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基金趙強高位買入海泰新光虧損出局,產品結構失衡如何破局?
2024年10月22日,新華基金發布公告,新華行業龍頭主題股票(011457)發生基金經理變更,基金經理薛子徵離任,共同管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賴慶鑫。公告顯示,基金經理薛子徵因個人原因于2024年10月21日離任,已按規定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注銷手續。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10月25日)
值得關注的是,在新華行業龍頭主題股票的基金經理一覽表看出,該基金最早是由趙強所管理,任職3年又22天,任職回報-39.39%;后面才換成薛子微,但管理不到181天,有了14.11%的回報后,現在又被賴慶鑫所代替。對比這三位基金經理業績,趙強旗下基金業績并不理想。
01
高位買入的海泰新光虧損出局?
據新華基金官網顯示,趙強曾任國金基金高級研究員、英大基金基金經理、中歐基金投資經理。2016年11月加入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現任權益投資部總監、基金投資部總監,新華優選分紅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新華策略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新華行業輪換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新華趨勢領航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新華安享多裕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10月25日)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趙強累計任職時間8年又219天,截至9月30日管理基金總規模18.19億元,在管基金最佳任期回報63.19%。作為新華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目前管理的五只產品在 2024 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可謂不盡人意。盡管近期大盤出現大幅上漲,短周期收益率回正。但從長期來看,部分產品的業績下滑趨勢明顯,其中新華行業靈活配置A/C虧損還是很大,近 2 年來其收益率分別為-46.96%、-47.20%。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10月25日)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新華趨勢領航混合基金成立于2013年9月11日,該基金成立時間早,收益率自然也高。自成立來收益率197.27%,截至9月30日基金規模2.21億元。截至10月25日基金單位凈值1.9180。今年來收益率4.47%,近6月來收益率-17.42%,近1年來收益率3.52%,近2年來收益率-38.14%,近3年來收益率-49.54%,近5年來收益率12.83%。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10月25日)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該基金的大部分收益都是來自于崔建波,崔建波在其管理的2年又305天中,任職收益高達118.40%,后來又改為崔建波和蔡春紅共同管理,管理了3年又313天,任職回報43.49%。現在到了趙強管理,其任職的2年又1天,任職回報-38.14%,從數據上看,各階段的管理業績,高下立判。
盡管該基金自成立來收益率較高,但近年來業績下降極快,而基金業績下降,一般與買賣的股票有關。筆者發現,該基金已經公布了2024年3季度持倉,從最新持倉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該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45.00萬股的海泰新光,2023年1季度持有34.56萬股,2023年2季度持有54.15萬股,2023年3季度持有41.50萬股,2023年4季度持有35.85萬股。
2024年1季度持有35.41萬股,2024年2季度持有27.55萬股,到了2024年3季度已經沒有了海泰新光的持倉。而在該基金持股期間,海泰新光股票價格出現暴跌,并且筆者發現,在2022年4季度海泰新光的股票價格正好在高位,后來的幾個季度股票價格出現下跌,在2022年10月10日-2024年9月30日股票價格下跌了60%。盡管近期海泰新光股票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但該基金早已沒有持倉。
其實,海泰新光股票價格之所以暴跌,也與其自身業績有關。據海泰新光(688677)發布2024年三季報,海泰新光凈利潤減17.6%。截至本報告期末,公司營業總收入3.19億元,同比下降15.3%,歸母凈利潤9739.6萬元,同比下降17.6%。按單季度數據看,第三季度營業總收入9825.45萬元,同比下降9.39%,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2684.22萬元,同比下降7.0%。
