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貍家&盒馬實體店跨界合作 引領新零售
文|左芊芊
來源|博望財經
近日,在深圳的盒馬首家購物中心“盒馬里?歲寶”內,河貍家旗艦店正式營業,除為消費者提供預約到店體驗美容、美甲美睫等多種服務項目外,河貍家旗艦店還將為“盒馬里”消費者帶來一些列線上、線下的玩法、全方位滿足消費者對于美的向往。
據介紹,在河貍家旗艦店內,消費者可以享受到Tripollar、宙斯等多種高端美容儀的SPA服務體驗項目,未來旗艦店還會引入更多新的品牌美容合作項目。除了傳統美業服務外,旗艦店還將提供品牌化妝產品、科技美容、醫療美容服務等等,讓消費者在第一時間體驗變美黑科技。同時店內也提供了便捷的線上預約手藝人實現上門變美服務,滿足消費者回家輕松“懶美”的需求。
作為成立5年的創業公司,河貍家之所以能生存下來,并躋身新商業開創者之列,首先是因為其商業模式一直處于不斷進化的過程中。河貍家突破了傳統美業和在線服務交易平臺的固有思維。
O2O與B2C相融合
從2014年3月河貍家成立,隨著美業O2O的發展,河貍家逐漸意識到了O2O模式下的流量轉化困境,傳統的O2O模式河貍家只需要做好到家服務的整個服務鏈路,但是隨著服務深入,河貍家漸漸發現在O2O模式下,線上線下所產生的流量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通,美業O2O只能局限在部分線下場景,這樣也就導致只能提供服務,無法實現流量數據互通的業務模式閉環。
隨著新零售的發展,美業新零售模式也進入了河貍家的運營模式考慮范圍內,與天貓的合作正式開啟河貍家轉型的第一步。雙方的合作圍繞天貓的美妝品牌構建新的美業商業模型,將傳統O2O場景與B2C場景相結合,從而完成數據的完整閉環,實現數據互通,加上小程序的社交裂變玩法,整個商業模式將會得到快速的發展。
縱觀行業,業內專家分析影響整個美業規模有兩大主要原因:第一,美業服務是非標的,如果有兩個朋友一起去美容院體驗理療,同時享受一個服務,結果一個人很喜歡,另一個人不喜歡,這不一定是因為服務人員手法有問題,可能是話太多了。一個同類的美甲服務,在一家店里賣50元,另外一家店里賣500元,可以說是魚龍混雜,消費者在選擇服務的時候非常茫然。第二,整個美業市場比較少有全國性的品牌。
很多美業的經營基本上是作坊式的,手藝還是通過師徒制傳承的,服務手法和標準很難復制。
這兩大原因造成整個美業市場有著糟糕的用戶體驗。用戶覺得去店內消費需要全副武裝,不能被套路。另外,對美業從業者來說,開一個店一年倒閉率達到50%以上,整個行業內耗非常大。
面對傳統美妝這樣巨大競爭對手,雕爺坦然說:“河貍家代表著一個移動互聯網平臺和愛美女性的對接,是一個平臺型的品牌,新的產業的興起,對河貍家而言反而是多了一個新的機會,我不懼怕競爭。”
02
牽手阿里系
事實上,5年的摸爬滾打也讓河貍家具備轉型的底氣。通過不斷完善匠星體系和通過工作室模式對手藝人進行約束和管理,河貍家的用戶數據沉淀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并開始通過與阿里系電商的合作,向平臺和美妝品牌輸出這種云服務能力。
河貍家在新零售上的探索與阿里系的合作密不可分,經博望財經梳理,早在今年3月份,河貍家就與天貓達成戰略合作,兩者宣布未來將共同探索美業內的新零售場景,在天貓、盒馬開啟了一輪新零售的實驗。
4月份,河貍家與天貓聯合推出了“變美魔鏡禮盒”,其中包括天貓精靈QUEEN(智能美妝鏡)和配套的美業服務,河貍家的手藝人在線下可結合智能美妝鏡的數據和分析結果,制定更精準的變美方案。
今年雙11,天貓美妝宣布與河貍家戰略合作,天貓聯手近50個大牌推出系列到家服務,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武漢、杭州、南京、西安、成都等11個城市的用戶購買帶有上門服務的化妝品或美容儀器后,即可享受河貍家手藝人上門提供的包括美容、美甲、美睫等一系列貼心服務。
在此之前,河貍家的手藝人已經全面接入天貓,2個月來,累計有1萬名手藝人為超過30萬名天貓用戶提供了上門變美服務。未來,還將有10萬名河貍家手藝人通過天貓,為消費者提供變美體驗。
開拓美業新場景
作為兩家在新零售賽道中崛起的黑馬,河貍家和盒馬此次的深度合作引發了業界對于美業新零售與數字化購物的全新想象。
事實上,盒馬與各領域的強勢品牌合作已經不稀奇,在河貍家之前,星巴克、國藥在線、花點時間等,都已在盒馬的營地駐扎。這其實也折射了盒馬選擇合作伙伴的一個要求:領域內的佼佼者,因為這能讓盒馬的全品類戰略在最快實現落地的同時,釋放更強的品牌效應。
任何產業的發展軌跡基本都沿循著S形態的增長路徑:在最初冷啟動期的增長相對緩慢,隨后經歷了一段快速增長期。最終,當曲線接近天花板時,增長速度再次逐漸放緩。這條曲線給所有企業經營者的最大啟示在于,在增長開始承受天花板的壓力之前需要及時找到新的增長動能。
如今北京、上海、深圳的朋友如果打開盒馬APP,就可預約河貍家的上門美甲、美睫服務,你在這三座城市的盒馬線下店,或許還偶遇過河貍家快閃店。
一個是生鮮,一個是美業,兩者合作的基礎在于,盒馬用戶中大多數是愛美的女性,在3公里范圍內的社區生活場景里,盒馬何不滿足她們更多訴求?
對于美業平臺而言,其傳統場景一般只涵蓋“到家”或“到店”這兩個。然而,河貍家還希望探索出更多的“第三空間”,以實現增長曲線的持續向上。例如今年到8月,河貍家與盒馬鮮生也達成了合作,面向北京、上海與深圳等地63家盒馬門店周邊三公里的用戶提供服務。
“河貍家有58%的用戶同時消費兩到三種品類”,河貍家創始人雕爺表示,“大家都想做D2C,而河貍家的天然優勢是:我們就是服務價值傳導的最后一棒。”
無論是線下商業還是線上平臺,不容辯駁的事實是那些靠近消費者的渠道總是掌握著最強的話語權。這也成為河貍家在努力成為美業垂直領域類淘系平臺之外,選擇的另一個方向,即實現多元場景的拓展與延伸。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河貍家正在逐步擺脫O2O的標簽,進行新零售場景的探索。在傳統的兩端之外,一個屬于美業的“第三空間”似乎正在形成。
“現在已經到了突破原有行業邊界的最佳時機,電商實物場景與服務場景相結合,就創造了新場景。”河貍家CEO梁吉慶表示。在一波又一波的洗牌下,新零售正在向2.0階段進化,這意味著河貍家正在走向新零售的深水區,但這對河貍家來說是好消息,因為深水區更容易取得領先優勢,也更容易加固自己的護城河。
河貍家還有一種“All in新零售”的氣勢,不論是同盒馬在線上和線下的持續業務融合,還是同天貓在各個場景下的深度協同,都指向了河貍家對新零售的果敢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