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又來了,申請在美禁售聯想,曾為8項專利撕蘋果
近日,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表示:在諾基亞提出專利侵權投訴后,已著手對聯想集團生產的某些電腦、平板電腦和零部件進行337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稱,“投訴人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出有限排除命令和制止令”。
諾基亞稱,聯想ThinkPad、IdealPad和Flex系列電腦,侵犯了諾基亞與H.264視頻壓縮行業標準有關的5項專利,并且聯想“拒絕進行有意義的專利許可談判”。換言之,諾基亞希望在美國禁售聯想的這些電腦。
其實在2019年9月,諾基亞就曾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也就是聯想的美國總部所在地,對聯想提起訴訟。但這次投訴令人關注的地方在于,作為一家芬蘭公司,諾基亞專門跑到美國投訴聯想,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聯想發起337調查。
根據相關統計,在2019年,有超過60%的美國337調查案件涉及至少一家中國公司,而一旦中國公司被判輸,將對倚賴出口美國市場的他們產生有極大影響。聯想在PC市場體量巨大。挺過這次337調查,也是它必須贏下的一戰。
聯想遭遇了什么
走“貿工技”路線的聯想,并不在美國的歷次“實體清單”打擊之列。這次被337調查,與諾基亞的投訴息息相關。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王雷公開表示:337調查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依據美國國會通過的《1930年關稅法案》337條款授權,對不公平的美國進口產品進行調查并作裁決。它是一種“投訴”而非法庭訴訟。所有應訴企業中,僅5%被判輸并遭遇排除令,15%會贏下投訴,32%會令申訴方撤回申訴狀,35%會達成和解。
而這次諾基亞認為聯想侵權的,是H.264等5個與視頻壓縮編解碼有關的專利。公開資料顯示,H.264是MPEG-4標準的一部分,MPEG-4是高精度視頻錄制、壓縮和發布的最常用格式之一。
對于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這種通信巨頭,往往掌握海量的相關專利。伴隨自己賣掉硬件業務,企業“空心化”,會在專利訴訟上更加激進,來收取更多專利許可費用。而聯想就是這種手段下的受害者。
在2019年9月起訴聯想前,諾基亞曾與蘋果有過一場H.264專利訴訟大戰。當時諾基亞起訴蘋果侵犯了H.264等8項專利。人們爭議的焦點是,諾基亞是否像個“專利流氓”,試圖收取過高的費用?
約束諾基亞的規定在于,H.264標準受國際電聯的認可,而國際電聯對貢獻者有規定:要么同意免費使用技術,要么遵循RAND(reasonable and non-discriminatory,合理和非歧視性)義務來許可技術。這能保證諾基亞這樣的企業,不會因為自己掌握了一項繞不開的專利,就向聯想和蘋果這樣的肥羊獅子大開口。
當時這起諾基亞和蘋果橫跨11國的訴訟,最終以2019年1月雙方和解落幕。而另一起相似的案件,即摩托羅拉起訴微軟侵犯3項與H.264有關的專利,則最終以摩托羅拉被判違反RAND義務,反而要求賠償1450萬美元落幕。
可以說,對于諾基亞投訴聯想的337調查,與上面兩起案件相似,最終也可能落入H.264是否完全受RAND義務約束的技術細節。
專利戰硝煙四起
聯想的強項在于供應鏈和渠道,可能是它受波及較晚的原因之一。實際上,美國與中國的專利戰、針對數據隱私的調查已經硝煙四起,嚴重阻礙了中國企業開展正常業務。
Gartner2020年Q2全球PC制造商出貨量及排名(出貨量單位:千臺)
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拉開了打擊中國科技公司的序幕。在三批實體清單中,科技獨角獸、中國航空和造船業、電信運營商等相繼落入名單。
2020年下半年,美國企業也終于嘗到專利戰的苦果。
8月3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稱,正在審理FinFET發明專利的無效申請,結果尚未發布。這一申請由中科院微電子所提起,從2018年2月至今已持續兩年半,涉及英特爾最常用的芯片制造工藝。如果法院下達禁令,英特爾可能在中國被禁售酷睿系列芯片。
也是在同一天,小i機器人(上海智臻)起訴蘋果,要求停止Siri助手的專利侵權,除了停止制造、禁售等要求外,還索賠100億元。如果被禁,占蘋果第三大營收地區的大中華區可能就是失守。而說到為什么在此時起訴,小i機器人稱:“再度提訴不僅為了給重視技術創新的中國企業帶來信心,而且希望通過這起涉及人機交互核心專利的訴訟向全球展示中國AI企業的實力?!?
此前,2012年6月,小i機器人以蘋果公司在iPhone中使用siri程序侵犯小i機器人“聊天機器人系統”發明專利為由,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之后歷時8年,最高人民法院最終判定小i機器人的“聊天機器人系統”專利有效。
目前,一系列的科技戰還在蔓延。美國當地時間8月5日,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召開記者會,以“遏制中國風險”為借口,宣布了一項所謂的清潔網絡計劃(Clean Network),列出了5個要“清潔”的領域,分別是運營商、應用商店、App、云計算和海底電纜。蓬佩奧還一口氣點了7家需要剔除的中國科技企業,且用“不受信任的中國企業”來指代更多中國公司。
而美國科技公司也開始對兩國紛爭做出反應:谷歌最新宣布稱,刪除了Youtube上2500多個中國相關頻道。未來,會不會有更多美國企業與中國割裂,仍是籠罩在所有人頭上的愁云。針對美國的行為,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美方務必不要打開潘多拉的盒子,否則將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