筆者發現,該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 1.21萬股的禾邁股份(股票價格在500元左右的價格高位買入),2023年1季度持有2.60萬股(股票價格開始下跌,該基金選擇增持),2023年2季度持有5.49萬股(股票價格繼續暴跌,該基金繼續選擇增持。),2023年3季度持有4.95萬股,2023年4季度持有4.24萬股。
2024年1季度持有5.12萬股(1季度股票價格創出新低),2024年2季度減持至2.83萬股,2024年3季度居然又大舉持倉(可能覺得股票價格到了底部又開始大幅增持抄底了)。筆者發現,該基金在2022年10月10日-2024年10月25日股票價格下跌了68.92%
從業績來看,禾邁股份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08億元,同比下降14.78%,主要受光伏、儲能行業整體環境影響,銷售增長放緩。盡管如此,公司核心產品微型逆變器銷量約61.42萬臺,同比增長;同時,公司推出全球首款5000W功率微型逆變器MiT和全球首款AC耦合微型儲能新品MS-A2系列,進一步完善產品矩陣。
如果接下來股票價格還能繼續上漲,或許能彌補一下該基金的損失。不過,從該基金的持倉虧損幅度,還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畢竟股票價格是從每股500多元一路跌到現在的每股150元,想回到最初的持有成本,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彌補。
筆者還發現,該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5.79萬股的金種子酒,2023年1季度持有57.01萬股(股票價格處于高位24-30元),2023年2季度持有63.24萬股,2023年3季度持有57.41萬股(股票價格下跌),2023年4季度持有53.43萬股(股票價格繼續暴跌)。到了2024年1季度已經沒有了金種子酒的份額,筆者發現,該基金持有期間,金種子酒股票價格在2022年-2024年3月30日股票價格下跌了30%。
筆者還發現,該基金在2022年4季度持有7.00萬股的德業股份,2023年1季度持有8.42萬股,2023年2季度持有15.58萬股(這期間股票價格暴跌),2023年3季度持有17.87萬股,2023年4季度持有16.56萬股。2024年1季度持有14.86萬股,2024年2季度持有20.55萬股,2024年3季度持有13.39萬股。
然而,該基金從2022年10月10日-2024年10月25日德業股份股票價格下跌了43.16%。8月26日晚,“戶用逆變器黑馬”德業股份(605117)披露了2024年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48億元,同比減少2.97%;歸母凈利潤12.36億元,同比減少2.21%;扣非歸母凈利潤11.62億元,同比減少16.19%。盡管前三年德業股份業績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但進入到2024年,德業股份的業績就開始進入下降通道。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10月25日)
基金業績虧損,基金規模也出現下降。新華趨勢領航混合基金最早募集了7.58億元,基金成立后的一個季度,2013年4季度就被贖回了2.34億份,2014年1季度又贖回了3.94億份,該基金在2017年1季度基金規模升至29.93億元,此后又出現下降,不過,自2022年后基金規模下降更快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新華趨勢領航混合,期末凈資產2.21億元,比上期增加7.19%。
02
固收類產品占比超8成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10月25日)
除了新華趨勢領航混合基金業績差外,筆者發現,新華行業靈活配置混合A基金業績也不理想,而且這還是在大盤大漲的時候,該基金漲幅并不大。據天天基金網顯示,新華行業靈活配置混合A成立于2013年6月5日,截至9月30日基金規模3.74億元。截至10月25日基金單位凈值0.9874,自基金成立來收益率136.33%,今年來收益率-15.31%,近3月來收益率5.59%,近1年來收益率-15.68%,近2年來收益率-46.98%,近3年來收益率-48.24%,近5年來收益率-18.07%。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10月25日)
從基金業績來看,乍一看以為趙強經理業績真好,但翻開基金經理變動一覽表看出,這只基金任職回報最高的集中在孔雪梅,任職回報113.43%;李會忠和欒江偉管理期間任職回報41.05%;然而,到了趙強單獨管理的2年又320天,任職回報-44.37%。從2024年4月12日又變成趙強和張大江管理,從該基金任職規律,那接下來趙強是不是也要又要卸任該基金經理一職?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10月25日)
基金業績虧損,有基民表示,大盤漲他也跌,大盤跌他更跌,不知道他是怎么操作的,像這樣的水平還不回家呆著去。也有基民表示,這只基金前幾年挺好的,這基金經理上來以后,把這只基金搞了徹底完了。中字頭高股息漲了,它又調倉換股了,好像永遠跟不上大盤的節奏。
