后,美國政府更是開展“清潔5G網絡計劃”,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其審計工作必須由美國會計事務所完成,否則將被迫退市。
回顧中國互聯網三次的美國征戰,國內游戲公司和工具類平臺,在Facebook、谷歌的羽翼下,膽顫淘金,雖無暴富,但尚能盈余。
當TikTok等平臺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短時間內成為現象級產品,它動搖著Facebook、谷歌的江湖格局,隨后便遭到政治打壓。
也許對于中國互聯網企業來說,TikTok的折戟,是持續十年美國淘金夢的終結。
猜你喜歡
雪上加霜!字節起訴美國政府同時需應對知產訴訟:美攝在美國起訴字節獲受理
7月23日,北京美攝科技網絡有限公司在美國起訴字節跳動及其旗下海外產品TikTok代碼侵權一案取得重大進展,經過移送管轄和多次修改起訴狀后,美國北加州法院近日決定受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