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開年最大收購要來了
去年“全球最大網絡安全獨角獸”Wiz豪氣拒絕谷歌230億美元收購報價的事兒,仿佛還在眼前,這份舉措讓很多人都感到哪怕是在今天,哪怕是近幾年全球內越來越少的網絡安全公司實現IPO,網安在資本市場仍有榮輝可登。
然而不得不說的是,這股士氣仍需醞釀。
進入到2025年,降臨到網安產業的重磅行業消息還是并購。這次是一家成立于1988年的日本老牌巨頭趨勢科技(Trend Micro),其被媒體透露,貝恩資本、安宏資本和EQT AB等知名PE都在競爭這筆收購;此外,KKR 對此也表示有興趣。一旦此交易完成,這將成為2025年來全球最大的杠桿收購案之一。
從資本市場的表現看,網安企業被收購,甚至私有化似乎是一件好事,自該消息傳出后,趨勢科技股價在東京交易時段一度飆升16.05%,漲幅達到每日交易上限1500日元,為基準指數中漲幅最大的股票。
一筆好買賣
趨勢科技在尋求出售的消息最早于2024年8月在業界傳出,一開始只是簡單的尋求出售,幾個月后趨勢科技明確表示出希望能夠被收購私有化。
之后公司迎來的是一路上漲不曾停的股價,去年底公司股價尚還在50美元/股左右,今年2月已經漲至77美元/股左右,截至發稿前公司市值超過了100億美元。資本市場在歡迎這筆買賣。
2月,貝恩資本、安宏資本和EQT AB等知名PE即被透露將參與競爭,KKR 對此也表示有興趣。
去年最大的一筆網絡安全收購案是由思科主導完成的,其以280億美元收購機器數據分析平臺Splunk的交易,亦是思科歷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接下來一筆才是由PE機構Thoma Bravo以53.2億美元收購的英國網安巨頭Darktrace。
再按照趨勢科技如今100億美元的市值及不斷增長的股價,想必如果趨勢科技能夠完成并購,或能成為2025全球最大桿桿收購案之一。
對于趨勢科技將會被私募股權機構收購的事兒,很多業界分析師反而給出了不看好的態度,比如IT Harvest首席研究分析師Richard Stiennon直接表明“出售給私募股權對趨勢科技、其員工、客戶和行業來說都是一場災難。”更有分析師批判,正是私募股權交易傷害了這些公司,因為“它們被交易和撕裂”,而趨勢科技被PE競標也是建立在公司被市場低估的基礎之上。
暫且不管趨勢科技是否被低估,自其于1998年在日本東京證交所和1999年在美國Nasdaq掛牌上市后,公司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一直都比較溫吞,如果說能夠通過被并購私有化,對公司來說或許反而是更好的發展路徑。
話說回來,雖然趨勢科技的大本營一直在美國和日本,這家公司卻是一家地道的中國公司。
1988年,趨勢科技由中國臺灣人陳怡樺與其妹妹陳怡蓁和妹夫張明正夫婦在美國加州創立,總部位在日本東京,全球研發總部位在中國臺灣臺北,行銷總部位在美國硅谷,行政中心位在愛爾蘭科克,全球客戶服務中心位在菲律賓馬尼拉。
起初,公司是一家反病毒軟件制造商,初期張明正擔任趨勢科技首席執行官,于2004年交棒給現任執行長陳怡樺。
發展到今天,趨勢科技成長為全球領先的網絡安全領導廠商,主要業務是提供各種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包括防病毒軟件、防火墻、云安全等,以幫助個人用戶、企業和政府機構抵御各種網絡威脅。公司在全球的營運據點遍布65個國家、共有超過6700名員工。公司在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也是如包括Crowdstrike、微軟、Palo Alto Networks和邁克菲(McAfee)在內的網安巨頭企業。
唯一一家位于 NSA 和 GCHQ 逆向白名單的非美國網安公司
在趨勢科技的成長史中可以看到,拿下美國電器零售業領導企業百思買(Best Buy)的單子是公司里程碑式的轉折點。
當時,陳怡樺果斷將定價遠低于競爭對手,并且通過與百思買合作改進產品的特性,使得趨勢科技的產品符合百思買的推介產品標準,從而成功取代當時網安巨頭賽門泰克軟件公司(Symantec)和邁克菲,趨勢科技開始逐步占領市場。
