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魚與虎牙,越打越相似
作者 | 趙磊
編輯 | 周昶帆
斗魚和虎牙這對游戲直播界的冤家,越來越像對方了。
北京時間3月19日,游戲直播平臺斗魚(NASDAQ:DOYU)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而在之前,3月16日,虎牙(NYSE:HUYA)先一步公布同期業績報告,把兩份財報拿來一對比,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兩家公司越來越像了。
表面上看,斗魚和虎牙之間的差距在彌合。以往在營收和利潤上,虎牙的表現一直遠超斗魚,但2019年第四季度,斗魚迎頭趕上,實現營收20.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8%;更大的驚喜是,斗魚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第四季度凈利潤1.86億元,同比大增180%。
深層來看,斗魚從運營策略、內容布局等多個方面借鑒了虎牙的寶貴經驗,逐漸隱藏起自身“好斗”的一面,改善了成本結構和運營效率,使毛利率提高到和虎牙幾乎相同的水平;而虎牙也在營銷、品牌活動等方面變得更“高調”了,從斗魚那里搶來了更多關注度。
財報只能展現外在,而一直以來,斗魚以“激進好斗”、虎牙以“穩扎穩打”著稱,現在各自的特點也漸漸模糊化了,一方面,騰訊同時戰略投資了虎牙和斗魚,自那以后兩個公司管理層的理念和作風勢必會受到騰訊的一些影響,另一方面,游戲直播領域的競爭情況風云突變,在快手、B站的擠壓下,兩家公司要進一步鞏固自身壁壘,在原本產品形態就幾乎相同的情況下,都會尋找最有利的公約數。
現在看來,虎牙和斗魚之間,誰超過誰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誰能先一步突破自身桎梏,開辟出一片新天地來,那時它們才能找回各自的風格。
安能辨我是虎魚?
我們先來看看,最新的一個季度里,虎牙和斗魚分別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有趣的是,如果只看財報的數字,你很難分清楚哪家是虎牙,哪家是斗魚。
虎牙和斗魚營收情況
從營收來看,依舊是虎牙保持領先,過去八個季度以來虎牙營收都要好于斗魚,主要是直播收入的碾壓,但廣告收入上斗魚一直要更勝一籌,原因是斗魚有更大的用戶群和更高的廣告溢價。綜合前幾個季度看,斗魚2020年第一季度的收入表現并不理想,同比增速繼續放緩,財報指引中斗魚的預期營收同比僅增長41%到45%,或許會低于疫情影響下的市場預期。
虎牙和斗魚成本情況
虎牙和斗魚的成本結構非常像,收入成本和營收呈正相關,虎牙擁有更多的公會和中小主播,分成上稍多一些,斗魚在財報中還特意提到,“經過公司的努力,降低了頂級獨家簽約主播的簽約費”,說明斗魚在努力控制成本,這一點也可以從營銷費用的大幅減少看出。
有趣的一點是,斗魚本季度的運營費用要遠低于虎牙,原因是其他營業收入凈額高達6000萬,主要來源是政府補貼,作為武漢數一數二的互聯網企業,斗魚得到了很大的扶持力度,這也是其能大幅提高凈利潤的關鍵。
虎牙和斗魚利潤情況
利潤方面,斗魚取得了自上市以來最高的凈利潤,之前好幾個季度,斗魚都被外界嘲諷為“靠銀行利息實現盈利”。本季度,在成本控制優化、政府補貼和稅前虧損結轉導致的所得稅為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斗魚的毛利率已經由2018年同期的3.1%提高到18.2%,達到與虎牙相近的水平,這是質的飛越。
第四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長158%,這個表現無疑十分亮眼,但斗魚收到的補貼和營銷費用減少都是不可持續的提高利潤方式,這兩個部分貢獻了新增利潤的77%,因此斗魚下個季度的利潤將會承壓。
而虎牙不管在營收、成本、利潤各個方面,都是一如既往的“穩健”,各項都是穩步增長,預期之內,但也沒什么可圈可點的地方。
虎牙和斗魚用戶情況
真正體現兩家公司差異的,其實是用戶數據,財報顯示,雖然虎牙的平均月活躍用戶(MAU)仍少于斗魚,但正在快速縮小差距,目前只差1560萬,而在2018年同期,差距還有3690萬。但在付費用戶數上,斗魚保持了較快的增速,付費率持續提升,這也是其營收增長的重要原因,反觀虎牙,付費用戶數出現環比負增長,且一直難以提升,徘徊在4%以下。
雖然虎牙的付費轉化不如斗魚,但在單位收入上遠超斗魚,這說明虎牙付費用戶的粘性要遠高于斗魚,這跟用戶體驗密切相關,相比大主播,觀眾更容易和中小主播建立更深的情感聯系。
綜合來看,虎牙和斗魚確實越來越像了,隨著斗魚付費率的持續向好,營收和利潤上會愈加逼近虎牙,但虎牙也會在月活人數上縮小和斗魚的差距,并繼續保持在移動端的先發優勢,利用自己的精細化運作繼續提高單位收入。
未來誰能領先,還真的不好說,大概率是你追我趕,齊頭并進。
鷸蚌相爭之外