筆者發現,該基金在2023年4季度持有過13.38萬股的萬興科技,2024年1季度持有20.93萬股,然而,在持股期間,萬興科技股票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先是在2023年4季度出現上漲,但在2024年1季度股票價格出現下跌,在2季度下跌的幅度更大。在2023年10月9日-2024年6月29日股票價格下跌了26%。
筆者還發現,該基金在2023年2季度持有35.52萬股的澳華內鏡(該基金買入時,股票價格處于高位。),2023年3季度持有44.50萬股,2023年4季度持有38.25萬股。2024年1季度持有37.49萬股,但到了2024年2季度已經沒有了股票持倉(股票價格持續下跌,基金清倉出局。)。然而,在該基金持有期間,澳華內鏡股票價格出現震蕩下跌,在2023年4月3日-2024年6月28日股票價格下跌了38%。筆者還發現,澳華內鏡在9月底開始反彈至今,但已經與該基金無關。
筆者還發現,該基金在2024年2季度后持股風格發生大變,一個季度就買進118只股票,以往的持倉全部被替換掉,換上來一些電力股,在2024年2季度持有37.66萬股的長江電力,2024年3季度持有36.04萬股。不過,目前看長江電力股票價格還是上漲走勢,在2024年4月日-2024年10月25日股票價格上漲了15%。筆者發現,長江電力在10月8日股票價格創出32.28元之后,股票價格出現下跌,10月25日還跌至27.52元。如果接下來股票價格繼續下跌,也有可能抹去之前的漲幅。
筆者甚至發現,該基金在2021年2季度持有25.37萬股的海爾生物,2021年3季度持有34.00萬股,2021年4季度持有48.35萬股。2022年1季度持有45.00萬股,2022年2季度持有36.52萬股,到了2022年3季度已經沒有了持倉。在該基金持有期間,股票價格跟過山車一般,2021年3季度漲到140多元的高價后,股票價格出現暴跌,在2021年4月1日-2022年9月28日股票價格下跌了33%。
該基金在2022年4季度又買入30.18萬股,到了2023年1季度再度被清倉,在這期間股票價格上漲了6%。到了2023年2季度可能以為海爾生物股票價格已經到了底部,又買入17.00萬股,但買入后在2023年5月份之后,股票價格又出現下跌,在2023年4月1日-2023年9月29日股票價格又下跌了42%。
筆者還發現,該基金持有過國聯股份,在2021年2季度持有20.85萬股,2021年3季度持有26.37萬股,2021年4季度持有26.04萬股。2022年1季度持有25.90萬股,2022年2季度持有39.01萬股,2022年3季度持有38.81萬股,2022年4季度持有51.66萬股。2023年1季度持有48.34萬股,2023年2季度持有87.00萬股,2023年3季度持有77.00萬股,2023年4季度持有52.42萬股。到了2024年1季度已經沒有了持倉。
在持倉期間,在2021年4月1日-2024年3月29日股票價格下跌了53.41%。其實,近年來圍繞著國聯股份的輿情一直不絕于耳,可以看到,從2019年下半年到去年年底,國聯股份的股價上漲超10倍,但一只十倍牛股的股價是怎么突然變得跌跌不休了。作為基金經理難道不具備相應的風控意識嗎?難道基金經理在做交易策略時不進行盡職調研嗎?而且2023年爭議最大的時候,該基金還選擇了重倉持有,這種舉動的確令人生疑。
除了趙強旗下基金業績差外,近年來新華基金管理層也頻繁變化。新華基金成立于2004年,早期新華基金依靠穩健的管理團隊和市場洞察力,迅速嶄露頭角。公司由多位明星基金經理領銜,如王衛東、崔建波、欒超等,他們的專業能力推動了公司早期的成功和規模擴展。
然而,隨著這些核心基金經理的相繼離職,新華基金的管理團隊開始暴露出不穩定問題。頻繁的人事變動不僅削弱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還導致業務布局滯后,嚴重影響了公司的長期表現和市場地位。2024年10月21日,新華基金再次陷入人事動蕩,僅上任半年的基金經理薛子徵因“個人原因”匆匆離職。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動,暴露了公司管理持續動蕩的現狀,同時也揭示出新華基金深層次的危機。值得關注的是,2021 - 2023 年,新華基金分別有 9 位、4 位及 5 位基金經理離任。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使得公司的投資策略缺乏連貫性,團隊穩定性受到影響,不利于基金業績的提升。
新華基金的產品結構問題同樣是公司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過度依賴固收類產品,導致其整體業務結構嚴重失衡。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固收類產品占公司總規模的85%(貨幣型基金規模171.27億元,占比32.83%;債券型產品規模278.95億元,占比53.78%,而權益類基金僅占15%(混合型產品規模61.33%,占比11.76%;)。這種極度不平衡的產品結構,使公司在市場波動時顯得格外脆弱。當市場環境良好時,固收類產品能夠帶來相對穩定的收入。然而,一旦市場出現逆轉,這類產品對收益的依賴反而放大了公司面臨的風險。
猜你喜歡
平安基金神愛前旗下基金換手率高達956%,規模遭腰斬,產品相互抄作業引質疑
平安基金神愛前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在近期大盤上漲的情況下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