此外作為純網安企業,趨勢科技自2005年起基本上保持了至少2年完成一次業界收購的頻率,其中較為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公司以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惠旗下網絡安全業務HP TippingPoint,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零時差漏洞懸賞計劃Zero Day Initiative(ZDI)。
現在,趨勢科技是唯一一家位于NSA和GCHQ逆向白名單的非美國網絡安全公司(總計四家,其他三家均為美國網安公司),據了解公司還與國際刑警組織、美國聯邦政府、FBI均有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
在中國內地,趨勢科技也早在2006年,在中央國家機關第二期政府采購協議供貨項目招標活動中,成為中央國家機關2006年第二期政府采購協議防病毒產品供貨商,趨勢科技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國際廠商。后來2010年,公司中標中國人民銀行信息安全防毒墻設備采購項目。
在中國,趨勢科技是南京知名的“養老”企業。
不過趨勢科技會被廣大網友記住還要數前兩年(2023年)的豪華裁員事件。在位于南京的雨花臺區軟件谷大本營,趨勢科技進行了一次只涉及研發部門的裁員,共計約70 人左右,據說賠償 N+4 起步,一些老員工甚至超過 N+8,如此大手筆成為了網友心中的“業界良心”。
網安正在走向私有化
近年來,許多公開交易的網絡安全公司都在通過與私募股權機構完成私有化,比如私募股權公司Vista Equity Partners接近以45億美元收購網安公司KnowBe4,私募股權巨頭Thoma Bravo以1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網安公司Proofpoint等。
Thoma Bravo一直是收購網安企業的佼佼者,相關交易筆數超過20次,去年該機構還以53.2億美元收購了英國網安巨頭Darktrace。
根據SecurityWeek的統計,2024年全球共宣布了405筆與網絡安全相關的并購交易,這還是自2021年SecurityWeek開始追蹤此類交易以來數量最少的一年。在405筆交易中,269筆涉及純網絡安全公司,其余交易則涉及業務范圍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的公司。從地域分布來看,北美公司參與的交易最多,達到286筆。
當然這里面不能忽略以Wiz拒絕谷歌收購為代表的并購失敗案,除了無法忽略的反壟斷阻撓外,像Wiz的首席執行官阿薩夫·拉帕波特(Assaf Rappaport)就直接表示公司將專注于啟動IPO,“我們認為它比終端和網絡更大,因此有機會成為一家市值超過 1000 億美元的公司。”
根據公開數據,Wiz在2023年的年收入已經達到3.5億美元,預計2025 年收入將達到 10 億美元。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Wiz沒有完成收購對其背后下過重注的一些投資人來說卻是失望多一些。PitchBook高級分析師Brendan Burke曾分析過,數十億美元的基金需要超過100億美元的退出資金,才能為其LP帶來可觀的回報,而這些事件很少見。錯過了谷歌的高額報價,或許就很難再碰到更好的退出回報了。
從趨勢科技尋求收購的角度來看,網絡安全愈發走向私有化,已是一道明顯的趨勢,而其中私募股權公司的身影尤顯密集。有媒體做過統計,在網絡安全產業歷史上,有27家中大型公司通過被私募股權機構收購而退市。而自2022年起,上市的網安公司越來越少,反而退市的公司大幅增多:2022年美國僅有一家網安公司上市,這一年7家上市公司被收購。
像趨勢科技這般尋求私有化也好,還是像Wiz拒絕谷歌豪華offer也好,其中最難忽略的就是PE們在重大并購交易中拿到了越來越強的活躍度。或許對一家公司來說不能上市是一種遺憾,但硬幣有兩面,在私募股權領域中,能夠盡可能拿到更多的優質標的絕對是好現象。
猜你喜歡
繼揚言收購可口可樂之后,馬斯克又稱要買下曼聯
一則“馬斯克稱將收購曼聯”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隨后,這個遠在大洋彼岸的世界首富再次成為網友熱議的對象。Tom Ford:因戰略調整賣身,多家公司意圖競購,金額或達30億美元
據美媒消息,雅詩蘭黛集團有意收購奢侈品牌Tom Ford,該筆交易金額將達30億美元,或成為雅詩蘭黛史上最大一筆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