金庸小說里,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本是不分上下,但在某一天,王重陽奪得了《九陰真經》,就此超過其他四人,這告訴我們兩個道理,一是勢均力敵的對手往往會越來越熟悉對方,也越來越像對方,二是只有突發的外力才能打破這種平衡,促使其中一方或兩方發生實質性的轉變。
放到斗魚和虎牙的關系中,可以拆分為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兩家公司越來越像了,二是什么樣的外力會打破這種二力平衡。
斗魚和虎牙的不同“個性”由來已久,作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YY游戲直播的前身,虎牙就像一個名門正派的大弟子,掌握著眾多先發優勢,不管是匯集了豐富經驗的門派心法還是宛如神兵利刃的技術優勢。斗魚則是起身草莽,從千播大戰的腥風血雨中廝殺出來,要么成為手段激進的亡命之徒,要么成為別人的墊腳石,搏一搏才有活下去的可能。
所以虎牙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主播自己培養,公會自己孵化,雖不能保證每個主播都能揚名武林,但能確保主播群體的質量下限,讓單個主播更容易活下來,所以在虎牙直播的主播不會那么焦慮,更舒適,也對平臺更有依賴感。到了平臺這一層面,整體就會表現為從容不迫,有名門正派的風范。
而從千播大戰中拼殺出來的斗魚,深諳江湖的殘酷道理,用戶就是喜歡大主播,誰能搶到大主播誰就能暫時活下來,即便需要和他們做些妥協,即便時時冒著被大主播背叛的風險,所以早期的斗魚算得上人前風光無兩左擁右簇,人后忍辱負重,虧損、糾紛纏身,只有真正到了上市之后,和虎牙確立了二分天下的格局之后,才敢松一口氣,慢慢用平臺的優勢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哪一個名門正派不是由微末之人創立的呢?到最后,慢慢也都會有名門正派的樣子。
在游戲直播這個領域,即使是虎牙和斗魚,也做不出太多的花樣來,最后都是圍繞游戲建立內容生態,就像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也越來越像,用戶不會忠于平臺,只會跟著自己喜歡的內容走,誰的內容又多又好,用戶就會流向誰,所以未來,斗魚和虎牙會爭奪更多賽事的獨家版權,會開發更多獨家的內容,也會各自培養自己平臺的大主播,但卻不會再像亂局求生時代那樣爭奪大主播,兩家平臺在內容、運營、營收、利潤等各個方向上必然會越來越像。
圖 / 視覺中國
但是當外部因素出現時,比如遭遇了新一輪的生存危機,或者某一方拿到了殺手锏,才會打破這種平衡,目前來看,外部的不確定因素是其他玩家的進入,尤其是快手和B站,各自有其獨特的優勢,是虎牙和斗魚以前沒交手過的敵人。
快手ACG光合創作者大會上公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底,快手游戲直播日活5100萬,游戲短視頻日活7700萬,對比今年6月首次公布的數據,分別增加1600萬和2100萬。今年快手首次播放英雄聯盟總決賽(S9),首日觀賽人數達到2500萬,總共觀賽人數7400萬,用戶創造視頻數量30.4萬。
2019年,B站在直播領域大力投入,電競、娛樂雙管齊下,先是以8億的價格擊敗虎牙斗魚,拿下英雄聯盟S系列賽三年的獨播權,又以5000萬重金簽下前斗魚重量級娛樂主播馮提莫,這兩件事相當于偷襲了虎牙和斗魚的老家,雖然還沒到你死我活的程度,但也讓虎牙和斗魚感受到威脅。
這讓兩家巨頭又一次思考,游戲直播的壁壘到底是什么?真的是誰有錢誰就能進來嗎?
游戲直播的“七寸”是版權,這也是硬性壁壘,不過虎牙、斗魚、快手、B站四家都有騰訊的投資,在熱門品類游戲直播的版權問題上沒有太大的差異,相比快手和B站,虎牙和斗魚真正的優勢在于技術積累和公會運作,但從長期來看,這也不是無法跨越的護城河。
斗魚和虎牙是焦慮的,但先發優勢掌握在自己手里,還有戰略騰挪的空間。
目前來看,主要是兩個方向,一是深耕游戲,健全游戲生態,探索直播+游戲的創新商業模式,比如斗魚推出業內首個云游戲平臺。電競戰略依然是兩家的重點,簽約頂級戰隊,打造出自辦賽事品牌,把主動權握在手里,這是能搶在快手和B站之前的。
二是多元化布局,以游戲之外更豐富的內容鞏固自身的壁壘,將直播帶入到更豐富的用戶場景中,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產品體驗培養用戶粘性,如虎牙入局在線教育,推出“一起學”。
游戲直播江湖風起云涌,虎牙和斗魚在越來越像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更多的不同,讓自己持續進化。
猜你喜歡
虎牙2024年Q1財報: 毛利率提升至14.7%,凈利潤同比增長79.3%
該季度,我們對虎牙直播進行產品升級,舉辦了一系列創新的跨平臺電競賽事和運營活動,進一步提升了虎牙平臺的內容與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